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缄默的石头见证着古村落的变迁,无声的石头在讲述着千百年的传奇故事。”古村落的石头是“清醒”的,它们被风吹过,被雨淋过,被敲打过,被搬动过……然而每一个痕迹,它们都默默地记录着。
古村多石头。石舂、石舀、石碾、石碓、石狮、石狗、石鼓、石凳、石猪槽、石马槽、石做的犁具、石做的梁柱……河北古村落的石头,是一部多姿多彩、博大精深的文化史。
一座座历史古村像山上的石头一样,散落在河北这片古朴的大地上。让我们走进河北的古村落,寻觅石头的记忆……
于家石头村(图片来自网络 新华网河北频道配图)
石头抒写的家族史诗
——走进河北古村落之井陉县于家石头村
“这是一片石头的天地,这是一部石头抒写的家族史诗。”位于井陉县城微水镇西南约十五公里的于家石头村,建于明朝成化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500年前,因生活所迫,于谦之子于有道携家眷秘密迁居于这旷野深山隐居。当时这里荒无人烟,于家人“与木石居,与鹿逐游”,生活条件十分困乏。他们用石头搭房垒屋,造石具开荒种田,炊饮餐具全部用石头打凿而成。春风秋雨,世事沧桑,于家人在这里依漫山石头,开一方乡土,繁衍生息,由几户人家,发展到一个石头村落。
目前,这里的房屋大多是四合院,还有古色古香的四合楼院,沿白色石阶登上石楼,放眼四望,周围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白花花的石房石屋,门与门相对,户与户相连。据介绍,这里房屋建筑规范明确,东西为街,南北为巷,不通为胡同。全村共有六街七巷十八胡同,总长3700多米,街巷全是青石铺就,街巷串连的石头房屋4000多间。
沙河市王硇村(资料图 新华网河北频道配图)
石头构成的北方川寨
——走进河北古村落之沙河市王硇村
王硇村地处沙河市西南部,这里四面环山,地形隐蔽,以古石楼群闻名于世。这里的古石楼建筑融合南北风格,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建筑群落之一。
相传明朝永乐年间,四川成都府镇京总兵王得才逃难至此,定居王硇村。或许许正因为王硇村位置偏僻,当年王氏家族才得以免遭兵患,而后落地生根,繁衍壮大。
川蜀富饶,多文人雅士。寨子也因此多了一份精致风雅。细雨微风之中,漫步寨子,悠长狭窄的街巷两边,门楼高耸,墙角笔直,干石垒墙,白灰勾缝。远眺,则是户户有楼,院院有耳,卷角张檐,蓝瓦盖顶。耳房大都镶有隔扇花窗,明亮秀雅。门饰雕刻或龙或凤,精致美观。无论是设计风格还是用料材质,既有北方山区石头房子的厚重淳朴,又兼备四川盆地寨子的灵巧清秀。
细细回味,石楼赋予了王硇村深厚的建筑文化,南北方迥异的建筑风格在这里融合,交汇出一副美丽的川寨景象,文化底蕴与自然风景的完美交融,构成一部穿越沧桑的历史通卷。
大梁江村(图片来自网络 新华网河北频道配图)
石头铺就的“乔家大院”
——走进河北古村落之井陉县大梁江村
大梁江村位于河北省井陉县西部,因其隐藏在群山环抱之中,古风古貌得以完整保存下来。
这里有一处完整的明清建筑群,房屋建筑以石头作为主要材料,木质门窗,碧瓦青砖,斗拱飞檐,气势宏伟,向人们展示着一代晋商曾经的辉煌。人们称之为河北的“乔家大院”。
大梁江村的街道高低错落,纵横交错,或用青石或用鹅卵石铺成。四合楼院整体布局独特,功能划分明确,成为该村民居古建筑的典型代表。
英谈村(图片来自网络 新华网河北频道配图)
百年石寨本是义军的营盘
——走进河北古村落之邢台县英谈村
邢台县英谈村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村内67处院落依山就势,高低错落,具有典型的古太行建筑风格,是河北省目前发现保存较好的石寨。
古寨原是唐朝黄巢义军留下的营盘,明朝永乐年间,山西一位路姓的大户举家来此落户,目前的建筑多为清代咸丰时所建。千年古寨,岁月流逝,原来的“营盘”被乡民叫来叫去叫成了今天的名字——英谈。
英谈村的民居全部由青红两种沙石岩建成,2000米的古石城墙围绕着这座古村寨。据知,村内大小石孔桥36座,还有古石楼、窑洞、古石栏杆、石巷、龟背石壁、古井、一滴泉、古木雕刻、财主院等古迹。
小龙窝村(图片来自网络 新华网河北频道配图)
石头筑起的明清建筑群
——走进河北古村落之井陉县小龙窝村
小龙窝村位于晋冀交界的太行山腹地,井陉天长镇宋古城西8公里处,307国道、秦皇古驿道蜿蜒穿村而过。
小龙窝村原叫龙窝铺和龙窝村,据传始建于隋朝。相传,公元618年,江都兵变隋炀帝被杀后,炀二公主和三公主沿秦皇古驿道东逃,曾在龙窝寺之“百站”停留百日,终因当地鸡鸣犬吠不宁而离去。
小龙窝村的民居大多建于明末清初。村舍的形式多样,但错落有致。有石楼群、瓦房楼,有简陋的窑洞,也有阔气的露明柱外插桴、将军石柱、瓦当等装饰的窑洞。有不占寸土建在顽石之上的四合院,还有完全建在窑顶上的四合院等等。据介绍,村内保存较好的民居院落有二十多处,整体体现了村里明清古建筑群的风格。石楼居位于龙泉街上,高八至十米,石墙、石柱、石门墩、石碹窑,集居住、仓储、饲养等各种功能于一体。
另外,这里四面青山环抱,绿树成荫,渠水三面环绕,驿道穿村而过。村落布局、因山构筑、错落有致、古朴素雅。石楼、石窑、石路、石巷,古井、古树、古碾、古磨,构成了不陋不华的古村特色及环境风貌。
花驼村(图片来自网络 新华网河北频道配图)
以石为居的“石头村”
——走进河北古村落之磁县花驼村
花驼村位于邯郸磁县西部山区,海拔686米,是磁县海拔最高的村庄。花驼村依山就势,以石为居,保留着原始的古村落风貌,以明清、民国时期传统建筑为主,是远近闻名的“石头村”。
据碑文记载:东魏高欢时,阁老郭莱因遭奸臣陷害,深夜逃到此地,由于北边山岭很像人的耳朵,故取名观耳驼。公元550年,东魏高欢的儿子高洋建立北齐后,观耳驼改名为花驼村,此名沿用至今。
花驼村的建筑均为石砌房屋,因山就势,错落有致,质朴浓郁,大部分为平屋顶,建筑为石木结构,门楼由精美雕刻作为装饰,檐角和水口多为整块青石雕刻而成。村内所有街道均以青石铺设,村南古河道旁边有一处南北朝时期的古槽碾,为3.8*8米的一整块巨石,其中碾槽直径为3.6米,稀世罕见。村内有千年古槐2棵,水池2座,石碾52处,水窖56处,炮楼5处。村外有石庵50余处,寺庙8处,古碑刻12处、古树不计其数,保留了原始的生态环境。
据记载,花驼村兵工厂应是当时太行山地区最早、规模最大的“冀南第一兵工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