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岳恒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麻醉监护室英文缩写?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麻醉监护室英文缩写(常见麻醉相关英文缩写及名词解释)

麻醉监护室英文缩写

作者:吴岳恒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


临床麻醉学名词解释(含英文缩写)

MAC

肺泡最小有效浓度(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 MAC):指在一个大气压下,使50%受试对象对伤害性刺激无体动反应的肺泡内麻醉药的浓度。

监测下麻醉管理

(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MAC)根据ASA的建议,MAC的概念可归纳为:由麻醉医师为接受诊断、治疗性操作的患者提供的特别医疗服务。麻醉医师在MAC过程中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①监测重要生命体征,维持呼吸道通畅和评估其功能;②诊断和处理MAC中的临床问题;③根据临床情况给予镇静药、镇痛药、麻醉药以及其他合适药物,以确保病人安全、舒适;④其他所需医疗服务措施。

ALI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是各种直接和间接致伤因素导致的肺泡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以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为病理生理特征,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肺部影像学上表现为非均一性的渗出性病变,其发展至严重阶段(氧合指数<200)被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ARDS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指原先并无心肺疾患的患者因急性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以至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而发生的以急性呼吸功能衰竭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其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

PCA

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PCA):指病人感觉疼痛时,主动通过计算机控制的微量泵按压按钮向体内注射医生事先设定的药物剂量进行镇痛。

PCIA

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指病人感觉疼痛时,主动通过计算机控制的微量泵按压按钮向静脉内注射医生事先设定的药物剂量进行镇痛。

PCEA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指病人感觉疼痛时,主动通过计算机控制的微量泵按压按钮向硬膜外内注射医生事先设定的药物剂量进行镇痛。

屏气试验

(breath-holding test)先让病人作数次深呼吸,然后让病人在深吸气后屏住呼吸,记录其能屏住呼吸的时间。一般以屏气时间在30秒以上为正常。如屏气时间短于20秒,可认为肺功能属显著不全。

吹气试验

(Blow test)病人在尽量深吸气后作最大呼气,若呼气时间不超过3秒,示用力肺活量基本正常。如呼气时间超过5秒,表示存在阻塞性通气障碍。

吹火柴试验

(Blow match test)点燃的纸型火柴置于距病人口 部15em处,让病人吹灭之,如不能吹灭,可以估计FEV,/FVC% <60%,第1秒用力呼气量<1.6L,最大通气量<50L。

TIVA

全凭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TIVA):静脉全身麻醉将药物经静脉注入,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称为静脉全身麻醉。

HPV

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HPV):肺泡缺氧刺激产生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如肽类内皮素(ET),血栓素A(TXA),血小板激活因子(PAF),白三烯(LTS),内皮细胞依赖收缩因子(EDCF)等,它们都有很强的血管收缩作用,即形成所谓的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从而使病侧肺血流减少,低氧血症有所缓解

静脉输注即时半衰期

又称时量相关半衰期(context-sensitive half-time,CSHT),指药物在连续静脉输注时停止输注后血液或血浆中的浓度下降50%所需要的时间。此时半衰期是随药物输注时间而变化,不能由消除半衰期来预测,因为它同时依赖于药物的分布,只能用计算机模拟来估计。

低流量麻醉

(Low Flow Anaesthesia,LFA)是指在重复吸入的麻醉回路中提供的新鲜气体流量(Fresh Gas Flow,FGF)不超过1L/min(通常为:0.5-1L/min)

TCI

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TCI):是根据不同静脉麻醉药的药代动力和药效学,以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体重病人的自身状况,通过调节相应的目标血药浓度以控制麻醉深度的计算机给药系统。

TCI半衰期

即时量相关半衰期(Context-sensitive half time),指持续静脉输注某种药物一定时间停药后,血浆或效应部位药物浓度降低50%所需要的时间。它是与输注时间相关的半衰期,它反映了持续输注时间与药物消除之间的关系。比消除半衰期更能准确的预计静脉麻醉后恢复的时间。

反常呼吸

(paradoxical respiration)一侧胸腔剖开后,在吸气时,因健侧胸内压降低,部分气体从剖胸侧吸入健肺,呼气时,健侧肺的部分气体又进入剖胸侧肺内,这种现象称为反常呼吸。往返于两侧肺之间的气体则称为摆动气。

纵隔摆动

(Mediastinal swing)纵隔摆动是呼吸时纵隔发生左、右移动。多由于开放性气胸引起(也可见于单侧肺叶切除纵隔摆动)。因此时胸膜腔与外界相通,破坏了胸膜腔与外界大气之间的压力阶差。

平衡麻醉

(balanced anesthesia)又叫复合麻醉,是指同时或先后应用两种以上的全身麻醉药物或麻醉技术、麻醉疗法,达到镇痛、遗忘,肌松驰、自主反射抑制并维持生理功能稳定的麻醉方法。

试探剂量

(Test doses)进行持续硬膜外麻醉时,首次注入2~3ml作为试验量,观察阻滞范围大小,以确定存在脊髓麻醉的征象或硬膜外麻醉是否有效或病人对麻醉的耐受性,后再酌情分次减量追加药物

TOF

(Train Of Four, TOF)即四个成串刺激,是一串由四个频率为2Hz,波宽为0.2~0.3ms的矩形波组成的成串刺激波,四个成串刺激引起四个肌颤搐,连续刺激时串间距离为10~12s。神经肌肉传递功能正常时,四个肌颤搐幅度相等,但当部分非去极化阻滞时出现衰减,四个肌颤搐的幅度依次减弱。,用四个成串刺激监测时可不需要在用药前先测定对照值,可以直接从T4/T1的比值来评定阻滞程度,而且可以根据有无衰减来确定阻滞性质,非去极化阻滞程度增加时,T4/T1比值逐渐降低,当T4消失时,约相当于单刺激对肌颤搐抑制75%。

PEE BiPAP

双相气道正压(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无创正压通气的一种通气方式,在每次潮气呼吸情况下根据设定的参数呼吸机都给予患者吸气相和呼气相不同水平的气道正压,以确保有效的吸气支持和维持呼气相肺的有效氧合。

PEEP

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是指在呼气末相仍然高出周围环境压强的气道内压,这是个压强指标,PEEP可以与各种通气模式结合。

苏醒延迟

(delayed recovery)指停止麻醉后30分钟呼唤病人仍不能睁眼和握手,对痛觉刺激无明显反应,即视为苏醒延迟。

分离麻醉

(dissociative anesthesia)氯胺酮静脉注射后,病人并不入睡,但痛觉完全可以消失,这种既保持意识清醒,又使痛觉暂时性完全消失的意识与感觉暂时分离的状态,为区别于其他麻醉方式,特称为分离麻醉

术中知晓

(Intraoperative awareness)指患者在术后能回忆起术中所发生的事,并能告知有无疼痛情况。

脊髓前动脉综合症

(Anterior Spinal Arteria Syndrome),又称Beck综合征,Davison综合征、脊髓前动脉闭塞综合征。是以脊髓前动脉分布区域受累,引起肢体瘫痪、痛觉、温觉障碍、直肠膀胱括约肌障碍等为临床特点的综合征。

SIRS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是因感染或非感染病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机体失控的自我持续放大和自我破坏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符合以下4项条件中两项以上即可诊断:①体温>38℃或<36℃②心率>90次/分③呼吸频率>20次/分或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32mmHg④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2×109/L或<4×109或未成熟粒细胞>10%。 机体创伤后由于损伤组织、异物和感染等因素激活补体系统、免疫细胞和其他基质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引发非特异性防御反应和特异性防御反应,以利机体创伤的修复。当防御反应失控或过度时,则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从而导致机体内环境失衡,引起器官功能的继发性损害,不利于机体的恢复。

Evidenced Based Medicine

循证医学,其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目前可获取的最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的专业技能和长期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完美地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制定出具体治疗方案的医学。

Permissive hypercapnia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为避免大潮气量和高气道压引起的肺损伤,在维持适当气体交换和降低通气压力不能兼顾时,允许PaC02适度升高(60-80mmHg)和一定程度的酸血症(PH7.25-7.35)。

小潮气量通气

(Low tidal volume ventilation)是指潮气量≤6ml/kg的低潮气量,加用呼气末正压(PEEP),以及允许范围内轻度的高碳酸血症作为一种能减轻或避免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和能提高ARDS疗效的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

First Pass effect

首关效应,又称首过效应,系指药物从消化道吸收,随血液流经肝脏而被代谢、分解,使进入体循环的实际药量减少的效应。

VAS

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ologue scale, VAS),患者根据疼痛的强度标定疼痛等级标尺上相应的位置。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疼痛程度测量方法。通常采用10cm长的直线,两端分别标有“无疼痛(0)”和“最严重的疼痛(10)”(或类似的描述语),以表示疼痛的强度及心理上的冲击,从起点到记号处的距离长度也就是疼痛的量。VAS也可用于评估疼痛的缓解程度。在线的一端标上“疼痛无缓解”,而另一端标上“疼痛完全缓解”,疼痛的缓解也就是初次疼痛评分减去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也称之为疼痛缓解的视觉模拟评分(VAP)

Diffused Anoxia

弥漫性缺氧,指扩散缺氧的严重程度足以导致肺泡气中的氧气缺乏。

BIS

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脑电双频谱,一种数字量化的脑电,其值从0~100。它综合了脑电图(EEG)中频率、功率、位相、谱波等特性,包括了更多的原始EEG信息,能准确反映大脑皮质功能状况及麻醉药效应,被公认为是评估意识状态、镇静深度最敏感、准确的客观指标。

扩展: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AEP)、嫡指数(spectral entropy)、大脑状态指数(Brain state index,CSI)、边缘频率(spectral edge frequency,SEF)

POCD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老年人手术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表现为精神错乱、焦虑、人格的改变以及记忆受损。这种手术后人格、社交能力及认知能力和技巧的变化称为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POD

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POD)是一种急性器质性脑综合征。通常发生在手术后最初3~5天内,典型特征是昼轻夜重。表现为意识内容清晰度降低,伴有觉醒-睡眠周期紊乱和精神运动行为障碍,患者与周围环境接触障碍,认识自己的能力减退,思维、记忆、理解与判断力均减退,言语不连贯并错乱,定向力减退,胡言乱语,兴奋烦躁。此外,还有明显的幻觉、错觉和妄想。

苏醒期躁动

( emergence agitation)是发生于全麻苏醒期的一种急性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力缺失或紊乱、注意力不能集中和维持、妄想(delirium)或幻觉、语言和定向能力障碍,出现不适当行为,如肢体的无意识动作、语无伦次、哭喊或呻吟等,好发于小儿,部分成年患者也可发生。此类患者术前多无精神障碍,清醒后精神状态可完全恢复正常,对躁动发作过程无记忆或记忆不清。术前沟通不足、术中和术后镇痛不全、某此短效麻醉镇痛药物的使用等均可能增加躁动的发生。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缺血预适应效应,又称缺血预处理,是指组织采用机械刺激,如一次或多次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诱导组织产生内源性保护机制,使其对以后较长时间的缺血性损伤产生显著的耐受。

Preemptive analgesia

超前镇痛,为阻止外周损伤冲动向中枢的传递及传导的一种镇痛治疗方法,并不特指在“切皮前”所给予的镇痛,而应指在围术期通过减少有害刺激传入所导致的外周和中枢敏感化,以抑制神经可塑性变化,从而达到创伤后镇痛和减少镇痛药用量的目的。

高频振荡通气

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是在高频(高达 15 次 / 秒)振荡产生小潮气量(有时会小于生理死腔的潮气量)的一种技术。理论上,这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最理想的技术。

SIMV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ultaneous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是指通气机在每分钟内按预设的呼吸参数(呼吸频率、潮气量、呼吸比等)给予患者指令通气,在触发窗内出现自主呼吸,便协助患者完成自主呼吸;如触发窗内无自主呼吸,则在触发窗结束时给予间隙正压通气。

间歇指令通气(IMV)

间歇性机械通气(Intermittent mechanical ventilation,IMV),自助呼吸频率和潮气量由患者自己决定,利于锻炼呼吸及功能,主要用于通气机撤离和部分呼吸衰竭的通气支持。这种方式可分为指令期和自发性呼吸期,指令通气时与控制性机械通气相同,自发呼吸期与持续正压气道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相同。

CPAP

持续气道正压(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应用于有自主呼吸的患者,在呼吸周期的全过程中使用正压的一种通气模式。应有稳定的呼吸驱动力和适当潮气量,在通气时通气机不给予强制通气或其他通气支持,因而患者需完成全部的呼吸功。CPAP在呼气末给患者予正压支持,所以可防止肺泡塌陷,改善功能残气量(FRC)并提高氧合作用。CPAP与PEEP区别在于,CPAP是患者自主呼吸的情况下,基础压力升高的一种通气模式,与是否应用通气机无关。

吸入麻醉

(inhalation anesthesia)是指挥发性麻醉药物进呼吸道吸入,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使病人意识消失而不感到手术刺激导致的疼痛,称吸入麻醉。麻醉深浅与脑组织中的药物分压有关。

IPPV

间歇性正压换气(Intermittent Positive-Pressure Ventilation,IPPV),是最基本的机械通气模式,呼吸机在吸气相产生正压,将气体压入肺内,随吸气动作的进行,压力上升至一定水平或吸入的容量达到一定水平,呼吸机停止供气,呼气阀门打开,病人的胸廓回弹和肺被动性的萎陷,产生呼气。适用于各种以通气功能障碍为主的呼吸衰竭病人。

PTC

强直后计数(Post-tetanic count,PTC),在1Hz的单次刺激后肌肉收缩完全消失时,用50Hz持续5秒的强直刺激,3秒后继以1Hz的单次刺激1分钟共16次,记录强直刺激后反应数和间隔时间,用以监测对单次刺激和TOF刺激无反应时的肌松深度的监测。

DBS

双短强直刺激(double-burst stimulation)也称重复刺激,是指对神经或肌肉重复施与的刺激。当肌肉接受一连串彼此间隔时间很短的连续兴奋冲动时,由于各个刺激间的时间间隔很短,后一个刺激都落在由前一刺激所引起的收缩结束之前,就又引起下一次收缩,因而在一连串的刺激过程中,肌肉得不到充分时间进行完全的宽息,而一直维持在缩短状态中。

CPR

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指当呼吸终止及心跳停顿时,合并使用人工呼吸及心外按摩来进行急救的一种技术。

SPO2

脉动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是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蛋白(Hb)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浓度,它是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通过脉搏血氧饱和度仪测定的血氧饱和度称为SpO2.

SaO2

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是动脉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蛋白(Hb)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浓度,它是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

PETCO2

潮气末端二氧化碳(End Tidal Carbon Dioxide pressure,ETCO2),指呼气终末期呼出的混合肺泡气含有的二氧化碳分压或浓度值。

Premedicate

术前用药,目的①消除紧张,增强麻醉药效果,减少麻醉药用量,对一些不良刺激有遗忘作用。②提高痛阈。③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防止误吸。④消除迷走神经反射等不良反射,抑制因激动或疼痛引起的交感神经兴奋,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2.药物选择:①全麻:镇静药和抗胆碱药为主。②腰麻:镇静药为主。③硬膜外麻醉:镇痛药(穿破蛛网膜及损伤脊神经的几率较大)。麻醉前30-60分钟肌注。

大量输血

(Massive blood transfusion, MBT)一般定义为:①24 h内置换患者的全部血容量;②3 h内输入液量相当于50%血容量;③输入超过20U红细胞悬液;④发生持续大出血的患者4 h内至少需输入4U红细胞悬液;⑤出血速度超过150ml/min;⑥需要输入血小板或血浆。

高敏反应

(Hypersusceptibility),高敏反应是指患者的特殊体质,对小量的药物即出现毒性反应,包括心脏毒性,中枢神经毒性。并表现心血管受抑制及全身肌肉强直的惊厥表现。

血/气分配系数

吸入麻醉药的血气分配系数(blood gas portion coefficient,B/G)指在血、气两相分压相等(达到动态平衡)时,吸入麻醉药在两相中的浓度比。B/G是吸入麻醉药最重要的理化性质之一,反映了药物在血中的溶解度。

脑复苏

(Cerebral resuscitation)脑复苏一般是指心肺复苏成功后针对脑缺血、缺氧所致意识障碍(也包括心肺复苏以外的意识障碍)而进行的治疗.其目的是使病人意识重新恢复。

竞争性肌松药

(Competitive muscular relaxants),此类药物与运动神经终板膜上的N2胆碱受体结合,能竞争性地阻断ACh的除极化作用,使骨骼肌松弛。竞争型肌松药的作用特点是:①在同类阻断药之间有相加作用。②吸入性全麻药(特别如乙醚等)和氨基甙类抗生素(如链霉素)能加强和延长此类药物的肌松作用。③与抗胆碱酯酶药之间有拮抗作用,故过量时可用适量的新斯的明解毒。④兼有程度不等的神经节阻断作用,可使血压下降。

非竞争性肌松药

(noncompetitive muscular relaxants),其分子结构与ach相似,与神经肌肉接头后膜的胆碱受体有较强亲和力,并且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不易被胆碱酯酶分解,因而能产生与ach相似但较持久的去极化作用,使神经肌肉接头后膜的NM胆碱受体不能对ach起反应,此时神经肌肉的阻滞方式已由去极化转变为非去极化,前者为Ⅰ相阻滞,后者为Ⅱ相阻滞,从而使骨骼肌松弛。特点:1,最初可出现短时肌束颤动,与药物对不同部位的骨骼肌去极化出现的时间先后不同有关;2,连续用药可产生快速耐受性;3,抗胆碱酯酶药不仅不能拮抗其肌松作用,反而能加强之,因此过量时不能用新斯的明解救;4,临床应用的去极化肌松药只有琥珀胆碱。

全脊髓麻醉

(Total spinal anesthesia)行硬膜外神经阻滞或颈部神经阻滞时,如穿刺针或硬膜外导管误入蛛网膜下隙而未能及时发现,将超过脊麻数倍量的局麻药光洁度入蛛网膜下隙,产生异常广泛的阻滞或全部脊神经甚至鼎神经均被阻滞,叫全脊髓麻醉。

低温麻醉

(Hypothermic anesthesia)低温是指在全麻的基础上,用物理降温法将患者的体温下降到一定程度,使机体代谢率降低,以适应复杂手术治疗需要的一种麻醉方法。

控制性降压

(controlled hypotension)指在全麻手术下期间,在保证重要脏器氧供情况下,采用降压药物与技术等方法,人为的将平均动脉血压(MAP)减低至基础血压的70%,使手术野出血量随血压降低而减少,不至有重要器官的缺血缺氧性损害,终止降压后血压可以迅速回复至正常水平,不产生永久性器官损害。

心跳骤停(CA)

(Cardiac arrest)心脏突然停止跳动,造成了有效排血的停止,称为心博骤停。心跳骤停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血压、脉搏、呼吸骤然消失,心前区听不到心音,意识及反射消失,紫绀,外伤口出血停止,瞳孔散大等,顿时呈濒死状态。心跳骤停后,全身器官缺血缺氧,因大脑对缺氧最为敏感,故损害最早,也最难逆转。

基础生命支持(BLS)

BLS 是 Basic Life Support的缩写,也就是一般人所谓的基本救命术的英文缩写。

又称现场急救或初期复苏处理,是指专业或非专业人员进行徒手抢救。包括三个主要步骤:即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主要目标是向心、脑及全身重要脏器供氧,延长机体耐受临床死亡的时间。

后期复苏(ALS)

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 ACLS),是指试图通过心肺复苏加上高级气道管理、气管插管置入,除颤和静脉给药来恢复自主循环,扩展围心脏骤停期和复苏后情况的处理。

特异质反应

(Idiosyncratic reaction) 由于先天遗传导致的对某些药物异常的敏感,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大多是机体缺乏某种酶引起,使药物在体内代谢受阻所致。

疼痛

(pain)疼痛是由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经历。

CO2解离曲线

(Carbondioxide dissociation curve)CO2解离曲线表示PCO2与血中CO2含量之间的关系,并呈正相关,在正常生理范围内基本上呈直线相关

Hoffman elimination

Hoffman降解,是在生理pH及温度下季铵类自发水解而消除。(顺阿曲库氨的代谢与年龄无关)

深低温

(profound hypothermia)指体外循环中,根据手术需要,将体温降至20℃或以下,降低脑氧耗量,以满足不同手术需要。

甲亢危象

(Thyroid crisis)甲状腺危象,是甲状腺毒症急性加重的一个综合征,常见诱因有感染、手术、创伤等。临床表现有:高热、大汗、心动过速(140次/分以上)、烦躁、焦虑不安、谵妄、恶心、呕吐、腹泻;严重者可有心衰,休克及昏迷。

Apgar’s评分

新生儿评分,是孩子出生后立即检查他身体状况的标准评估方法。在孩子出生后,根据皮肤颜色、心搏速率、呼吸、肌张力及运动、反射五项体征进行评分。满10分者为正常新生儿,评分7分以下的新生儿考虑患有轻度窒息,评分在4分以下考虑患有重度窒息。大部分新生儿的评分多在7 - 10分之间

MSOF

多系统和器官衰竭(Multisystem and organ failure)是在严重感染、创伤、大手术病理产科等后同时或顺序地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综合征。

自体输血

(autohemotransfusion)自体输血是采用患者自身的血液或血液成分,以满足本人手术或紧急情况时需要的一种输血疗法。

胆碱能危象

(Cholinergic crisis)由于抗胆碱酯酶药物服用过量或有机磷农药中毒所引起。表现三类效应:毒蕈样效应,烟碱样效应,中枢神经系统效应。患者瞳孔缩小,浑身出汗,肌肉跳动,肠鸣音亢进,具有肌注新斯的明后症状反而加重等特征,可因呼吸肌麻痹及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

前负荷

前负荷(preload)又称容量负荷,是指心肌收缩之前所遇到的阻力或负荷,即在舒张末期,心室所承受的容量负荷或压力就是前负荷,实际上是心室舒张末期容量或心室舒张末期室壁张力的反应.与静脉回心血量有关。

血浆胶体渗透压

(plasma colloid osmotic pressure)由血浆中的蛋白质等大分子溶质(特别是由白蛋白)所产生,它调节和控制着毛细血管内外水份的交换和平衡。

VD/VT

(VD:生理死腔;VT:潮气量)生理无效腔,每次吸入的气体,一部分留在从上呼吸道至呼吸性细支气管以前的呼吸道内,这一部分气体不参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解剖无效腔或死腔,其容积约为150ml,进入肺泡内的气体,也可因血流在肺内分布不均使部分气体不能与血液进行交换,这一部分肺泡容量称为肺泡无效腔,肺泡无效腔与解剖无效腔一起合称生理无效腔,健康人平卧时的生理无效腔等于或接近于解剖无效腔。正常人Vd/Vt为25%~33%。

呼吸抑制

(Respiratory Depression), 麻醉常见的呼吸系统并发症。是指给氧的情况下,患者通气不足,PaCO2上升,但无呼吸道梗阻。可能由于麻醉前用药中的麻醉性镇痛药、镇静药逾量,硫喷妥钠静脉麻醉诱导时麻醉过深及肌松药的应用等。其结果为二氧化碳蓄积,在吸氧条件下,患者可不伴有缺氧。临床表现为皮肤潮红、心率快、血压高、呼吸浅或慢。

Glasgow昏迷评分

从睁眼、语言和运动3个方面分别制定具体评分标准,以3者的积分表示意识障碍程度,进行比较.最高为15分,表示意识清楚;8分以下为昏迷,最低为3分。

睁眼反应:正常睁眼4分;呼唤睁眼3分;刺痛睁眼2分:无反应1分.

言语反应:回答正确5分;回答错误4分;含混不清3分;惟有声叹2分;无反应1分.

运动反应:遵命动作6分;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First degree atrioventricular block,Ⅰ°AVB)指发生在房室结或房室结以下部位的传导延缓或中断,多见于传导通路的病理改变(如钙化、坏死、结扎等)、不应期延长(如洋地黄)或者室上性周期缩短、但房室结不应期延长者。每个心房激动仍能传入心室,亦称房室传导延迟。在心电图上,P-R间期达到或超过0.21s(14岁以下儿童达到或超过0.18s),每个P波后均有QRS波。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Second degree atrioventricular block)二度房室阻滞分为 I 型和Ⅱ 型 。I 型又称文氏阻滞( Wenckebach block),是最常见的二度房室阻滞类型。

二度 I 型房室阻滞 1.P 波规律出现; 2.PR 间期逐渐延长,直到 P 波下传受阻,脱漏 1 个 QRS 波群。最常见的房室传导比例为 3:2和 5:4。 在大多数情况下,阻滞位于房室结, QRS 波群正常 ,二度 I 型房室阻滞很少发展为三度房室阻滞。

二度Ⅱ型房室阻滞 PR 间期恒定,部分 P 波后无 QRS 波群。如 QRS 波群正常,

阻滞可能位于房室结内; 若 QRS波群增宽,形态异常时,阻滞位于希氏束浦肯野系统。

三度(完全性)房室阻滞

(Third degree atrioventricular block)心电图表现为:1.P波与 QRS波群各自成节律、互不相关; 2.心房率快于心室率,心房冲动来自窦房结或异位心房节律(房性心动过速、扑动或颤动); 3.心室起搏点通常在阻滞部位稍下方。如位于希氏束及其近邻,心室率为 40 ~60 次/分, QRS 波群正常,心律亦较稳定; 如位于室内传导系统的远端,心室率可低至40次/分以下, QRS 波群增宽,心室律异常不稳定。

ASA分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健康状态分级,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Physical Status Classification System)

第一级:病人心、肺、肝、肾、脑、内分泌等重要器官无器质性病变;

第二级:有轻度系统性疾病,但处于功能代偿阶段;

第三级:有明显系统性疾病,功能处于早期失代偿阶段;

第四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功能处于失代偿阶段;

第五级:无论手术与否,均难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第六级:已证实脑死亡。

CVP

心室起搏(Cardioventricular pacing,CVP),指起搏器感知自身心室或心房信号,向心室发出起搏脉冲,起搏心室。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是上、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处的压力,通过上、下腔静脉或右心房内置管测得,它反映右房压,是临床观察血液动力学的主要指之一,它受右心泵血功能、循环血容量及体循环静脉系统血管紧张度3个因素影响。

代谢性酸中毒

(Metabolic acidosis)最常见的一种酸碱平衡紊乱,以原发性HCO3-降低(<21mmol/L)和PH值降低(<7.35)为特征。

呼吸性酸中毒

(respiratory acidosis)是以原发的PCO2增高及pH值降低为特征的高碳酸血症。

Mendelson综合征

又称消化性肺炎

1、1946年首先由Mendelson描述少量的酸性物质吸入肺内引起的严重肺损伤,常发生在禁食后全麻且意识不清时,或意识障碍者.

2、对于气管内吸入低酸性胃液(pH<2.5)引起的急性吸入性肺水肿,呈现急性哮喘样发作,明显发绀,甚至造成死亡

3、误吸后2~4小时出现“哮喘样综合症”,24小时X线上可见不规则边缘模糊的斑状阴影。

每分钟肺泡通气量

(VA),指在基础代谢情况下每min所吸入气量中能到达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由潮气量(VT)减去生理死腔量(VD),再乘以呼吸频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才是有效通气量。正常值:5.5L/min。

Meyer-Overton法则

本世纪初meyer和overton先后测定了常用吸入麻醉药如氧化亚氮和氯仿等在橄榄油中的溶解度,并比较它们的脂溶性与全麻效能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吸入全麻药均具有较高的亲脂性,并与其效能成正比。因此认为全麻药是和神经中的脂质成分发生松散的物理-化学结合,致使神经细胞中各种成分的正常关系发生变化,产生麻醉作用,称之为meyer-overton法则。

癌性镇痛三级用药阶梯

(Three stages of drug use for cancer analgesia)癌痛三阶梯镇痛方案的给药原则是:阶梯给药、口服给药、按时给药、用药个体化、辅助用药。

第一阶梯:轻度癌痛,第一线镇痛药为非阿片类镇痛药如阿司匹林等NSAIDs,必要时加用辅助药;

第二阶梯:中度癌痛及第一阶梯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可选用弱阿片类药如可待因,也可并用第一阶梯的镇痛药或辅助药;

第三阶梯:对第二阶梯治疗效果不好的重度癌痛,选用强效阿片类药物如吗啡,也可辅助第一、第二阶梯药物。

CO2排除综合症

(Carbon dioxide elimination syndrome)高二氧化碳血症病人急速排出CO2可导致低二氧化碳血症,临床表现为血压剧降、脉搏减弱、呼吸抑制等。严重者可出现心律失常或心脏停搏。

紧闭麻醉

(closed circuit anesthesia)吸入麻醉按重复吸入程度以及是否需要CO2吸收装置分为半开放、开放、半紧闭、紧闭四种方法。当新鲜氧气流量等于每分钟氧耗量时,呼出气全部重复吸入,必须有CO2吸收装置,称之为紧闭麻醉。

其优点是:(1)吸入气体的湿度接近于正常,易于保持呼吸道湿润;(2)可减少体热丧失;(3)可节约麻醉药和氧气;(4)可减少手术室的空气污染。

缺点是:(1)CO2排出需CO2 吸收装置;(2)麻醉深浅不易调节。

ICU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简称。ICU收治内科、外科等各科病人中患有呼吸、循环、代谢及其它全身功能衰竭的病人,并对他们集中进行强有力的呼吸、循环、代谢及其它功能的全身管理。ICU不局限于对症治疗,而着重于监护病人的生命体征,并使之稳定。

氧中毒

(oxygen toxicity)定义:机体吸入高压氧,超过一定的压力和时程,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的紊乱或导致的病理现象。临床表现包括肺型氧中毒、脑型(惊厥型)氧中毒和眼型氧中毒。

Ⅱ相阻滞

(Two phase retardation)去极化肌松药的二相阻滞是与一相阻滞相对应的,一相阻滞是指去极化肌松药与受体结合起到阻滞的作用,而去极化肌松药的二相阻滞是指由于肌松药长时间与受体结合,导致受体脱敏,即使药效肌松药与受体已经分离,但是由于受体脱敏,导致受体与体内的正常递质结合能力下降,表现为阻滞状态,所以称为二相阻滞。

琥珀胆碱静滴30~60分钟或7~10mg/kg,即可发生二相阻滞,发生二相阻滞时50%肌张力恢复延迟。

Ⅱ相阻滞的特征包括:(1)出现强直刺激和四个成串刺激的肌颤搐衰减;(2)强直刺激后单刺激出现肌颤搐易化;(3)多数病人肌张力恢复延迟;(4)当琥珀胆碱的血药浓度下降时,可试用抗胆碱酯酶药拮抗。

脑血流自动调节

(Autoregulation mechanism)指当MAP波动于50-150mmHg之间时,脑血流量可以由于脑血管的自动收缩与舒张而保持恒定,这称为脑血管的自动调节机制。

Willis 环

大脑动脉环(cerebral arterial circle)又称Willis环,由前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端、两侧后交通动脉和两侧大脑后动脉起始段,在颅底中央形成一动脉环路。此环使颈内动脉与椎—基底动脉沟通。当某一动脉血流减少或阻塞时,血液可经此环重新分配,得到一定的代偿。

PONV

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手术后最为常见的麻醉并发症,严重和难控制的PONV可能导致意外住院,恢复时间延长。持续呕吐可引起电解质异常和脱水。术后持续干呕或呕吐可给缝合线施加张力,引起外科瓣下血肿,而当气道反射被麻醉药和镇痛药的延迟作用减弱时,使病人面临呕吐的肺吸气的危险。

TEE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TEE)是将超声探头置入食管内,从心脏的后方向前近距离探查其深部结构,避免了胸壁、肺气等因素的干扰,故可显示出清晰的图像,提高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和可靠性,也便于进行心脏手术中的超声监测与评价。特别是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显像困难者如肥胖、肺气肿、胸廓畸形、近期手术或外伤后、以及正在使用机械辅助通气的患者更适合做TEE检查。

CPB

心肺分流术(Cardopulmonary bypass,CPB),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ECC),其基本原理是将人体静脉血经上、下腔静脉引出体外,经人工肺氧合并排出二氧化碳。再将氧合后的血液经人工心脏泵入体内动脉系统。CPB不仅维持心脏以外其他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而且保证了手术野安静、清晰,保证心脏大血管手术的安全实施。

TVC

时间肺活量(Time vital capacity,TVC),时间肺活量是指用力呼吸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呼吸气量,其中临床最常用的是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FEV),即用力呼气时肺容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用力肺活量

(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指最大吸气(TLC位)后以最大的努力、最快的速度呼气至完全(RV位)的呼出气量。正常情况下FVC与VC一致,气道阻塞时FVC<VC。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指最大吸气至TLC位后1秒内的最快速呼气量。FEV1既是容积测定值,也是流量测定值,即1秒内的平均呼气流量测定,且其测定稳定性和可重复性较佳,是肺功能受损的最主要和最常用指标。

1秒率

(FEV1/FVC或FEV1/VC)FEV1与FVC或VC的比值。用以分辨FEV1的下降是由于呼气流量还是呼气容积减少所致。是判断气道阻塞的最常用指标。

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aximal mid-expiratoryflow, MMEF),又称用力呼气中期流量(FEF25~75%):指用力呼气25%~75%肺活量时的平均流量。

低肺容积位的流量受小气道直径所影响,流量下降反映小气道的阻塞。FEV1、FEV1/FVC和气道阻力均正常者,其MMEF值却可低于正常,因此,可作为早期发现小气道疾患的敏感指标,其敏感性较FEV1为高,但变异性也较之为大。

恶性高热

(Malignant Hyperthermia,MH)是目前所知的唯一可由常规麻醉用药引起围手术期死亡的遗传性疾病。它是一种亚临床肌肉病,即患者平时无异常表现,在全麻过程中接触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如氟烷、安氟醚、异氟醚等)和去极化肌松药(琥珀酰胆碱)后出现骨骼肌强直性收缩,产生大量能量,导致体温持续快速增高,在没有特异性治疗药物的情况下,一般的临床降温措施难以控制体温的增高,最终可导致患者死亡。咖啡因氟烷离体骨骼肌收缩试验是目前筛查及诊断恶性高热的金标准。

FRC

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FRC)即机能余气量,是指平静呼气末肺内残留的气体量。正常成人男性约2500ml,女性约1600ml。机能余气量在气体交换中对肺泡气PO2和PCO2分压的变化起着缓冲作用。仰卧位时,机能余气量减少,仰卧位病人麻醉诱导后进一步减少。机能余气量增加时,可使吸入麻醉的诱导和苏醒延迟,并使缺氧的改善缓慢。

PH

氢离子浓度倒数的对数(Logartihm of hydrogen ion concertration reciprocal是判断酸碱平衡是否失调基本指标。pH<7.35提示酸血症,Ph>7.45提示碱血症。

EVD

脑室外引流(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age,EVD),通过引流装置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在侧脑室穿刺部位置入引流管,固定于头皮上,另一端接于脑室引流装置上,作持续或间断引流,以减低颅内压力以及药物注射,并可同时检测脑压。

LMA

喉罩通气道(Laryngeal mask airway,LMA),简称喉罩,是安置于喉咽腔,用气囊封闭食管和喉咽腔,经喉腔通气的人工呼吸道。

SIRS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是因感染或非感染病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机体失控的自我持续放大和自我破坏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它是机体修复和生存而出现过度应激反应的一种临床过程。当机体受到外源性损伤或感染毒性物质的打击时,可促发初期炎症反应, 同时机体产生的内源性免疫炎性因子而形成“瀑布效应”。危重病人因机体代偿性抗炎反应能力降低以及代谢功能紊乱,最易引发SIRS。严重者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CO

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指左或右心室每分钟泵出的血液量。即心率与每搏出量的乘积。又称心排血量或每分心输出量。通常左、右心室的心输出量大致相等,习惯上说的心输出量系指左心室的心输出量。它是评价心脏泵血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cardiac index

心排指数 (Cardiac index,CI),单位体表面积的出量(CO),计算公式为CI=CO/体表面积。

Laseque's sign

屈髋屈膝试验,患者仰卧、伸膝、被动抬高患肢,60°内出现坐骨神经痛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高度小于60度为异常,提示神经根存在压迫或刺激。该试验阳性为复制出坐骨神经疼痛的症状,不仅仅是腰背痛和大腿后侧疼痛,疼痛应该放射到膝关节以下。

细胞因子

(cytokine, CK)是一类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具有免疫调节和效应功能的蛋白质或小分子多肽。

PACU

麻醉后恢复室(post anesthetic care unit,PACU),是对麻醉后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直至病人的生命指征恢复稳定的单位。麻醉恢复室的主要任务是:收治当日全麻病人术后未苏醒者和非全麻病人术后情况尚未稳定者或神经功能未恢复者,保障病人在麻醉恢复室期间的安全,监护和治疗病人在此阶段内出现的生理功能紊乱。

容量复苏

(Volume Resuscitation)容量复苏又叫容量替代治疗,是减少不必要输血的重要替代手段,其主要目标是恢复循环和微循环灌注,预防器官功能不全和MODS等不良后果。

负压性肺水肿(NPPE)

(Negative Pressure Pulmouary edema,NPPE)是指病人在有自发呼吸的情况下,发生急性上呼吸道阻塞(Acute upper airway obsitruction,AuAo),并于AuAo解除后很快出现的急性肺水肿。其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胸膜腔内极度负压的产生增加了肺血管的跨壁压。胸膜腔内极度负压、缺氧、儿茶酚胺过度增加、血流动力学急剧改变、肺血管通透性增加等共同作用,造成肺流体动力学平衡紊乱。血管内的液体和蛋白成分从肺血管加速转移到肺间质,超过了淋巴系统的清除能力,导致间质性肺水肿。当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屏障作用丧失,则发展成为肺泡性肺水肿。

复张性肺水肿

复张性肺水肿(re-expansion pulmonary edema,RPE)是一种因气胸、胸腔积液、胸腔内巨大肿瘤造成病侧肺塌陷,经胸腔闭式引流或肿瘤切除术解除肺的压迫,使塌陷肺得以复张,患侧肺或双侧肺在短时间内(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肿的罕见肺部并发症。本病常表现为剧烈咳嗽、咳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紫绀等。起病急,病情重,如果治疗不及时,会使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permissive action

允许作用,一种激素的存在,可使另一种激素作用明显增强的现象。

haldane effect

何尔登效应,氧气和血红蛋白结合促使二氧化碳释放,而去氧血红蛋白则容易与二氧化碳结合,这一现象叫做何尔登效应。

假性神经递质

(false neurotransmission material,FNT)在肝功能严重障碍时,体内形成的芳香族氨基酸产物苯乙烯醇胺和羟苯乙醇胺在化学结构与真性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极为相似,但生理效能远较真性神经递质弱.故称为假性神经递质.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microangiopathic hemolytic anemia,MAHA)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是微小血管病变引起红细胞破碎而发生的溶血性贫血综合征。其特点是外周血中出现形状各异的破碎红细胞和球形细胞。这种贫血可发生于多种伴有微小血管病变的疾病。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 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可溶性促凝物质入血,从而引起一个以凝血功能失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或病理综合征)。在微循环中形成大量微血栓,同时大量消耗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纤溶)过程加强,导致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贫血等临床表现的出现。

休克肺

(shock lung)指休克持续较久时,肺可出现严重的间质性和肺泡性肺水肿、淤血出血、局限性肺不张、毛细血管内微血栓形成以及肺泡透明膜形成等,具有这些特征的肺称休克肺。因为休克时要发生呼吸功能障碍。如肺功能障碍轻,就会发生急性肺损伤,如果重就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

钙超载

(calcium overload)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内钙含量异常升高并导致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代谢障碍的现象称为钙超载。

心肌顿抑

(myocardial stunning)又称缺血后心肌功能障碍,是指心肌短暂缺血尚未造成心肌坏死,但再灌注恢复正常的血流后其机械功能障碍却需数小时、数天或数周才能完全恢复的现象。

生物利用度

(bioavailability)是指药物被机体吸收进入循环的相对量和速率,用F表示,F=(A/D)*100%,A为进入体循环的量,D为口服剂量。

绝对生物利用度

绝对生物利用度是指该药物静脉注射时100%被利用,该药物的其它剂型与其剂量相等时被机体吸收利用的百分率

相对生物利用度

(relative bioavailability)是以某种任意指定的剂型(如口服水制剂)为100%被利用,然后测定该药物其它剂型在相同条件下的百分利用率

眼心反射

(Eye-heart reflex)由强烈牵拉眼肌,或扭转、压迫眼球所引起,易见于眼肌手术、眼球摘除术和视网膜剥离手术过程,是一种三叉神经-迷走神经反射,表现为心动过缓、过早搏动、二联律、交界性心律和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引起心脏停搏。

胆心反射

(Biliary reflex)胆心反射(迷走神经反射)是指胆道手术时由于牵扯胆囊,或探查胆道时所引起的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严重者可因反射性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等现象。处理:1.立刻停止手术操作 2.应用阿托品 3.适当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或加深麻醉。

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危象(Hypertensive Crises)是一系列需要及时用药治疗,以快速、有效降低血压的紧急情况,即收缩压高于250mmHg并持续1min以上的高血压状态。处理: 要恰当确定达到降压目标水平,老年人或者伴心、脑、肾损害的患者,应该避免急剧降压,降压安全水平在160到180,和100到110毫米汞柱之间,或者动脉压降低20%到25%。

全麻的诱导

(Induction of general anesthesia)无论行静脉麻醉或吸入麻醉均有一个使病人从清醒状态转为可以进行手术操作的麻醉状态的过程,这一过程称为全麻的诱导。

1. 静脉快速诱导(Intravenous rapid induction):这是目前最常用的诱导方法,是病人经过充分吸氧后,先用镇静催眠或静脉麻醉药使病人意识消失,随即经面罩加压给氧,再用麻醉性镇痛药,接着静脉注射琥珀胆碱或非去极化类肌松药后进行气管插管的一种麻醉诱导方法。

2. 吸入麻醉诱导(inhalation anesthesia Induction):只使用吸人麻醉药诱导必须保持患者自主呼吸,现应用较少。主要用于小儿麻醉或某些特殊情况如重症肌无力患者。

3. 保持自主呼吸的诱导(Maintain the induction of spontaneous breathing):习惯上也称为慢诱导(Slow induction)。主要用于气道不畅或估计作气管内插管有困难者,因其不宜用肌松药停止呼吸。一般在保持自主呼吸的条件下辅用表面麻醉,静脉注射对呼吸无明显抑制的药物如羟J酸钠,使患者人睡或丧失神志,然后作气管内插管。也可作吸人麻醉诱导再作气管内插管。

4. 清醒插管后再诱导(Induction after awake intubation):适用于插管困难的患者;有误吸危险的患者(有经验的麻醉医师也可直接进行静脉快速诱导);或用于在麻醉下极易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的患者(如截瘫患者)。可先作清醒气管内插管,然后安置于手术体位,在血流动力学稳定后再开始诱导。

5. 其他方法:如肌内注射氯胺酮、口服咪达唑仑或经黏膜给芬太尼等均适用于小儿的麻醉诱导。

BMI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成人超重和肥胖最常用的衡量指标,其计算方法是:BMI(kg/m2 )=体重(kg)/[身高(m)]。研究表明,大多数个体的体重指数与身体脂肪的百分比含量有明显的相关性,能较好地反映机体的肥胖程度。因此, 根据BMI将人群分为以下等级:低体重,BMI≤20(kg/m^ );正常体重,BMI=20~ 25(kg/m2);超重,BMI=25 ~ 30(kg/m2 );肥胖,BMI= 30 ~40(kg/ m2 );病态肥胖,BMI>40(kg/m2)。其中,BMI=25 ~ 30(kg/m2 )者为低危组,BMI>40(kg/m2 )者为极高危组。但在具体应用时,BMI仍然具有其局限性,如对肌肉较很发达的运动员或有水肿的病人,可能会过高估计其肥胖程度,肌肉组织相对脂肪组织减少较多的老年人,BMI可能会过低估计其肥胖程度。相等BMI值的女性体脂百分含量一般大于男性。

腰围

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 WC)指腰部周径的长度,是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积(即中心性肥胖)程度的最简单、实用的指标。WHO 建议男性腰围>94cm、女性>80cm作为肥胖的标准,但这一标准适宜于欧洲人群。亚太地区建议男性>90cm、女性>80cm作为肥胖的标准。

STOP-BANG 问卷

S一打鼾(snoring)。是否有很响鼾声?隔壁房间也能听到吗?

T一日间嗜睡(tiredness)。容易疲劳吗?常在白天嗜睡吗?

0一呼吸暂停( observed apnea)。有人观察到您睡眠时呼吸暂停吗?

p一高血压( blood pressure)。是否高血压,经过治疗吗?

B一体重指数( BMI)>35kg/m2

A一年龄(age)>50岁

N一颈围( neck circumference ) >40cm

G一性别( gender)是男性

BMR

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c rate)是指人体在清醒而又极端安静的状态下,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

粗略计算:基础代谢率%=(脉率 脉压)-111(Gale) 正常为-10%· 10%

气管内插管

(Endotracheal intubation)经过口腔或鼻孔经喉把特制的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支气管插管:经过口腔或鼻孔经喉把特制的气管导管插入单侧支气管内

困难气道

(Difficult airway):困难气道是指具有五年以上临床麻醉经验的麻醉科医师在面罩通气时遇到了困难(上呼吸道梗阻),或气管插管时遇到了困难,或两者兼有的一种临床情况。

困难面罩通气

(Difficult Mask Ventilation ,DMV),麻醉医师不能维持最够的通气由于下而一个或多个问题:面罩或声门外通气装置密封性不好、过度漏气或气道阻力过高。在临床实践中,通常将气道困难理解为气管插管困难,而对DMV的重视显然不够,研究也少。虽然DMV的发生率较低,但一旦发生,处理起来将十分紧迫、棘手,其后果也更为严重。 

声门上通气工具

(Supraglottic airway device,SAD)不进入声门并维持患者气道通气的工具。如喉罩,口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等。

困难气道声门上工具置入

(Difficult supraglottic airway placement)无论是否存在困难气道,需要多次努力方可置入声门上气道工具。

单肺通气

(one-lung ventilation,OLV)指胸科手术病人经支气管导管只利用一侧肺(非手术侧)进行通气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隔离患侧肺,防止液性分泌物流入健侧。目前支气管内麻醉的应用范围已经大大扩展,除用于肺内分泌物多的病人外,还经常用于食管、肺叶、全肺、胸腔镜等手术以方便手术操作,减轻手术侧肺损伤,防止两肺间的交叉感染。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ventilator associated lung injury,VALI) 机械通气的目的在于为机体提供足够气体交换的同时使呼吸肌获得休息,尽管该治疗方法优点显著,但许多患者在采用机械通气后,即使动脉血气结果正常,依然不能免于死亡。这种死亡是由多因素造成的,包括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如气压伤(各种气体泄漏)、氧中毒、血流动力学改变。在脊髓灰质炎大流行期间,研究者发现机械通气能够引起肺的结构性损伤。这种损伤以炎症细胞浸润,透明膜形成,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肺水肿为其病理特征,这些由机械通气引起的肺部改变被称为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

(Supine hypotension syndrome)产妇增大的子宫或腹腔内巨大肿块压迫腹膜后大血管引起回心血量锐减,心输出量减少,导致患者出现低血压、心动过速、虚脱甚至晕厥的临床综合症。使产妇体位左侧或右髋部垫高可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

剖宫产时使用麻醉药机会多,可因麻醉药药物影响血管收缩性而变得松弛起来,静脉血液淤滞造成血压下降。这种由于麻醉药物引起的低血压综合症发生较迟,可在产后方出现,呈现血压下降,静脉减弱,特别是在体位变动时最为明显,故而具有体位性低血压特点。另外,剖宫产产妇在产时往往需要呈仰卧位状态,而这种状态可因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而障碍回心血流,使得回心血流不足,心输出量减少,造成血压下降,故而称之为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

TEE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TEE)是将超声探头置入食管内,从心脏的后方向前近距离探查其深部结构,避免了胸壁、肺气等因素的干扰,故可显示出清晰的图像,提高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和可靠性,也便于进行心脏手术中的超声监测与评价。特别是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显像困难者如肥胖、肺气肿、胸廓畸形、近期手术或外伤后、以及正在使用机械辅助通气的患者更适合做TEE检查。

神经病理性疼痛

(Neuropathic pain)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而直接造成的疼痛。它属于一种慢性疼痛,疼痛表现为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异常疼痛和感觉异常等临床特征。

PA-aD02

(Alveolar-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difference)即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是指肺泡气和动脉血之间氧分压的差值,正常值10~30mmHg,可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它是判断肺的氧弥散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它所反映的肺氧交换效率的损害较其他常见的任何单一参数为早,所以它是早期反映肺换气功能不全的敏感指标之一。如果PAO2-PaO2>30mmHg,提示缺氧严重;吸纯氧15 分钟后,PAO2-PaO2不应超过100mmHg;但在广泛肺实变、肺不张、肺水肿及呼吸道大量积痰时,PAO2-PaO2可增至100~200mmHg;在ARDS,吸纯氧后PaO2 也难以超过50mmHg。

氧合指数

PaO2/FiO2,正常值为400-500mmhg,如果PaO2明显下降,加大吸入气中氧浓度无助于进一步提高PaO2,氧合指数小于300mmhg,则提示肺呼吸功能障碍。(ARDS诊断标准为氧合指数<200mmhg)

快通道麻醉

(Fast Track Anesthesia)要求术毕即刻拔除气管导管或术后1小时内拔管,减少机械通气及其相关并发症,缩短ICU停留时间以便病人尽早转回普通病房。

TURP综合征

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 syndrome ,TURS)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TURS是指TURP术中冲洗液经手术创面大量、快速吸收所引起的以稀释性低钠血症及血容量过多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术中不明原因的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烦躁,胸闷,胸痛等,结合电解质检测,Na <125mmol/L(低钠血症),排除其他原因即可确诊。对TURS的早期诊断和

早期干预尤为重要,术中应加强监测,包括中心静脉压及血气监测,术中低压灌洗,控制液体入量等。TURS的治疗:首先立即停止手术,同时采取利尿、脱水、补充高渗氯化钠及对症处理。

Mallamapti气道分级:患者坐在麻醉科医师的面前,用力张口伸舌至最大限度,根据看到的咽部结构分为四级

I级:可以看到软腭咽腭弓悬雍垂硬腭;

II级:可以看到软腭悬雍垂硬腭;

III级:可以看到软腭硬腭;

IV级:仅见硬腭。

Ⅰ、Ⅱ类病人一般不存在插管困难;对Ⅲ、Ⅳ类病人需警惕发生插管困难.

Cormack和Lehane分级法(四级)

I级:声门完全暴露,可见声门前后联合;

II级:声门部分暴露,可见声门后联合;

III级:不能暴露声门,能看见会厌;

IV级:声门和会厌均不能看见。

Wilson分级法(五级)

I级:声门完全暴露,可见声门前后联合;

II级:暴露1/2声带;

III级:声门部分暴露,可见声门后联合;

IV级:不能暴露声门,能看见会厌;

V级:声门和会厌均不能看见。

高渗性脱水

(hypertonic dehydration) 又称原发性脱水或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高钠血症,其特征是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Osm/L。

低渗性脱水

(hypotonic dehydration)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低钠血症,其特征为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低于130mmol/l,血浆渗透压低于310mosm/l。

第二气体效应

(Second gas effect)同时吸入高浓度气体(一般是笑气)和低浓度气体时,低浓度气体的肺泡浓度及血中浓度提高的速度较其单独使用时更快。此时称高浓度气体为第一气体,低浓度气体为第二气体,此效应即为第二气体效应。

心电机械分离

(electromechanical dissociation ,EMD)是心跳骤停的一种表现形式,即ECG仍有低幅度的心室复合波,而心脏并无有效的搏血功能。有人认为心电机械分离并无确切定义,除心室纤颤(VF)和摸不到大动脉搏动的室性心动过速(VT)外,凡摸不到大动脉搏动的窦性、结性和室性心动过缓或过速均属EMD范畴。

PAWP

肺动脉楔压(pulmonary wedge pressure ,PAWP) 正常值6~12mmHg。肺动脉楔压(PAWP)是一项重要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PAWP等于肺静脉压即左房压。PAWP降低反映血容量不足(较CVP敏感),PAWP增高反映左心功能不全、左房压增高如急性肺水肿。1.所以当动脉压下降,中心静脉压正常,PAWP正常,应考虑左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不足(,应进行补液试验(等渗盐水250ml,于5-10分钟内经静脉注入),然后进行相应处理,心功能不全:强心、利尿等。

第三间隙效应

(thethird space effect)当机体受到感染性或非感染性损伤而造成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害、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时,不仅会在损伤区域出现局部的炎性渗出反应,而且在重症时全身毛细血管床都有渗出,大量血浆漏入间质液。如同时有组织低血流灌注和缺氧发生,细胞膜上Na ~K 泵活性下降,使间质液中钠水进入细胞内。其主要见于严重创伤(烧伤)、绞窄性肠梗阻、急性弥漫性腹膜炎、重症胰腺炎、低血容量休克和腹部大手术病例,表现为创伤组织、腹膜和肠壁水肿以及肠腔和腹腔积液。

呼吸指数

(Respiratory Index,RI)是指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与动脉氧分压之比P(A-a)DO2/PaO2。是反映肺的通气、氧交换功能的一个简单而实用的指标;正常参考值为≤1.0。

CPB

(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体外循环是指应用人工管道将人体大血管与人工心肺机连接,从静脉系统引出静脉血,并在体外氧合,再经血泵将氧合血输回动脉系统的全过程,又称心肺转流,主要应用于心脏、大血管手术.

Diffused Anoxia

弥漫性缺氧,使用氧化亚氮麻醉时,因氧化亚氮易溶于血中,在氧化亚氮麻醉结束时,血中溶解的氧化亚氮迅速弥散至肺泡内,冲淡肺泡内的氧浓度,这种缺氧称之为弥漫性缺氧。因此为防止低氧血症,在氧化亚氮麻醉结束后,继续吸纯氧5-10min是必要的。

Ischemia preconditioning

心肌缺血预处理,临床观察表明:短暂多次阻断大冠状动脉前降支,其心电图的变化轻于一次性阻断后,称之为心肌缺血预处理。可使心肌对抗随后发生的持续性缺血侵袭,且重复进行仍然有效,其保护作用表现在心肌梗死范围缩小、心脏舒缩功能改善和抗心律失常作用增强。可能与以下因素的支持有关:(1)腺苷在缺血预处理中起重要作用,可激活细胞内G 蛋白,进一步激活蛋白激酶C(PKC),从而起到保护作用;(2)应激状态下,心肌可迅速激活并合成大量热休克蛋白(HSP),以抵抗各种应激原的作用,产生抗氧化等保护作用。(3)心肌缺血预处理可产生延迟性的心肌保护作用,可持续数小时至数日,还与HSP和SOD的合成增多有关。

CSEA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CSEA),将脊麻(SA)与硬膜外麻醉(EA)融为一体的麻醉方法,发挥了脊麻起效迅速、效果确切、局麻药用量小及硬膜外麻醉的可连续性、便于控制平面和作术后止痛的优点,已成功地应用于下腹部以下几乎所有手术麻醉及分娩镇痛。

日间手术

(ambulatory surgery)日间手术又称为当日手术,就是指不需要采取住院所进行的手术。一般在门诊手术之后即可以回家休息,在家进行调养。日间手术的优点是手术的成功率比较高,基本上是100%,不需要住院或者是仅仅留观1~2天即可。还可以减轻家属的负担,减少住院的费用。当日手术在国内目前已经开展的比较广泛,像一些比较小的手术就可以选择日间手术。比如宫颈息肉手术的切除、脂肪瘤的切除、包皮环切除术等等,都是可以采取日间手术进行治疗。

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又称为慢阻肺,是以一种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并且呈进行性发展。其病因可能是多种环境因素与机体自身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吸烟是引起慢阻肺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常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可伴有气短或呼吸困难,随着病情逐渐发展可有喘息和胸闷,严重者可伴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故一经确诊为COPD应积极治疗和预防疾病进一步发展。

颏甲距离

(mentum-to-thyroid distance):头在伸展位时,测量自甲状软骨切迹至下颚尖端的距离。该距离受许多解剖因素包括喉的位置的影响。<6cm提示困难气道。

预充氧

(preoxygenation)在病人意识消失和呼吸肌麻痹之前的几分钟内持续吸入纯氧能显著延长这段时间,这是麻醉诱导和插管前不可省略的,最重要的步骤,称为“预充氧”。预充氧使功能残气量中氧气/氮气比例增大。因此又称“给氧去氮” (preoxygenation for denitrogenation)。

气管喷射通气

(Transtracheal jet ventilation,TTJV)在既无法插管又不能通气的极端危急的情况下,通过环甲膜穿刺行TTJV是一种简单、迅速、较为安全并且常常是极其有效的急救方法。TTJV能快速短暂供氧,为进一步抢救提供宝贵的时间。此法属创伤性,并发症较多,故不宜作常规处理。

双腔气管导管

双腔气管导管(Double lumen endotracheal tube,DLT)放置是实现肺分离的最常见技术。肺是由支气管和气管相互连接的成对器官,它们作为一个单元发挥作用。然而,可能需要将一侧与另一侧隔离,以优化胸腔内某些外科手术的可视化,例如对肺组织、食道、纵隔结构、胸部脉管系统和胸椎的手术。此外,肺隔离允许对某些肺病理状况进行处理,包括单侧肺出血、感染、创伤、大疱性疾病或支气管胸膜瘘。

OSAS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pnea syndrome)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睡眠呼吸疾病,临床表现有夜间睡眠打鼾伴呼吸暂停和白天嗜睡。由于呼吸暂停引起反复发作的夜间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及交通事故,甚至出现夜间猝死。因此OSAS是一种有潜在致死性的睡眠呼吸疾病。

国际标准化比值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是患者凝血酶原时间与正常对照凝血酶原时间之比的ISI次方(ISI:国际敏感度指数,试剂出厂时由厂家标定),是可以校正凝血活酶试剂差异对凝血酶原时间测值进行标准化报告的方法。同一份标本在不同的实验室,用不同的ISI试剂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值结果差异很大,但测的INR值相同,这样使测得结果具有可比性。国际上强调用INR监测口服抗凝药的用量,是一种较好的表达方式。

补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动态监测激活凝血时间( activated coting time,, AC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PTT)。

CIVE

麻醉手术期间失血和血管扩张补充量的对症处理,主要任务(目的)之三是维持血容量以及对症处理。麻醉手术期间除失血导致血容量减少外,麻醉处理(如降压处理)、麻醉药物、麻醉方法(连续性硬脊膜外麻醉、腰麻、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等)也明显产生血管扩张,导致有效血容量减少。身体血容量需要维持在原有正常范围,有人将这部分的容量补充称之为补偿性扩容( compensatory intravascular volume expansion, CIVE) ,CIVE可按5 ~ 7ml/kg计算。

GDFT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g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GDFT指根据病人性别、年龄体重、疾病特点、术前全身状况和血循环容量状态等指标,采取个体化补液方案,是目前公认较为科学的围术期容量管理方法,也是加速康复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原则是按需而人,控制补液总量及补液速度,重视心肺基础性病变,结合术前三天和手术当天病人的症状体征,制定合理的补液方案。实施GDFT过程中,需要连续、动态监测病人容量反应性指标,维持血压不低于正常值的20%,心率不快于正常值的20%,CVP处于4~12mmHg,尿量维持在0.5ml/(kg.h)以上,血乳酸不超过2mmol/L,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65%,每搏量变异度(SVV)不超过13%。随着实施手术后快速康复( ERAS)的理念在我国推广以及危重患者的不断增加,GDFT在临床麻醉中的价值将逐渐得以凸显,为患者良好的术后转归提供保障。

成分输血

(components transfusion)是根据血液比重不同,将血液的各种成分加以分离提纯,依据病情需要输注有关的成分。优点为:一血多用,节约血源,针对性强,疗效好,副作用少,便于保存和运输。成分输血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输血类型。

包括红细胞制剂(浓缩红,去白红,洗涤红等)、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FFP)、冷沉淀(cryoprecipitate)、血小板(platelet,PLT)等。

白大衣高血压

(White coat hypertension)是常见的一种现象,是指一部分血压正常的人,或一部分患有高血压病的人,在医院或体检查所测量的血压值总是不正常的升高或总是比在家庭中自测的血压值更高。这是因为有的人在医院环境中,或看到穿白大衣的医护人员时,潜意识中产生紧张、焦虑,从而出现一时性血压升高,亦称诊所高血压。

颅内压

(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是指头颅内容物对颅腔壁上的压力,它是由液体静水压和血管张力变动产生的压力两个因素组成,通过生理调节,维持着相对稳定。ICP正常值为0.667-2.0kpa(5-15mmHg),2.00-2.67kpa(15-20mmhg)为轻度升高,3.33-5.33kpa(25-40mmhg)为中度升高,高于5.33kpa(40mmhg)为严重颅内高压。

脑灌注压

(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是在动脉之间发现的压力,所谓的差异平均动脉压(MAP)和头盖骨内的(跨颅压力或ICP)的压力。脑灌注压通常举行的平层,以提供放松或收紧脑血管恒定,稳定血液流向大脑。这意味着大脑接收适量的血液,即使在身体处于休息状态下或者血压降低时。

眼压

(intraocular pressure,IOP) 眼压就是眼球内部的压力,简称为眼压。它是眼内容物对眼球壁施加的均衡压力。正常人的眼压稳定在一定范围内,以维持眼球的正常形态,使各屈光介质界面保持良好的屈光状态。正常眼压的范围为10mmHg~21mmHg(1.33kPa~2.80kPa)。

腹内压

(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腹内压是腹部的压力的简称。腹内压可由肌肉收缩时产生,主要是由腹壁肌及膈肌收缩使腹内压增高, 如用力、咳嗽等均会增加腹内压,一般腹内压增高的话人的感觉主要是腹胀。主要影响因素有心脏和血气等。

口腔颌面畸形与综合征

对于那些同时出现全身各部位多处畸形的,临床上通常采用“综合征”来命名。许多先天性畸形均可有口腔领面部的表现,其中最常见的是Prre-Robin综合征和Treacher Collin综合征,病人表现为小领、舌后坠等畸形,患儿出生后即表现出明显的气道问题。Goldenhar 综合征的病人表现为一侧而部发 育不良、下颌骨发育不良和颈部脊髓畸形。Klippel-Feil 综合征则表现为外耳和眼部畸形,包括脊柱融合、颈胸椎侧凸和高腭弓等畸形特征,脊柱融合往往造成颈部后仰受限。Apert 综合征除有突眼眶距增宽、腭裂外,还伴有脑积水、心血管畸形、多囊肾等。由于先天性多发畸形继发的各种病理生理改变将使其病情变得更为复杂。麻醉医师应充分认识到其不仅存在口腔颌面部畸形,而且可能伴有其他重要脏器的畸形以及这些缺陷所引起的严重生理功能紊乱。多方面病因的影响无疑会使麻醉处理的难度大大增加,麻醉医师应针对各类病人不同的解剖、生理、病理特点作综合考虑。

ERAS

当今的麻醉管理不仅仅是使病人无痛、满足手术需求监测和维持生命体征,还应致力于加速病人术后康复和良好的远期预后。丹麦Henrk Kelhet 教授于1999 年提出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的理念 ,其核心是减少创伤和应激。近年来这一理念逐步得到关注与推广。ERAS 主要是在围术期各个阶段,通过各项措施,减少手术病人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再人院风险,降低死亡率和医疗费用等。

酮症酸中毒

(diabetic keto-acidosis,DKA)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是由于体内胰岛素严重不足所致。当患者胰岛素严重缺乏时,糖代谢紊乱急剧加重,这时,机体不能利用葡萄糖,只好动用脂肪供能,而脂肪燃烧不完全,因而出现继发性脂肪代谢严重紊乱:当脂肪分解加速,酮体生成增多,超过了组织所能利用的程度时,酮体在体内积聚使血酮超过2毫克%,即出现酮血症。多余的酮体经尿排出时,尿酮检查阳性,称为酮尿症。糖尿病时发生的酮血症和酮尿症总称为糖尿病酮症。酮体由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组成,均为酸性物质,酸性物质在体内堆积超过了机体的代偿能力时,血的PH值就会下降(〈7.35),这时机体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VT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如未予及时治疗,将造成程度不一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甚至致残—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尤其多见于下肢。

ECMO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ECMO运转时,血液从静脉引出,通过膜肺氧合,排出二氧化碳,氧合血可回输静脉(V-V转流),也可回输动脉(V-A转流)。体外膜肺氧合主要适用于以下方面:

· 心跳骤停的患者

· 急性严重心功能衰竭患者

· 急性严重呼吸功能衰竭患者

· 其他严重威胁呼吸循环功能的疾病

· 器官移植支持,等待供体

标准化患者

(standardized patients, SP) 又称为模拟病人(Simulate Patients),指那些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病人。与其他完整的测验方法不同,SP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考试方法,它通常是许多临床能力评估方法中的一部分。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reatment ,CRRT),又称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是开展的一种新的血液净化方法。1995年第一届国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会议规定,采用每天连续24小时或接近24小时的一种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替代受损的肾脏功能的净化方式,即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连续性动静脉、静静脉血液滤过(CAVH、CVVH),连续性动静脉、静静脉血液透析(CAVDH、CVVDH),连续性动静脉、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AVHDF、CVVHDF)等模式。CRRT和生命体征监护、机械通气、体外膜肺合称为危重病人的“三大生命支持技术”。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febrile non-haemolytic transˉfusion reaction,FNHTR)是输血反应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反应。它是指患者在输血中或输血后体温升高≥1℃,并以发热与寒战为主要临床表现,且能排除溶血、细菌污染、严重过敏等原因引起发热的一类输血反应。通常与白细胞和/或血小板抗体以及血液保存中产生的细胞因子有关 [1] 。多发生于输注多人份血小板浓缩液(PCs)时以及多次输血或多次怀孕的妇女中。其临床特点为FNHTR多发生在输血期间至输血完毕后1~2h内发热,发热持续时间少则几分钟,多则1~2h,通常不会超过8~10h。常伴有颜面潮红、畏寒、脉率增快,血压多无变化。也可伴有出汗,恶心或呕吐,少数患者输血发热反应后数小时内可发生口唇疱疹。轻度发热反应体温升高1~2℃,症状常呈自限性。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acute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AHTR)原因是受血者血浆中存在不相容同种抗体,使不相容供者红细胞迅速破坏;或者输入的血浆中存在同种抗体,使受者红细胞被迅速破坏。其中,由输注血浆引起者较为少见。大多数严重的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由ABO不相容输血引起,人为差错是造成不相容输血的主要原因。小部分不相容输血与Kidd、Kell、Duffy等血型抗体有关。Rh不相容输血大多数引起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肺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嵌塞物质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阻断组织血液供应所引起的病理和临床状态。常见的栓子是血栓,其余为少见的新生物细胞、脂肪滴、气泡、静脉输入的药物颗粒甚至导管头端引起的肺血管阻断。由于肺组织受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双重血供,而且肺组织和肺泡间也可直接进行气体交换,所以大多数肺栓塞不一定引起肺梗塞。

骨水泥植入综合征

(bone cement implantation syndrome,BCIS)为骨水泥植入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低血压、心律失常、严重低氧血症、心肌梗死、肺动脉压(PAP)增高、出血(凝血功能改变)、哮喘发作等。BCIS的发生并不局限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但与之最为相关。据文献报道,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心跳骤停的发生率为0.5%~10%,而BCIS导致的死亡率为0.6%~1.0%。BCIS是骨水泥删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和术后致死致残的最重要原因。

喉痉挛

(laryngospasm)指喉部肌肉反射性痉挛收缩,使声带内收,声门部分或完全关闭而导致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甚至完全性的呼吸道梗阻。

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

(Residuel neuromuscular blockers,RNMB)是肌松药完全降解前的残留肌松作用。肌松药作用消退时,肌张力恢复以膈肌和肋间肌最早,而以颜面部表情肌和动作精细的肌群恢复得最晚。

急性冠脉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

急性心力衰竭

(acute heart failure,AHF)是指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和(或)加重的一种临床综合症,以急性左心衰竭最为常见,急性右心衰竭则较少见。急性左心衰竭指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心功能不全(cardiac insufficiency)所致的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脏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量骤降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并可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综合症。急性右心衰竭是指某些原因使右心室心肌收缩力急剧下降或右心室的前后负荷突然加重,从而引起右心排血量急剧下降的临床综合症。急性心衰可以突然起病或在原有慢性心衰基础上急性加重,大多数为收缩性心衰,也可以为舒张性心衰,发病前多数患者患有器质性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