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经过“四帝之乱”后,来自东部罗马军团的韦帕芗继位为帝。他不仅结束了罗马的内乱,还革新了罗马的统治体系,力求国家的长治久安。然而,面对庞大帝国的治理他却精力跟不上,此时便让长子提图斯辅佐他。

提图斯在进入罗马城前,便跟随父亲常年在帝国边疆作战。长期的军旅生活,不仅锻炼了他的体魄也让他手握大权后如同一位“粗人”,毕竟在军营中的大兵们都属于懒得跟你多说,能动手就不争吵。这一点在他父亲提拔他后,曾让他在罗马城内留下了暴虐的名声。

斯图尔特为何如此愤怒(提图斯本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1)

罗马帝国早期的著名历史作家苏维托尼乌斯对此的评价是:从没有哪位皇帝在继位前便让民众觉得他不适合。尤其是提图斯刺死执政官凯奇那的经过,让罗马民众感到震惊;因为他并没有找出确切的证据时,便决定杀害这位执政官。

当时提图斯的做法让大家想起了前任皇帝尼禄的暴政,私下便叫他为“第二个尼禄”。只是当韦帕芗驾崩后,提图斯顺利成为了罗马皇帝,在罗马城居民战战兢兢地准备迎接暴政时,却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新皇帝提图斯在继位后,施行的政策非常宽仁,让罗马人后来都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好皇帝。

斯图尔特为何如此愤怒(提图斯本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2)

前后对比,我们更愿意相信在他辅助老皇帝韦帕芗时,两人在唱双簧。当时的罗马城刚经历一场内乱,为了快速稳定局势,对于实权派需要既打又拉。皇帝是肯定需要施恩的,这样才能换来这些人的服从;那么担任“鞭子”的职责便落到了提图斯的头上,需要他出面时常敲打对方,让他们不要轻举妄动。

提图斯成为皇帝时,内乱已经过去了十年之久。经历长时间的治理,帝国受损的国力逐步恢复,国家局势稳定、国库充盈。为了扭转自己在民众心中的形象,提图斯耗费巨资举行了长达百天的表演、修建公共浴池,此外他父亲统治时便开始修建可容纳数万人的巨大的半圆形剧场也在他任内完工。

斯图尔特为何如此愤怒(提图斯本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3)

这一系列的举措逐渐扭转了他在民众心中暴君的形象。而彻底让民众认可他则是因为在他任内对各阶层非常宽仁和积极主动地解决灾难。

提图斯延续了他父亲的政策,使得他与元老贵族们的关系非常好,双方在他的任期内没有产生任何冲突。而对于普通的民众,我们从历史记载中可以看出他有非凡的执政能力,在他继位前曾和父亲一起多次成为执政官,这些经历锻炼出来了他的统治力。

其实,对于突发灾难民众对统治者苛求不多,只希望能让大家看到统治者在努力,民众也能安心。即使后面的结果并不好,但民众也不会过于苛责他。

斯图尔特为何如此愤怒(提图斯本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4)

在提图斯短暂的统治时间内,罗马帝国核心区灾难不断。先是,沉寂千百年的维苏威火山大爆发,海量的火山灰直接掩埋了它附近的区域,庞贝、赫库兰尼姆和斯塔比埃三座城市被覆盖;之后,罗马城再次发生火灾,大火连续烧了3天才扑灭,重建好的罗马城再次焚毁大半。

面对这些灾难,皇帝积极应对,派出专业人员前往营救、安抚受灾民众。虽然,在灾难的打击下,罗马损失惨重但也没有出现大的乱子。灾后重建工作井然有序,到了公元81年,皇帝提图斯为罗马城居民捐赠了一座竞技场和一座浴场。

如此种种,这位皇帝在民众心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他不再是尼禄第二了,而是成为了一个真正受到民众爱戴的君主。

斯图尔特为何如此愤怒(提图斯本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5)

然而,命运不公,这位继位时才40岁的皇帝,却在登基仅仅两年后便溘然长逝。要知道他父亲接任皇帝时已经60岁了,以现在退休的年纪硬是干了十年,以79的高龄离世。

真希望这位帝王可以多统治一段岁月,然而,世间之事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依托。在他死后,罗马城的民众在元老院的带领下发起了对皇帝的赞颂,并按照习俗将他神化,称提图斯皇帝为“神圣的提图斯”。


感谢各位的关注支持,欢迎点赞、评论与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