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27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一夜之间,全网都在“发金钱豹”。有的网友换了头像,有的网友加紧赶制表情包。这个被网友们追捧的金光灿灿的“豹子精”,在《西游记续集》中是一个想吃唐僧肉的反派,却摇身一变成为了2022年第一个火起来的网红。

网友们之所以猛追金钱豹,是因为谐音——金钱“爆”,也可以理解为“进钱包”。总之,图个新年好彩头。

网络狂欢的背后,“豹子精”的原型——现实中的金钱豹,生存状态怎样呢?古人对豹的了解有多少?

金钱豹为什么叫金钱豹呢(那个想吃唐僧肉)(1)

影视剧中的“豹子精”形象 (图片来源:电视剧截图)

豹子怎么就和“金钱”挂了钩?

要说豹子的中文名,花豹、金钱豹都可用来指代豹子。

这两个名字都是源于人们对它形态上的描述,因为豹子的毛色是以黄色为主,且有非常漂亮的黑色斑纹,这种斑纹看起来就像是个铜钱花一样,因此得名“金钱豹”。

但它正式的名称就只有一个字——“豹”,而在一部分的中文文献中,“金钱豹”也被列为正式名称之一,至于“花豹”更多是一种俗称。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猫科动物专家组成员李晟介绍,我国有近700种野生哺乳动物,而拥有单字的正式中文名的动物屈指可数,这其实反映了豹这个物种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长期以来的认知度都非常高。

猫科动物具体是如何分类的?豹和虎是什么关系?

从生物分类的角度来说,根据野外发现的动物化石和其中的DNA结构反推分化时间,科学家将整个猫科动物划分为了两个大支,一是豹亚科,如虎、豹等大型猫科动物;二是猫亚科,如亚洲野猫、猞猁等中小型猫科动物。这两个大支也被俗称为大猫和小猫,约在1100年前分化开来。

在豹亚科支系中,作为金钱豹远房亲戚的老虎分化较早,据推断,约在600多万年前分化而出,而豹在400多万年前才分化出。而在中文语境中,虎、豹常常搭配在一起用来形容危害人畜的猛兽,但似乎虎更为人所忌惮,以武松打虎为代表,古代各地都出现过所谓的虎患,为何很少听说“豹患”。这是因为两者在“分家”之后,体型也有了巨大的差别,一头成年豹的体重约在30至70公斤,而一头成年虎的体重在70至90公斤;再加上豹习惯于躲避人类的行为模式,造成了豹子伤人事件较少。

金钱豹为什么叫金钱豹呢(那个想吃唐僧肉)(2)

经PS的各版本金钱豹 (图片来源于网友整理)

不同种类的大型猫科动物的领地会有重叠吗?会互相攻伐吗?

李晟指出,不同的猫科动物会存在同域的分布,它们在空间上肯定是有一些重叠的,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复杂。

通常来讲,这些不同的猫科动物之间会遵循一个规则:差不多体型的猫科动物之间,大的会压制小的;而体型相差很多的猫科动物之间会互相“无视”对方。

李晟举例,当虎和豹同域分布的情况下,虎会压制着豹,豹也会躲着虎走;而当一头虎和一只豹猫在一片区域生活时,虎可能就不会去管豹猫了,并且豹猫也没有那么害怕虎。

金钱豹为什么叫金钱豹呢(那个想吃唐僧肉)(3)

中缅第九次野外联合科考中发现的野生金钱豹

野生金钱豹都在哪生活?生存现状如何?

普罗大众能一饱眼福的金钱豹只有动物园的“常驻民”,而野生金钱豹的真实生存状态虽看不见,但也牵动着民众的心。李晟介绍,金钱豹是所有猫科动物中分布范围最大的,在自然状态下,它的原始分布区覆盖了亚洲大陆和非洲大陆的大部分区域。在中国,从东北往南沿着华北,再到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这些以森林灌丛为主的绝大部分的省区,历史上都有金钱豹的分布。

李晟认为,金钱豹大范围分布的原因有三。

一是其环境适应能力强。对于不同类型的森林、灌木林,金钱豹都能很快适应。

二是其不挑食。不论是大到鹿还是小到兔,金钱豹都能捕捉食用。

三是其运动能力强。金钱豹强壮的体格和奔跑的能力使它拥有了广阔的活动区域,也致使这个种群能够更大范围地向外扩散。

而在过去几百年的时间里,绝大多数猫科动物都经历了非常严重的种群退缩和分布区的退缩。如现在的华中、华东和华南区域内,虎和豹已经局域消失,也就是说,它们的局域种群已经灭绝。

令人欣慰的是,近几十年,随着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政策和生态恢复政策的实行,我们看到了很多野生动物的种群目前已经处于缓慢恢复的过程中。东北地区的虎、豹,西南地区的大熊猫数量的增长都是最好的证明。

监制:梁悦

记者:鹤佳 杨扬

编辑:潘雨薇 杨冉 刘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