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最令人心痛的观影经历,就是一个演员才给你看过一部演技炸裂的好电影,三个月后马上又拍出一部烂片,何况这个演员,他叫成龙。

成龙国产史诗级电影(也救不了这部尬死的伪国产科幻大片)(1)

原本呢,有成龙在,同期华语片都得感叹一句——钱不好挣。

按理说,科幻类型,卡司大牌,《功夫瑜伽》票房大卖、《英伦对决》口碑余威犹在……

虽然看到欧阳娜娜、罗志祥的阵容,还是只和房祖民合拍过一部《给野兽献花》的中国导演自编自导,拍的,又是国产电影最擅长扑街的科幻类型,会有隐隐不安,但有成龙在,首日排片和票房,照样力压陈凯歌的《妖猫传》和邓超领衔的《城市之光》。

悲催的是,才两天,票房就被逆袭,三日累计票房,不到两亿,豆瓣5.0——

成龙国产史诗级电影(也救不了这部尬死的伪国产科幻大片)(2)

《机器之血》。

客观原因,国产科幻片,出了名的不好惹。成龙少有的几次失手,其中一次,就是陈嘉上导演的科幻片《飞龙再生》。

这一次,输得更惨。

《机器之血》不是那种烂到让你怀疑人生的片,而是看完之后,感觉被它催眠了:啊,我真的有看完一部电影吗?

这部电影,就像看一条来料组装的流水线。科幻、搞笑、亲情、飚车、悉尼歌剧院打斗、酷炫狂飙的反派,一锅端上来,《星球大战》、《攻壳机动队》、《创:战纪》的经典科幻片元素,轮番上阵。

但,元素再多,照样无聊,又无趣。

看完电影,你最大的疑问还不是这部电影有多烂,而是:成龙大哥,为什么要拍这样一部电影?

机器之血,拍成了科幻混血

《机器之血》就像一部好莱坞科幻大片的混血……谁的影子都有,就是没有自己。

讲的是一个关于“基因克隆”的故事。基本上,是好莱坞二十年前流行的故事类型了。

当然故事老不是问题,问题是讲成什么样就很有问题了。

成龙国产史诗级电影(也救不了这部尬死的伪国产科幻大片)(3)

大概就是,因为某次任务失败,成龙警察角色的女儿和反派Boss都得到了某博士的机械之血,成了生化再生人。别问我为什么会这样,剧情需要吧。

然后为防反派伺机报复,成龙将女儿送入孤儿院,自己则隐姓埋名在暗中保护。别问我为什么要把女儿送到孤儿院就觉得安全了,我们的科幻片就是这么任性。

然后呢,反派一定是要找到女儿的,爸爸一定会挺身而出保护女儿,然后啪啪啪,哒哒哒,一通乱打之后,反派被消灭,父女就团圆了。

科幻元素呢,处处都是貌似尚雯婕的酷炫大反派、人类警察火拼手拿激光枪的朋克造型帝国冲锋队、超级自愈能力,生化人基因突变的戏码都不放过。

成龙国产史诗级电影(也救不了这部尬死的伪国产科幻大片)(4)

更不用说,幕后Boss又是潜伏在地球几十年的外星人。

搞得观众一开始就猜到结局。但导演好像搞得得浑然忘我,也不管观众困不困。

科幻元素再组装,本身无所谓对错。但组装也有高下之分。

正在好莱坞上映的《星战8》也致敬来着,致敬的还是星战自己。

但好莱坞将传统星战元素再包装,与现代元素碰撞出成熟有趣的化学反应,特效水平与时俱进,故事说的行云流水。

这就是抄的高明。

反观《机器之血》这场二手抄袭,情节犹如各大经典好莱坞科幻片的随手抄,这不是致敬,不是组装,更像偷懒。

一部科幻动作片该有的,《机器之血》基本都有,爆破戏、追车戏、枪战戏,一茬接一茬。

可惜,戏码都在,却拍不出戏味。

成龙国产史诗级电影(也救不了这部尬死的伪国产科幻大片)(5)

成龙即使再拼,观众也没法为这样的例牌动作场面紧张激动,因为电影没给你热血沸腾的理由。

动作场面做任务太任性了,明明可以用手,非要使用火箭炮,致敬也不用致敬地这么僵硬啊导演。

唯一可看的,只有悉尼歌剧院的动作场景,的确拍出当年成龙巅峰时期动作片的动作乐趣,可惜,也只是惊鸿一瞥。

成龙国产史诗级电影(也救不了这部尬死的伪国产科幻大片)(6)

其它动作场面,导演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突突突,导演说,一万多发子弹,全打光,炸了七辆车两辆装甲车,我信。

但当动作场面变成了简单粗暴的暴力炫耀,有趣吗?无趣。

说到底,整部电影,看不到国产科幻片的想法和锐气,只看到整个故事的老气横秋。

老套、平庸。

这种老套,不仅体现在国产片最不擅长的科幻元素,也体现在故事的每一个环节。说白了,就是抄都抄的不用心。

欧阳娜娜的演技,还是没有诞生

除了独一无二的科幻拼贴美学,不得不说一下本片演员的演技。那真的可以说是,非常清新了。

虽然欧阳娜娜全程基本都在熟睡状态,少有的醒着的戏,也感觉,有点没睡醒?

成龙国产史诗级电影(也救不了这部尬死的伪国产科幻大片)(7)

还有反派从头到尾邪魅的表情,非常非常霸气啊。

好吧,成龙大哥毫无疑问是影片的演技担当了,可是电影有戏给成龙演吗?

一场好的表演,既要人出戏,也要戏出人。

而相比任务的游戏感,感情的儿戏感更突兀。

成龙的父女情这条感情线,既没拍出父亲的百般纠结于心有愧,也没激起女儿的失落痛苦。

因为没把故事讲清楚,成龙的痛苦没有根基,他的表演也有如同无根之木。

成龙国产史诗级电影(也救不了这部尬死的伪国产科幻大片)(8)

成龙演父亲,欧阳娜娜演女儿……这些,都没问题,《英伦对决》中,也是这样的老一套。

但,同样是亲情戏,《英伦对决》中成龙对着女儿旧衣服的一场痛哭,就能让观众锥心刺骨,而《机器之血》中,没有铺垫的感情戏就像秋风扫落叶,情感戏,就像从天而降,凭什么逼着观众感动?

至于小猪罗志祥的表演,仿佛脸上就写着几个字:我是来搞笑的。

成龙国产史诗级电影(也救不了这部尬死的伪国产科幻大片)(9)

但,搞笑的表演,也分高低上下。

罗志祥一登场就扮作一名妓女企图混入一间豪宅,镜头认真拍摄了保安如何摸罗志祥的大腿。

这是什么,朱碧石?

接下来,又一路插科打诨被卷入其中,但,你就是找不到这个角色,任何的行为逻辑。

但这里,不是极限挑战。

成龙大哥,咱不拍这种片子行吗

说到底,整部电影,就是一次不甚走心的复制粘贴,导演将一系列科幻元素打包,成龙负责动作,罗志祥负责搞笑,有空还致敬一段蛇形刁手和李小龙。

成龙国产史诗级电影(也救不了这部尬死的伪国产科幻大片)(10)

但,今时今日,这样的货色还能满足中国观众吗?

整部电影,像极了王晶拍摄的那些港式科幻片,塑料质感、跟风借桥、虚张声势,仗着类型和卡司,用一个东拼西凑的故事搞大场面,但港式动作和西式科幻,水是水,面是面。

《机器之血》的尴尬就在于——学习好莱坞,没错;但,正确的学习是融会贯通,搞出自己的一套,而不是找一群老外装国际范儿,一通乱打打出一部伪科幻大片。

好的科幻片,对应的是成熟的科幻电影工业,需要具备这种科幻功底的导演、制片人、编剧群体,甚至特效工业技术积累,而国产科幻片,却缺了这块拼图。

但,追逐赚快钱的资本,等不及。

今天的观众已经成熟,见过的烂片比导演吃过米还多,就算是成龙,能让观众持续为一部二手科幻片埋单?影片持续下滑的票房证明,观众,不傻。

欧阳娜娜在《演员的诞生》中,有一段著名的表演,也代表了我的心声。

成龙国产史诗级电影(也救不了这部尬死的伪国产科幻大片)(11)

成龙大哥,打了五十年多了,只要你还在打,我就一直看。但,这样的国产伪科幻大片,大哥,咱不拍了,成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