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曲县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市东端,东北与阳城、沁水两县毗连;北和翼城、绛县接壤;西与闻喜交界;西南连接夏县;东邻河南省的济源市;南与河南省三门峡市的渑池县、洛阳市的新安县隔河相望,全县国土总面积1620平方公里。距省会太原350公里、运城100公里、郑州230公里、西安340公里,距运城关公机场四十分钟路程。

山东哪个城市离运城垣曲最近(济源周边城市4山西运城市垣曲县)(1)

建制沿革

名称由来

县因“周围皆山,中垣如曲”,故名。据《垣曲县志》,垣指王屋山,山形如垣(按,垣指黄土高原地形,意为陡峭的山上平地),曲指河曲,县当黄河九曲之一,因称垣曲

山东哪个城市离运城垣曲最近(济源周边城市4山西运城市垣曲县)(2)

历史沿革

商、周为“亘方”,属侯国。

春秋为赤狄东山皋落氏地,属晋国。

战国属魏,曰王垣。秦置垣县,隶河东郡,西汉因之,东汉、三国、西晋均属河东郡。

北魏皇兴四年(470年),改为白水县,属邵上郡。孝昌年间(525—527年)撤邵上郡,于阳壶建邵郡,白水县分设为白水、青廉二县。

西魏大统三年(537年),改邵郡为邵州,改白水县为亳城县,与青廉县同属邵州。北周另置蒲原县。

隋大业初,废邵州,亳城、青廉和蒲原合为垣县,属绛郡。义宁元年(617年),在今古城镇置邵原郡,垣县分设为垣县、青廉、亳城三县属之。

唐武德元年(618年),属邵州。武德五年(622年),省亳城入垣县。贞观元年(627年),撤青廉入垣县。龙朔二年(662年),改属洛州。乾封二年(667年),还属绛州。天授二年(691年),又属洛州。长安二年(702年),还属绛州。贞元三年(787年),改属陕州。元和三年(808年),复属绛州。五代称垣县,属绛州。

北宋初年间,改名垣曲县,仍属绛州。金兴定四年(1220年),属翼州。元复属绛州。至元三年(1266年),撤垣曲并入绛县。至元十六年(1279年)复置。

明隶平阳府。

清雍正二年(1724年),属解州。

雍正七年(1729年),改属绛州。

民国3年(1914年),属河东道,后废道直属于省。

民国26年(1937年),属山西省第七行政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属运城专区,

1954年属晋南专区,

1972年属运城地区。

2000年底,运城地区撤地设市,垣曲县属运城市。

山东哪个城市离运城垣曲最近(济源周边城市4山西运城市垣曲县)(3)

山东哪个城市离运城垣曲最近(济源周边城市4山西运城市垣曲县)(4)

垣曲生态优美,境内山峦起伏,水丰林茂,森林覆盖率52%,拥有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条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亳清河国家水利风景区、古城国家湿地公园和黄河·历山国家4A级风景区,是国家级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楹联文化县和中国梅花石之乡。垣曲资源丰富,迄今探明的矿产资源有46种,位列山西之冠。铜矿储量3亿吨,居全国第三。铜、铁、镁、陶瓷产业发展方兴未艾,风、光、水等新能源开发利用优势明显,中电投风电、光伏发电和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潜力巨大。垣曲区位独特,地处晋豫交界,闻垣高速纵贯全境,已经开工建设的垣渑高速接连中原,正在加速推进的阳运高速公路,是山西挺进中原的重要通道。垣曲农业特色明显,山地丘陵多,海拔落差大;年均降雨量621mm,无霜期长达230天,昼夜温差大。有主导产业核桃经济林30万亩,还大力发展畜牧、养蜂、烟叶、辣椒、食用菌、苗木等特色产业;有山里红果业、康源蜂业、沐风香菇酱、菖蒲酒业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0余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