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风筝四邑话叫什么?叫“纸鸢”,显然是来自古汉语。中国古时南方一般把风筝叫做“纸鹞”,北方把风筝叫做“纸鸢”。
清代高鼎的《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纸鸢是什么?鸢怎么读?
鸢yuān,别名:老鹰黑鸢鹞鹰。
纸鸢即风筝。“鹞”及“鸢”都是鹰类猛禽,
这是因为风筝最早的造型是用绢或纸做成鹰,放飞时真的像一雄鹰在空中翱翔。
明陈沂《询蒭录》:“风筝,即纸鳶,又名风鳶。初 五代 汉 李业 於宫中作纸鳶,引线乘风为戏。后於鳶首以竹为笛,使风入作声如筝,俗呼风筝。”
《红楼梦》第七十回:“丫头们拿过一把剪子来,铰断了綫,那风筝都飘飘颻颻随风而去。”
唐李白《登瓦官阁》诗:“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
明杨慎《升庵诗话·风筝诗》:“古人殿阁簷稜间有风琴、风筝,皆因风动成音,自谐宫商。”
纸鸢之所以改名叫风筝,是原来它是用纸做的,后来人们感觉到它是利用风的原理来进行飞翔,所以才改名叫风筝。
“风筝”,我们可以理解为“风弹奏的筝”。能响的就是风筝,不能响的就是普通纸鸢,纸鸢包含风筝,风筝包含于纸鸢。(文/黎洛鹏 聂巨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