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热点七 成长路上、青春飞扬,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中考语文总复习阅读测试)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

中考热点七 成长路上、青春飞扬

有关成长的内容,一直是中考语文试卷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从近几年的中考命题来看,有关成长的阅读材料包括:一、以记叙文为主。如2015年贵州毕节卷《弱种子也要发芽》,叙写城里人恳求农民播种瘪种以鼓励听力严重受损的儿子,给儿子以希望,农民深受启发,答应在最肥沃的土地播种瘪种,并决心用所有的积蓄为因车祸而失去双腿的儿子装上最好的假肢,给儿子新生的故事,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有缺陷的生命也有成长的权利,我们要呵护“弱种子”,使其发芽、开花、结果;2015年上海卷《评语》,写出了老师的评语对年少轻狂的“我”的正能量,激励我不断取得进步,在青春的路上健康成长。二、以议论文为主。如2015年广西北海卷《转角便是晴天》,通过列举美国CKN公司一临危受命的经理改变经营方式,终于解除公司困境;失去双臂的刘伟用脚趾弹钢琴,成为第一季“中国达人秀”的总冠军;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经受战斗负伤、双目失明、瘫痪之后,转向文学创作,用毕生精力创作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个事例,提出了“转角便是晴天”的观点。2015年江西省卷《成为你自己》,作者周国平面对青少年想成为拿破仑那样的伟人、爱因斯坦那样的大科学家、曹雪芹那样的文豪等远大理想的现状,提出了“首先成为你自己”的独特观点,对青少年的成长提出中肯的建议。从考点的设置上,命题人注重对事件的把握,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对论点的提取和对论证思路、论证方法的梳理,对语言的品析上,使学生感受到成长的丰富多彩,从而对自己的成长有所启发。成长之路永远是中学生必须面对和思考的话题,在今后的中考试题中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因此应引起广大考生的关注。

滚动组合训练(一)

(2016·原创)

孩子要去面对风雨

文/郭立场

①据了解,许多孩子因为学校对做家务活的要求以及父母的教育,可谓家务达人;而部分孩子,因为父母的溺爱,懒于动手,甚至要求家长实行有偿劳动。

②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没有任何人是不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炼就成功的。“爱之不以道,适足以害之。”古今一理。在西方,孩子自主选择是一种必须呵护的权利。为人父母者当知,有些爱本身即是一种伤害。父母不要总是以为孩子永远“长不大”,也应该明白什么样的爱才是“真爱”,该放手时就放手。

③鲁迅早于八十多年前就在《我们现在怎样做家长》一文中,对家长本位的封建家长制予以了不留情面的理性批判,并主张大人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和独立人格,强烈反对凡事由家长包揽的育人方法。如今,孩子沦为大人幸福的工具,必须在家长的欲望中上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研究生……但是,学成之后,却变成了一个缺少自主能力的人。这正说明了,没有原则的爱对孩子个性的扭曲是无法估量的。因为人很难被溺爱对象的反抗所改变,而这恰恰是中国现代家庭的普遍特点。

④中国与美国的孩子有何不同?中国孩子抱大,美国孩子爬大。我想说的是,家长不仅“要爱孩子”,更要“会爱孩子”。如何培养理想的“人”?还记得1936年爱因斯坦在纽约州立大学举行的“美国高等教育三百周年纪念会”上的讲稿,便是以《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为题,阐释了他所理解的理想的“人”。它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内涵:第一,具备独立工作与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二,把为社会服务看作人生的最高目标。爱因斯坦也是以他一生的所思所行来实践并捍卫这样的人生信条的。

⑤终有一天,父母会老去,孩子也终有一天会被命运推上自己的路。父母不能总是陪伴在孩子身边,人总是要学着长大的。更何况,未来的某个时候,孩子将脱离“孩子”的称谓,最终将面对更多的变化,独自去面对更加复杂的环境。就像小鸟迟早要飞离巢穴,孩子们总归要自己去面对风雨。

(选自2014年2月19日《中华工商时报》)

1.简析选文标题的含义。

2.选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④段中加着重号的“这样”指代什么?

4.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爱之不以道,适足以害之”的意思是爱护一个人不循着道理,很可能愈爱愈害了他。

B.“中国孩子抱大,美国孩子爬大”,作者用通俗的语言阐释了中美之间育儿心态的不同。

C.作者倡议家长们不仅要“会爱孩子”,更“要爱孩子”。

D.第①段中加着重号的“许多”“部分”用词准确,体现出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特点。

(2016·原创)

让世界看见你

文/王义东

他生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的一个农民家庭。他长得非常英俊,尤其是那双蔚蓝色的眼睛,简直是美极了。可是儿时,他就受着剧烈眼痛的折磨,结果,经医生诊断,他得了先天性青光眼。

眼睛的疼痛,让幼小的他开始烦躁不安,以至于整宿整宿地不睡觉,没有一刻的安静。

一天清晨,母亲发现,他经过一整夜炼狱般的痛苦后突然安静下来。在那一刻,她有说不出的欣喜,努力想弄清原因,便仔细地观察。突然,她看到儿子转过身,用手贴着靠床的那面墙壁,似乎在倾听什么。过了一会儿,房间里出现一种刚才她没注意到的安静,儿子马上又哭闹了起来。但没过多久,儿子又平静了,像刚才一样,手贴着墙。这是为何呢?她紧张到了极点,侧耳贴在墙壁上,屏息凝神,确实有一种声音从隔壁传过来,是她所不熟悉的乐曲,可能是一种古典音乐。虽然听不懂,但她却相信儿子的平静正是来自于这动听的音乐。

母亲的这一发现,惹得亲戚们争先恐后把一切能发出声音的东西送给他。于是,他收到了各种各样能够制造出简单音符的玩具、电子琴,还得到一台非常漂亮的电唱机和许多张唱片。对这台电唱机,他表现出少有的热情,时常跑到电唱机旁,放上唱片,把唱针臂往外掰开,然后一首优美的歌曲便飘逸而出。

7岁时,他开始学钢琴,随后又学长笛、萨克斯,且显露出惊人的音乐天赋,尤其在歌唱方面。

30岁那年,机会终于来了,有消息传出音乐大师弗兰科·科瑞利将在都灵招募学生,公开授课。他获悉后欣喜若狂,立刻去报了名,并顺利地成为大师的学生。

那时候,为了交学费,他晚上去酒吧唱歌。一次偶然的机会,意大利著名摇滚歌手佐凯洛听到他的演唱,大为欣赏,立即与他合唱《求主怜悯歌》。这让他获得1993年圣雷莫音乐节最佳新人奖。

之后,他灌制了首张个人专辑《宁静的夜海》,一经发行就进入畅销行列,并为他赢得了第一个金唱片奖;他与莎拉·布莱曼灌唱的《告别的时刻》一曲,更是兴盛一时,成为欧洲流行榜冠军,从而奠定了他国际流行歌手的地位。

2010年4月,他受邀为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献上一曲《今夜无人入眠》。之后,他在中国举办个人演唱会,曾与宋祖英、郎朗等大牌明星多次合作。

他就是被称为世界“第四大男高音”的安德鲁·波切利。安德鲁·波切利的声音磁性而清晰,直触听众的情感与心灵。加拿大著名女歌星席琳·迪翁曾这样评价过:“如果上帝会歌唱,那么他的歌声就应该像波切利那样。”

如今,他是音乐界中的标志性代表人物,还是音乐历史上最畅销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专辑全球累积销售突破了8000万张,而对他而言这还只是个开始。

值得一提的是,安德鲁·波切利在12岁时,由于一次踢足球的意外,使他双眼彻底失明,成为一个盲人。在他迷茫无措时,父亲曾经对他说过:“儿子,别气馁!这个世界属于每一个人。虽然,你看不见你眼前的世界,但是,你至少可以做一件事,那就是,让世界看见你!”这句话深深地影响着安德鲁·波切利,并成为他一生的追求。

(选自2015年1期《情感读本·道德篇》)

1.阅读选文,补写故事情节。

安德鲁·波切利儿时得了先天性青光眼—— ——

30岁,他拜大师为师,展露音乐才华

2.安德鲁·波切利是一个怎样的人?

3.结尾段起什么作用?

4.结合具体语境,简析下面句子的妙处。

(1)一天清晨,母亲发现,他经过一整夜炼狱般的痛苦后突然安静下来

(2)加拿大著名女歌星席琳·迪翁曾这样评价过:“如果上帝会歌唱,那么他的歌声就应该像波切利那样。”

5.同样是赞美英雄,下面这段出自《真正的英雄》的文字,在语言表达方式上与上文有什么不同?

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我们所能尽力做到的就是记住我们的七位宇航员——七位“挑战者”,记住他们活着的时候给熟悉他们的人们带来的生机、爱和欢乐,给祖国带来的骄傲。

滚动组合训练(二)

(2016·原创)

有志者要远行

文/夏贵俊

①毛泽东17岁时,父亲要他留在家乡做生意。但毛泽东志向高远,毅然离家赴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求学。之后,他去了长沙,走遍千山万水,直至走进中南海,成为开国领袖。

②胡适出生在安徽绩溪县上庄村,用他的话说:“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年少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走进上海,漂到美国,回到北京,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国人敬仰的国学大师。

③毛泽东和胡适成功的一个共同点,先是害怕重复别人的人生,重复自己的日子,然后选择了勇敢的进发或者说是逃离。从平庸中逃出,向远处进发,他们的人生从此掀开了崭新的一幕。所以,我要说,有志者要远行。

④而在本乡本土,往往一个人面对的是陈旧的生活,就变得平凡、平庸。第一,你若想成就一番事业,家里亲戚、连带的朋友多着呢。凡事都有依赖,做事背后都有推手,都能帮你找到门子。第二,你若想特立独行、标新立异,你那些不合民俗、不符常规的“创意”,就会被周围熟悉的人指指点点,家人也会阻止你这种神经兮兮的行为。第三,就算你行,你在外闯出点小名气,想回到家乡发展,也不会顺当。一则是由于“熟悉”,他们脑海里留下的只是你的从前。二则是出于嫉妒,过去那些与你同水平甚至比你高的人,不能容忍你的优秀,他们觉得自己因此遭到了贬低。《圣经》里有一则很有趣的小故事:耶稣成名之后,回到家乡讲演,听众根本不买账,只是嗤之以鼻:这不就是那个木匠家的小儿子吗?耶稣没动气,说,没有一位先知,在本乡本土被接受的。

⑤所以说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年轻的心不能静如止水,应该走进广阔的世界去闯荡,有志者要远行。

⑥远行,意味着从熟悉的生态圈闯出来,彻底摆脱现时生存的桎梏和无形的束缚。在异乡,生长着朴素、单纯和明亮的元素,没人了解、没人在乎你的过去,你可以毫无顾忌地往前冲。远行,渴望地理的改变能唤醒内心的沉寂,渴望告别亲情的溺爱造成的求新欲的窒息,激起生命亢奋与人生冲浪的激情。远行,也意味着前面的一切都是新奇未知的,谁都无法预知明天,无法预见最美的风景在哪里,唯有怀着一颗憧憬与勇敢的心去探索、去体验。

(选自2014年第1期《阅读》,有改动)

1.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作者开头列举毛泽东和胡适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3.请将选文第④段的论证思路补充完整。

首先提出 ,然后 ,最后 ,从而增添了文章的说服力。

4.下面各项中不能充当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

A.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晋·傅玄)

B.作家沈从文秉承着“一辈子最怕的是在同一张床上睡觉”的理想,15岁就从湘西出走,一路漂泊,有生之年,几乎没有再回故乡,却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著作。

C.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清·石玉昆)

D.屈原小时候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营养,终于成为一位大诗人。

(2016·原创)

蜗牛悄悄爬,最后也上塔

文/张军霞

“玛格珍,难道你真的是一只蜗牛?”

“玛格珍,你动作快些会死掉吗?”

每天,玛格珍背着书包去上学,总会听到小伙伴们的嘲笑。其实,她也非常痛苦烦恼,不知怎么搞的,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反应都会比别人慢半拍,偶然老师在课堂上讲个笑话,同学们都哈哈大笑,她至少要过5分钟才会忽然笑出声来,反倒把大家吓了一跳……

“妈妈,为什么我总是比别人慢?”很多次,玛格珍对着母亲哭诉自己的痛苦烦恼。妈妈知道,在玛格珍两岁时,因为一次意外的摔伤,大脑发育受到影响,导致她总是思维迟缓。母亲不忍说出真相,只是安慰她:“这没有什么奇怪。就好像我们在院子里撒下花籽,它们发芽的时间总是有早有晚,却迟早都会开花呀!”

玛格珍想了半天,终于认命叹息着说:“也许,我这辈子只能当蜗牛了……”正巧,外面刚刚下过雨,母亲带着玛格珍来到郊外。这时,空中掠过一只只燕子,它们动作灵活敏捷,很轻松地就飞到一座电视塔上面。

八岁的玛格珍痴痴地望着天空,自言自语般说道:“如果我也能像燕子这样敏捷,那该多好呀!”母亲牵着她的手,慢慢来到塔的下面,看到有不少蜗牛,正慢慢向塔的方向移动,再看塔身上,早有更多的蜗牛正在向高处爬去。

“可怜的蜗牛,它们也想上塔吗?”玛格珍好奇地问。母亲笑着回答:“当然呀,爬得慢有什么关系,关键是蜗牛从不气馁。只要坚持不懈,一定能够到达理想的高度。”玛格珍默默思考了一会儿,似乎依然迷茫,又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后来,玛格珍在母亲的鼓励下,开始痴迷于做手工,喜欢将各种废弃物重新组合。比如用旧铁丝做成简易衣架,把饮料瓶变成笔筒。玛格珍喜欢这样的创作,因为它与节奏无关,慢工反而会出细活。渐渐地,亲友们都了解到了玛格珍的爱好,他们时常来找她帮助,给布娃娃做件衣服,用碎布头拼一条围巾等等。玛格珍心情变得平静释然起来。

时光流逝,玛格珍渐渐长大,成为一名高中生。她的反应依然比别人慢半拍,偶然还有人会叫她“蜗牛”,但语气中却少了嘲讽,多了敬佩。因为,玛格珍的作业本永远是最干净整洁的。她演算一道数学题,总要比别人多用几分钟,但她演算出来的结果总是最准确的。而玛格珍的心境依然平静如水。

2013年6月,玛格珍从报纸上看到,自己居住的城市悉尼,要举办公众艺术节,她忽然产生了要参与的冲动。可是,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没有特别的才艺,拿什么去参加这样的活动呢?玛格珍继续看报纸,发现艺术节正在征集吉祥物,好吧,不如就从这里入手!

玛格珍左思右想,脑海里出现最多的词汇,就是从小到大一直陪伴自己的绰号“蜗牛”,她决定就在这方面动脑筋。同学们听说了玛格珍的设想,纷纷为她献计献策,经过无数次设计,玛格珍理想中的蜗牛终于越来越真实——它必须体型巨大,身高至少在2米以上;它的颜色,是最纯净的蓝,因为那代表着梦想的天空;它的材料,要用一种特殊的塑料,既要结实又要有弹性,因为艺术节的游客一定很多,它要禁得起人们的亲密接触……

不久,玛格珍将自己的方案交给艺术节组委会,因为设计理念独特新颖,它很快从众多方案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组委会成员的一致认可。2013年9月20日,当艺术节如期开幕时,24只“巨型蜗牛”展现在悉尼的海德公园、马丁广场、海关大楼广场,不但为当地市民带来惊喜和乐趣,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很快,大家都听说了吉祥物出自玛格珍之手,他们纷纷登门祝贺,媒体记者们更是频频要求采访。玛格珍却悄悄来到街头,高兴地录下一幕幕游客和蜗牛合影拍照的情形,并把它们放到了自己的网页上,在这些照片的说明里,她快乐地写上了这样一句话:“燕子一飞就上塔,蜗牛悄悄爬,最后也上塔……

(选自2014年3期《情感读本·意志篇》)

1.根据选文内容,把反映玛格珍情感变化的词语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痛苦、烦恼—— —— ——平静、释然——

2.选文中的玛格珍与蜗牛有哪些共同之处?

3.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下面的句子进行赏析。

(1)母亲不忍说出真相,只是安慰她:“这没有什么奇怪。就好像我们在院子里撒下花籽,它们发芽的时间总是有早有晚,却迟早都会开花呀!”

(2)她的反应依然比别人慢半拍,偶然还有人会叫她“蜗牛”,但语气中却少了嘲讽,多了敬佩。

4.针对结尾段加线句,提出一个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并解答。

5.现实生活中,你属于“燕子”还是“蜗牛”?读了这篇文章后,你会怎样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