每次做自我介绍的时候,说我是少数民族-水族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面露惊讶之色!有只书本听过但从未见过的惊喜,有闻所未闻的诧异,还有以为开玩笑的误会。因此几乎每次都让我介绍一下自己的来历。由此我不得不提及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年节(相当于汉族过年春节)--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年节-“端节”(地方水语叫“借端”)!

世界最古老的节日是什么(一个世界上最长的年节)(1)

水族年节的集会现场

水族,作为一个现存人数不到40万人的一个少数民族,要聚居于贵州省南部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她不仅拥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服饰,还拥有和传承着一个古老的民族节日—端节!水族端节,是水族最盛大的传统年节。在水历年底、岁首的谷熟时节(对应夏历8~11月),以亥日计算过节日期,按照宗族血缘关系为活动主体,7天为一批周期,分7批轮流过节,首尾间隔七七四十九天,被誉为“世界上最长的年节”。 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世界最古老的节日是什么(一个世界上最长的年节)(2)

水族端节现场

水族端节,水语称为“借端”,其历史悠久,是水族的年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的盛大节日;相传于很早之时,水族先民为逃避战乱,躲避饥荒,父老携幼,背着铜鼓,挑着生产用具,成群结队地逃荒,大队人马走呀走,不知走了多久,才来到现在三都县三洞的地方,有位叫拱登的老祖公,看到这一带周围地势较好,就把本家族的几支人分散居住下来。分散之时,大家约定:在三年后的年底谷熟时节,再回到三洞(其地在今天的三都县三洞乡)来团聚。

世界最古老的节日是什么(一个世界上最长的年节)(3)

老祖公(参考图)

转眼三年过去了,谷熟丰收,各支人都将自己种的糯米、高粱、小麦、南瓜、黄豆等送到三洞看望老祖公拱登,三年才见面,大家都很高兴,举杯痛饮,青年人还敲起铜鼓,当大家喝得正尽兴的时候,官家带着一队人马拿着弓箭、刀枪围拢过来,他们说,这一带地方是官家的领地,底下埋着金银财宝,要他们马上搬走,大家吓慌了,都把眼睛盯着拱登,此时,勇敢机智的老祖公便与官家说理道论,官家论理无据,但又不肯认输,便指挥手下人马动武驱赶水民,拱登老祖公指挥大家奋起反抗,大家齐心协力,把官家赶跑了。可水民已死伤不少,大家把他们掩埋后,用糯米和炖鱼祭奠,不忘他们保卫家园的功劳。

晚上,拱登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须发全白的老人,对他说:“官家明天早上饭后要放瘟疫来毒害你们,你们要躲到坡顶通风之处,傍晚再回来。",拱登醒来,想起昨天发生的事,就赶紧把梦中的事跟大家说了,并叫大家吃过早饭立即上山顶避难。到坡上后大人谈古论今,可是小孩却哭哭嚷嚷,拴在树下的马也嘶叫不停,互相嘶咬,喂马的后生也管不住,拱登在山坡转了一圈,对后生说:“这里有荒坡,你们何不赛马比个高低,让娃子们得个热闹吗!”,后生们齐声赞同,纷纷上前骑马飞奔,几十匹马奔前跑后,好不热闹,这使哭嚷的娃儿笑开了嘴,大人们以为赛马高兴鼓劲,热闹非凡。

世界最古老的节日是什么(一个世界上最长的年节)(4)

赛马现场

后来,积风成俗,每年过端的时候都要到坡上赛马。在以后的日子里,每逢农历年底,人们照旧抬着丰收的果实,汇集到三洞来团圆,以特殊的方式祭奠死去的亲人,祭祀结束后,人们敲起铜鼓、唱起山歌、 跳起芦笙,欢歌跃舞。久别重逢的兄弟姐妹挽手歌舞,相互述说重逢前后的过往,悲喜交加;青年男女们用水族的山歌交流感情、互诉情意;年轻骑手们在山坡上跨马奔腾,一争高下,热闹非凡。每年一次这样的盛会,大家称为“端节”。 后来,时代变迁,子孙繁衍,分支的部落不断壮大,人们为了方便宗族之间交流,以在岁首的谷熟时节为期,以分支的部落为片区,分批次的举办端节,每一个轮次,片区的所有家庭都热烈地邀请其他部落的兄弟姐妹和妇孺老幼来家中串门做客;因此逐渐地形成了以批次轮流过节的习俗,

世界最古老的节日是什么(一个世界上最长的年节)(5)

延续至今的端节聚会

在热闹的端节盛况中,各个村寨都一片繁忙。男人们杀猪宰鸭、开塘捉鱼,女人们磨豆腐、酿米酒,家家户户都要准备足够的酒菜,款待前来吃年酒的亲朋好友。过端酒席上,“鱼包韭菜 "这道特色菜必不可少。其味道酸辣鲜美,鱼肉细腻滑嫩,鱼骨酥脆清香,烂而不糜,而不浊。“祖先们采集了9种草药和鱼一起制成药材,帮助族人治好了各种病痛,后来药方失传,后人就用韭菜代替9种草药做成这道菜。”,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拥有着鲜美的味道,这道佳肴在2020年底,还成功地登上了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水族的特色美食鱼包韭菜》。

世界最古老的节日是什么(一个世界上最长的年节)(6)

水族鱼包韭菜

端节保留着血缘氏族部落年节庆典遗风的浓郁特色,有着庄重的祭祖仪式,来表达对祖先的缅怀和感恩;早上时分,礼炮声响,古角长号齐鸣,德高望重的老人们端出用新米和鲜鱼等当地食材制作的传统美食,祭奠先祖,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开门迎客是端节中最热闹的部分,在水族人看来,家里客人越多表示人气越旺。特别是在端节当天清晨,主人要早早起床敲击铜鼓迎接四方宾客,认识的或不认识的,进门就是客。热情好客的水家人,敲响铜鼓或长鼓,唱起优美的水歌,对远道而来的客人表示欢迎。

午饭后,村里人顾不上休息,成群结队来到端坡附近的赛马场看台上,等待着最激动人心的端节赛马开场。自古以来,水族人都生活在大山深处,道路崎岖难行,交通极为不便,出行和运输主要依靠马匹来完成,其水族马尾绣是中国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最古老又最具民族特色的,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这是一门传承了上千年的技艺,是水族先民智慧的结晶,于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世界最古老的节日是什么(一个世界上最长的年节)(7)

精美的水族马尾绣

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水族人养成了爱马、养马、用马的习俗;端节赛马的骑手多为男性,马前,寨老要在端坡上摆上供品,隆重祭祀开辟端坡的祖先,祈求保佑端坡赛马活动平安无事、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祭毕,寨老骑马开道后, 选手即可入端坡赛马,端坡是以山麓为起点,围绕着山腰环形的坡道,人们特意地开阔路面,以方便选手们可以肆意地挥动马鞭,催马前进;

午饭过后的男女老幼,身着节日盛装来到端坡观看跑马。父辈为着年轻的孩儿们呼喊加油,靓丽的女孩们为心仪的儿郎们呐喊助威。“男骑马去相姑娘,女梳妆去看新郎”的端节歌句,不止在紧张而又刺激的赛马上,还可以在唱水歌的大赛上,水歌即为用少数民族语言水语唱歌,对水族人而言,唱水歌是很重要的技能,特别是未婚青年如果能在节日里惊艳亮嗓,说不准在现场就会找到意中人。此外,对唱水歌也是当地群众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一种方式。在端坡中央的大舞台上,男女群众组成两个阵容,隔着数米相向而坐。一方用歌声发问,歌词、声调随编随唱。歌声罢,另一方要迅速应答,考验唱功更考验应变能力。此外,对于富裕的片区,还有各种其他的庆祝方式,斗牛舞、铜鼓舞、芦笙舞也在庆典中可时常看到;比赛的表现突出者都能获得丰富的奖励。

世界最古老的节日是什么(一个世界上最长的年节)(8)

铜鼓舞

少年时分,九十年代,坐落于山区路里的三都县,道路不发达,信息不顺畅,很多人一辈子也没离开那片土地,我们的童年,那个氛围和喜庆,是一年最期待的记忆!长大外出,佳节常有,但在外常不遇,每逢端节时期,常年在外漂流的我,作为水族一份子,总是莫名地在某个时间,梦回儿童中独有的那份记忆;

那一天,爸妈不管多忙多累,爬山涉水都会回到家乡,带上为我们购置好的礼物;回来的那一刻,不管前一刻我们多忧伤或多难过,我们总感觉到自己那个时刻拥抱了那一年的快乐;忘不了的那个场景,脚踩新购的新鞋,穿着新买的衣裳,梳一个帅气的头饰,在一年中为数不多的一次,可以放肆地吃到香气扑鼻的肉;不知不觉中,这份回忆感觉变得越来越久远了;

随着社会的变迁,下一代的子女已经不再使用民族语言-水语沟通,端坡上很难再听到那嘹亮悦耳且独特的歌声;便利的交通,让人们已开始不再养马,曾经人声鼎沸的山腰间如今马声稀少;贫穷和困苦,让那片土地的人源源不断外出打拼奋斗。奔波在外的游子,人来人往,却难得听到归家的那个哒哒的马蹄声!这个对水族的民族群体的特殊年节,在时代变革中的历史长河中,慢慢地,已越来越褪去她原来的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