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是有阴谋。

但是,历史上的阴谋不是最重要的历史记忆。

最重要的历史记忆是在文明出现断裂的时候,有没有谁来挽救。

世界上的四大古文明,在发展一段时间之后,一个个都遇到了危机。

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三个原创性的文明古国相继都灭亡。

经历了惨烈的五胡乱华(五胡乱华的历史结局)(1)

古华夏文明,也就是中华文明,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之后,达到一个鼎盛时期,之后,天下大乱了一阵子,又在汉高祖刘邦的努力之下,延续了古华夏文明,建立了强悍的汉朝。中华古文明造就了中华第一帝国!

经东汉末年,黄巾军大起义,军阀混战,归为三国,旋即又统一于晋。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建立汉国,316年灭掉西晋。公元317年,镇守建康(今南京)的汉人司马睿在江南重建晋室,史称东晋。东晋政权(公元317年-公元420年)维持了百余年的偏安统治,到公元420年,被刘裕所建立的宋所取代,历4代11帝。

匈奴贵族刘渊建立汉国,开启了“五胡十六国时期”。从公元304年起,历经136年的岁月,北方各民族相互争战,先后建立了前赵(匈奴)、后赵(羯)、前燕(鲜卑)、前凉(汉)、前秦(氐)、后秦(羌)、后燕(鲜卑)、西秦(鲜卑)、后凉(氐)、南凉(鲜卑)、西凉(汉)、北凉(卢水胡)、南燕(鲜卑)、北燕(汉)、夏(匈奴)、成汉(巴氐)等政权,总称十六国。

天下乱象一直持续到公元439年,鲜卑拓跋部统一北方。

这个时候,中华文明在中国北方,已经遭遇到了灭顶之灾。

因为掌握政权的皇帝一族,已经不是汉民族,而是鲜卑族,所建朝廷被后人称北魏。

北魏于五胡十六国时期,前身为代国。前秦于淝水之战崩溃后,代王拓跋什翼犍之孙拓跋珪举兵复国,都盛乐,史称北魏。北魏在道武帝、明元帝及太武帝等三个皇帝的苦心经营下逐步壮大。拓跋珪与后燕交恶,发生多次战争,并在参合陂之战击溃燕军。而后,他率军攻破后燕首都,迁都至平城。并在次年称帝,即道武帝。

北魏经历了六个帝王:

1、道武帝(386-408年)

2、明元帝(409-423年)

3、太武帝(424-451年)

4、南安王(452年,被废,在位232天)

5、文成帝(452-465年)

6、献文帝(466-470年)

从道武帝起,鲜卑族的北魏朝廷跟汉民族基本没什么关系,跟中华文明差不多已经不搭界了。因为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兴起于大兴安岭。为魏晋南北朝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起源于东胡族,分布在中国北方。秦汉之际,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打败,分为两部。分别退保乌桓山和鲜卑山,均以山名作为族名,形成乌桓族和鲜卑族,受匈奴的奴役。所以鲜卑族的风俗习惯同乌桓、匈奴相似。十六国时期,鲜卑各部落趁中原混乱不堪,建立慕容氏诸燕、西秦、南凉、代国等国家。385年,拓跋部建立北魏,并在439年统一北方。

虽然建立统一的中国北方的政权,但却与古华夏文明渐行渐远。

中华古文明,眼看就要在中国北方断线,世界最后一个古文明将在黄河流域消失。

这个时候,出现一个人,他就是北魏第七任皇帝:北魏孝文帝——元宏!

经历了惨烈的五胡乱华(五胡乱华的历史结局)(2)

鲜卑族统治中国北方之后,在对待汉人方面,朝廷得有所选择。

选择什么?

当然是经济基础:到底要不要继续游牧。

鲜卑族是游牧民族,他们熟悉的是游牧那一套管理。

他们不会种地。根据习惯,有可能废除农田,恢复牧场,恢复到游牧文明。

如果按照游牧文明的思维方式,他们所采取的办法应该是两个中的一个:

1、把汉族人全部杀光(强硬派),我族还是搞我们的游牧业。

2、不要杀,让汉人成为奴隶种地,不让他们成为自由民。

不过,孝文帝可没有那么做。他在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

其中,最重要的是——

1、迁都洛阳。

2、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3、以汉语代替鲜卑语。

4、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

5、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也改姓“元”(不叫拓跋宏,改:元宏)

6、鼓励鲜卑贵族与汉士族联姻

7、参照南朝典章,修改北魏政治制度

他的这些举措,使得鲜卑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大大的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孝文帝所施行的汉化改革,被后世史家称为“太和改制”,影响后世深远。

经历了惨烈的五胡乱华(五胡乱华的历史结局)(3)

当然,孝文帝是有一位好老师。他即位时只有5岁,在亲政前受到执掌大权的冯太后的影响。冯太后(441年—490年10月17日),名不详,汉族,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市)人。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献文帝拓跋弘的嫡母,孝文帝元宏(拓跋宏)的嫡祖母,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政治家、改革家。北魏中期一系列改革的实际主持者,她对孝文帝改革产生重要影响。孝文帝正是在冯太后的影响之下,在亲政后做出了千古称颂的伟大功绩。

伟大在什么地方?

原来,中国诸子百家,虽然智慧高深,但有个毛病就是太斯文。

所以,光有老庄的智慧,孔孟的仁义,孙子的军事思想,荀子韩非的刑法,仍然不能够自立于民族之林,最后会被消灭掉的,因为行为太过斯文,没有血气方刚,没有燕赵雄风,缺少生命力,缺少强悍的力量。

这一点,是鲜卑族给予了中华民族,灌输了天苍苍野茫茫的英雄气概。

北方少数民族的阳刚之气、以及野性的加入,使得中华文明有了新鲜血液。

孝文帝元宏的伟大,在于他改变了中华民族的体质,使得中华文明得以发展壮大!

接下来,一个伟大的朝代就要来——

这个朝代叫作:唐代。

经历了惨烈的五胡乱华(五胡乱华的历史结局)(4)

大唐之前的隋炀帝和大唐的唐太宗,他们的血缘二分之一是鲜卑族血缘。到了唐高宗,他有四分之三是鲜卑族的血脉。所以,一个小小的民族由于一位伟大皇帝的英明决策,把这个民族的血缘输送给了一个伟大的民族和伟大文明,因而才能够创建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伟大的朝代。

中华文明的第一帝国是秦汉,是由黄河边上智者散步之后,经过万众努力产生的。

中华文明的第二帝国是唐朝,是由拓跋宏奉献出北魏和鲜卑族,经过民族融合产生的。

北魏—北周—隋—唐,经历这么一个传承脉络,中华文明的第二帝国屹立在了世界东方!

“所以,我们对北魏孝文帝这个33岁去世的皇帝要表示一种尊重。因为,他不但避免了中华民族的一次非常有可能的灭亡,而且还一次性补强了中华文化所有的重大缺陷!”

这句金玉良言,但愿能够作为中国历史的主旋律,一直回响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悬疑大师/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