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能不能割(扁桃体究竟需要割吗)(1)

提到扁桃体,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生活中扁桃体肿大一定需要割吗?

在讲这个话题之前,首先对扁桃体有个大概了解,扁桃体长在人的咽喉(是人体连接口腔,鼻腔与食道和喉咙的管道)靠后部位的生理组织,该生理组织称为淋巴组织。它们为淋巴液过滤细菌以及其它微生物。婴儿体内的淋巴组织较小,但在三岁到五岁之间会慢慢发育完全,到青春期时淋巴组织会萎缩,消失。

扁桃体肿大是一种扁桃体不正常的病症。扁桃体肿大症状,有时淋巴组织会出现增大的情况(因为慢性炎症或过敏反应),然后就出现了扁桃体肿大。扁桃体肿大后,会堵住呼吸道,引起鼻窦炎,中耳炎,或引发顽固性咳嗽。患扁桃体肿大的人多只能靠嘴进行呼吸。严重的,因某些致病菌会有全身性的影响,就可能有较复杂的病程或不好的后遗症,如关节炎、肾炎、心肌炎、心内膜炎等。

一起看下面这两张图:

扁桃体能不能割(扁桃体究竟需要割吗)(2)

正常的扁桃体

扁桃体能不能割(扁桃体究竟需要割吗)(3)

肿大扁桃体

是不是一目了然。

扁桃体肿大应尽量早治疗。患者很多都因为不了解扁桃体肿大,所以症状发现初期,并没有及时进行扁桃体肿大的治疗,使得扁桃体肿大病情扩大。频繁发作的扁桃体炎,或者扁桃体病变影响儿童健康以及影响听力或呼吸时,有必要切除扁桃体。然而,有时施行扁桃体切除术是不必要的,如果诊断有怀疑就要考虑是不是其他问题。

怎么判断扁桃体肿大要做手术呢?这就要知道扁桃体切除术的适应征:它包括扁桃体炎一年发作四次或四次以上;扁桃体炎两年内每年发作三次或三次以上;扁桃体肿大引起的上呼吸道阻塞,造成严重打鼾,吞咽不畅,发音不清等;有过一次或一次以上扁桃体脓肿;扁桃体引起了全身疾病,成为病灶性扁桃体;扁桃体反复发炎引起鼻炎、中耳炎、气管炎等反复发作或久治不愈的。

有的家长因孩子经常扁桃体发炎,就要求大夫给孩子进行手术摘除扁桃体,但医生一般都会慎重考虑。扁桃体为什么不能随便摘除呢?

扁桃体能不能割(扁桃体究竟需要割吗)(4)

扁桃体是咽部最大的淋巴组织。在儿童时期,它是个活跃的免疫器官,含有各个发育阶段的淋巴细胞,如T细胞、B细胞、吞噬细胞等。所以它既具有体液免疫作用,产生各种免疫球蛋白,也有一定的细胞免疫作用。扁桃体产生的免疫球蛋白IgA免疫力很强,可抑制细菌对呼吸道黏膜的粘附,并可抑制细菌的生长和扩散,对病毒也有中和与抑制作用。IgA还可通过补体的活化,增强吞噬细胞的功能。这些在两岁至五岁时表现最为活跃。

扁桃体能不能割(扁桃体究竟需要割吗)(5)

从免疫的观点来看,由于其对身体的免疫作用,不应随便将扁桃体摘除。儿童扁桃体肥大是正常生理现象,如果肥大但未影响呼吸和吞咽,没有产生较重的临床表现,不应摘除。因为切除后可能会影响局部的免疫反应,降低身体抗感染的能力。如果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妨碍呼吸和吞咽,引起风湿及肾炎等疾病时,应及时切除。一般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应在四岁以后进行,而且要等炎症消退后两周至三周切除比较适宜。但若发作过于频繁,不能久等,可考虑在发作消退后数天施行手术。

那么对于扁桃体肿大要怎么预防呢?注意事项有哪些?

扁桃体能不能割(扁桃体究竟需要割吗)(6)

1、注意休息,多饮水,或果汁水,以补充体内水分。进流食或软食、咽痛明显时要注意尽早输液治疗,以免感染扩散。对扁桃体患儿,应给予流质饮食,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润食物,每次饭后漱口;保持大便通畅。

2、反复发作时或伴有相应症状时可以在急性发作时进行心电图及小便或抗O的检查,以排除并发肾炎,心肌炎,关节炎等的可能。

3、慢性扁桃体炎的病人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对于患病儿童,应养成不挑食、不过食的良好习惯。

4、坚持锻炼身体,加强饮食营养,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不过度操劳,戒除烟酒;预防各类传染病、流行病。

记住下面几点,有助于防治发病保持健康哦。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欢迎转发,需转载请与我们联系授权

扁桃体能不能割(扁桃体究竟需要割吗)(7)

征 稿 启 示

中国科学探索中心微信公众号欢迎赐稿!

稿件内容以反伪破迷为核心思想,科技哲学、科学与公众、世俗人文主义、科技伦理等领域均可涉及,旨在将科学探索结果无偏见地告知公众,避免公众上当受骗。

稿件一经采用,我们将奉上稿酬。

投稿邮箱:cfi@crisp.org.cn

中国科学探索中心

崇尚科学 反伪破迷

您的关注和转发,是对科学事业最大的支持!

扁桃体能不能割(扁桃体究竟需要割吗)(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