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陆续接到3个不经常联系的朋友的电话,让我感到很意外。

虽然平时也不太联络,但好歹关系还不错。隔离在家这段时间的第一次联系,没有太多寒暄,取而代之的是他们都说:我的公司可能快撑不住了。

账面资金最多只能维持1个月了...

同为创业者,我知道这个数字的意味着什么。

之所以跑来问我,是因为这个情况,我几年前走过一遭,虽然不是因为疫情,但当时的情况比他们现在还要难。

不过好在我后来找到了解法。现在不管外面怎么变,也不能说做到稳如泰山吧,但起码还是有对策的。

有对策,心里就不慌。不慌,事情就会慢慢有起色。

这是那一遭之后,我最大的体会。

不过那一遭,真的,痛得我这辈子也忘不了,但也成了我这辈子最大的财富。

谁愿意只做个螺丝钉呢

早些年啊,我在阿里,每天工作14个小时,每周6天,各种难题到了我这儿,我都能想办法解决。

玩得好的几个同事都说我“活好不粘人”,公司各种奖励多多少少都会有我的份儿,每个月拿个几万块,年底还能有几十万的年终奖,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但时间一长,我发现就算我再厉害,也只是大公司里的一颗螺丝钉,公司有我没我都一样转。

而我这么聪明,不能和周围这些人一样,普普通通地过这一辈子。我得干点什么,我要被更多的人看见。

我很早之前就有个想法,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大家都想谈恋爱,但又都觉得认识聊得来的人好难。我能不能做个社交产品,帮大家来解决这个问题。

北上广现在什么样(北上广的真实情况)(1)

于是就一边上班,一边偷偷做。等产品做出来了,要是有人给我投资,我再离职也不迟。

于是我到点儿就下班,回家做我的产品。做着做着,有不少用户开始用我的产品,我也越来越厌倦公司里乱七八糟的事儿,我就想着要不自己出来干。

结果第二天,因为和领导意见不合,吵了起来,从前我忍一忍也就过去了,但那天,我一气之下,和领导提了离职申请。

终于,我可以把所有时间花在产品上,让产品的用户规模再增加一个量级,社交产品只要有用户,剩下一切都不是问题。

于是我开始租办公室、招人,也成为了我曾经想象中的公司CEO。

可我发现CEO,并不是每天开开会、见见人,有员工给你办事,你就可以赚钱了...

不做公司啊,你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公司账户,什么叫做代理记账,什么叫做年审...光营业执照就够让人头大的,虽然我是找人代办理的,但是这事就超出了我想象的麻烦。

虽然招了人,可刚开始每件事我都亲力亲为,一方面是不敢招贵的人,所以员工能力还是稍有点跟不上。另外一方面,你根本不知道哪一个环节就会搞得满盘皆输。

然后我才发现,打工的时候遇上困难,你可以找领导说:你换个人吧,我做不了。或者干脆撂摊子。可我现在根本不能这样说,更不能这样做。只能自己一个人扛。

而且创业以来,每天都有大量的事情要我拿主意,那么多人都盯着我看。

这个决定要是做对了,大家觉得那是我本来就该做的,可要是做错了呢?怎么办?有谁能帮我扛?

不过,好在问题都一个一个解决了,我靠着自己摸索,终于做到了将近100万的用户,感觉美好的一切都在眼前了。

北上广现在什么样(北上广的真实情况)(2)

真的快撑不住了

但我仔细算了一笔账,从公司成立到现在,招人、租办公室、装修、租服务器,一直在花钱。虽然现在有很多用户,但公司几乎没什么收入。

我才意识到,只做好产品远远不够,面对公司如何赚钱,我是茫然的。

有时候看公众号文章,看一些人分享他的创业经验,感觉看了很多,但用的时候,都不知道怎么用。后来我觉得这些东西没啥大用,毕竟创业这种事,如果能教会,那些老师早就财务自由了,还干嘛出来讲课。

然后我开始招人、招人、招人,疯狂地面试,我觉得只要找到合适的人,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

可不论是清北的名校生,还是有多年经验做商业化的人,尝试了很多办法,有一些效果,但没什么大的改观,公司还是在亏钱,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

北上广现在什么样(北上广的真实情况)(3)

我能感觉到有哪里不对,但就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那段时间我着急的,都快把自己憋出内伤了。

公司快没钱,眼看要倒闭的时候,我的开始大把大把掉头发。医生说是因为压力太大导致的。但我还得表现得若无其事,因为我不能慌了阵脚,结果压力更大了。

接到爸妈打来的电话,爸妈高兴地和我说,我哥给他们买了套新房子,我姐每周末都来看他们。我和他们说,等我这件事成了,我接他们来北京。

爸妈说行,问我钱还够吗,他们那儿还有些积蓄。

我一下子就忍不住了,赶紧挂了电话,那是我长大以后第一次哭。

原来创业最难的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而是做到一大半的时候,发现事情既不像开始时那么理想,又没有糟糕到需要果断结束的地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