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整理

理解词语含义的方法:

(1)分析词语的本义。

(2)分析该词语是写人、物的,还是写事的,交代了有关人/物/事的哪些信息及交代这些信息的作用。

(3)紧扣上下文,分析其与上下文的关系。

(4)结合作者的情感、文章的主旨分析词语所提供的信息。

动物细节描写丰富的课外阅读(记叙文阅读之驯服调皮的词语)(1)

具体的方法

1.同义或直解法:就是在文章中找与该词语意思相同的词语去解释,或者根据上下文直接找对该词语的解释的句子。

例如:我们就如那小小的蚕儿经常会陷入一种生存的窒息状态,或是处于绝望的境地。

【解析】窒息与绝望为同义词,“窒息”是指生存困难,看不到希望。

动物细节描写丰富的课外阅读(记叙文阅读之驯服调皮的词语)(2)

2.相反相对法,就是看文中有没有与该词意思相反的词

例:在大家的努力下,昔日的沙漠变成良田,不毛之地长出了茂盛的庄稼。

【解析】“不毛之地”与“长出了茂盛的庄稼”意思相反,很容易得出“不毛之地”是指“不长出庄稼的沙漠”

动物细节描写丰富的课外阅读(记叙文阅读之驯服调皮的词语)(3)

3.因果条件法,就是在上下文中找与该词语互为因果关系的句子、或是找满足与该词语满足因果的条件,对词语进行解释。

例:他一直是个孤僻的孩子,只有在外公看他时,他才能开心一点。

【解析】他开心的条件是外公来看他,所以“开心”的意思是“外公来看他,他很高兴”。

动物细节描写丰富的课外阅读(记叙文阅读之驯服调皮的词语)(4)

4.目的或手段法,就是根据做事的目的或手段解释该词语。

例:他一直很胆小,每次经过家门口那条又黑又深的胡同时,总要呐喊几声才敢跑过去。

【解析】“呐喊”的目的是给自己壮胆,所以“呐喊”的意思是“大声喊叫,给自己壮胆”。

动物细节描写丰富的课外阅读(记叙文阅读之驯服调皮的词语)(5)

5.描述或例解法,就是根据上下文的描述或者例举的事例解释该词语。

例:他的生活十分窘迫,家徒四壁,箪瓢屡空,衣不蔽体。有时遇上孩子生病,连医院都不敢去。

【解析】“家徒四壁,箪瓢屡空,衣不蔽体”是对生活状况的描述,“有时遇上孩子生病,连医院都不敢去”是例解,所以“窘迫”的意思是“生活困难,缺少钱物”。

动物细节描写丰富的课外阅读(记叙文阅读之驯服调皮的词语)(6)

练习精讲1

雪中小卓玛

玉树大地震之后的第七个早晨,我从震中的结古镇,驱车赶往西宁。忽然发现,前面路边悄然站立着一个藏族小姑娘,双手捧着一个奖状大小的纸板,上面歪歪扭扭却又清清楚楚地写着两个殷红似火的大字:“谢谢!”

四周是茫茫的雪山,根本看不到村庄的影子,她是从哪里来的呢?

停下车,我走过去,拉住她的手,轻轻掸去她头上的一层雪花。这个在风雪中瑟瑟发抖的小姑娘,约有五六岁的样子,蓬乱的头发,瘦瘦的小脸上是典型的高原红,额头上还凸起一道长长的已经结痂的伤痕。

“你是哪个村庄的?” “谢谢!” “上学了没有?”“谢谢!” “你叫什么名字?”“谢谢!”我有些纳闷了,又问她这次地震中家里的情况。她似乎没有听懂,圆睁着大大的眼睛,迷惑地看着我,嘴里仍只是在重复着那两个字。

我猛然明白,这里是纯粹的藏族牧区,她还没有上学,自然听不懂汉语。

这么冷的天,是谁让她来的呢?震中心周围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了,伤亡惨重。她的家中,她的小村灾情如何呢。这个小姑娘,是不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寻求援助呢?

但我马上否定了自己。地震之后,灾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都得到了政府救济,逝者安葬,伤者就医,失居者也都有了帐篷,有了粮食,有了饮水。正是因为这些,灾区才安定下来。

况且看看她额头上的伤口,早已经过医生处理,且已经结痂了。身上的衣服虽然破旧,却也算干净整齐。再看她的神情,更像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我决定把车上的食品,送给她一些,还有她的家人。那是从城市里买来的一些奶制品和肉制品,花花绿绿,包装精致。

她的眼光一亮,旋即又摇了摇头。不仅摇头,红红的小手也在摇动着,像风中的枫叶。

我坚持着,有些强行地塞给她。她迟疑了一下,只得从其中拿了一块造型别致的巧克力,揣在怀里。接着,恭恭敬敬地冲着我,鞠了一个躬,再次清晰地说出了那两个字“谢谢!”之后,她细心地把巧克力塞进贴身的兜兜里。

做完这一切,她又用双手托起了那个宝贝纸板,高高地抱在胸前,遮住了自己的半张脸,只露出两只大大的眼睛,像青海湖一般澄澈和镇静。

虽然我不知道在这个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灾难已经过去,作为一个小小的亲历者,她只是要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一种心底里难以言说的感激。

从她的脸上,我看到了一种与年龄并不相符的镇静和成熟!我们城市里的五六岁的孩子,在这样的冰雪天气里,会干什么呢?或许正依偎在妈妈怀里睡觉呢?或许正在暖意盈盈的房间里玩游戏吧?哦,亲爱的孩子们,你们理解人生的艰难吗?你们品尝过感恩的味道吗?你们明白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吗?

这个青藏高原上的楚楚可怜的藏族小姑娘,她才五六岁,通过这一场灾难,却已经开始真切地感觉到了这一切。

孩子,我不知道你的名字,权且按藏族人通常的习俗,称呼你小卓玛吧。我也不了解发生在你身上的故事,但我理解和明白你的心思。不过,今天太冷了,雪太大了,你还是回家去吧,哪怕只是一顶简陋的帐篷。

我再三地劝她。这个小姑娘,这个小卓玛,却像巴颜喀拉山一样坚定和倔强,她虽然明白了我的好意,但再一次摇了摇头,用手指了指纸板上的那两个字,指了指远方,又指了指自己的心窝。

哦,可爱的孩子,可爱的小卓玛,我的眼中酸热热的,情不自禁地双手抱拳,面对她的痴情,面对她的坚定,深鞠一躬,并模仿着她的语气,说了一声:“谢谢!”

车走远了,雪中小卓玛的身影,像一簇猩红的篝火。在我的心底燃烧着。

1.小卓玛说的“谢谢”和我对小卓玛说的“谢谢”的含义是一样吗?请说明理由。(4分)

不一样。小卓玛说“谢谢”是为了表达对救援人员的感激之情。我对小卓玛说”谢谢”是因我被小卓玛的痴情、决定所感动而表达的由衷的敬佩之情。

练习精讲2

盲道上的爱

①上班的时候,我看见同事方老师正一辆辆地搬走停放在学校门口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我就走过去,和她一道搬。

②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观瞻。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要是这些车子侵占了盲道。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您瞧我,多无知。

③方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两年前,我女儿视力急剧下降,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她视网膜出了问题,并让我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我没听懂,问为啥要做充足的心理准备。医生说,你女儿有可能失明。我听了差点昏过去。我央求医生说,我女儿才二十岁啊,没了眼睛怎么行!医生啊,求求你,把我的眼睛取出来给我女儿吧。那一段时间,我暗暗地为自己的这个决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家中无人时,我就开始闭着眼睛拖地抹桌,洗衣做饭。每天下班后,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到过我,我多想睁开眼睛瞅瞅呀,可一想到有一天我将彻底地生活在黑暗里,我就硬是不叫自己睁眼。到后来,我在盲道上走熟了,脚竞认得了那八道杠。我真高兴,自己终于可以做个百分之百的盲人了。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女儿的眼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有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在街上散步,我让女儿解下她的围巾蒙住我的眼睛,我要给他们父女俩表演一回走盲道。结果,我一直顺利地走到了家门前。解开围巾,我看见走在后面的丈夫和女儿都哭成了泪人儿你说,在这一条条盲道上,该发生过多少叫人流泪动心的故事啊!要是这条人间最苦的道连起码的畅通都不能保证,那不是咱明眼人的耻辱吗!

④带着方老师讲述的故事,我开始深情地关注那条人间最苦的道,国内的,国外的,江南的,塞北的

⑤我向每一条畅通的盲道问好,我弯腰捡起盲道上碍脚的石子。有时候,我一个人走路,我就跟自己说:喂,闭上眼睛,你也试着走一回盲道吧。尽管我的脚不认得那八道杠,但是,那硌脚的感觉那样真切地瞬间从足底传到了心间。我明白,有一种挂念已深深地嵌入了我的生命。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促我身体力行。

⑥让那条窄路宽心地延伸吧,我替他们谢谢你。

1.写出第②段中加点词语无知在文中的含义。(2分)

“无知”是没有注意到车子侵占了盲道,没有自觉主动地帮助盲人的意识。(或不明方老师搬车的原因和意图)

下节预告

未知时间

记叙文阅读之拿下神奇的句子

动物细节描写丰富的课外阅读(记叙文阅读之驯服调皮的词语)(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