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玩的久了,也会从简单看料子的材质,慢慢转向看懂更美的工艺,这可能是大家都会有的转变。那么众多繁复的刀法工艺,您又能真正看懂玉雕师的修为何在吗?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下常见的人物工艺。

什么时期的玉雕不开脸(玉雕人物开脸知识点)(1)

说到玉雕的人物形象,大概分几种,有的慈祥庄重,有的金刚怒目,或大肚无忧、笑口常开。区别这些题材的关键,往往都是通过人物的开脸来表现,所以,开脸一直都是雕刻人物最重要的一环。

什么时期的玉雕不开脸(玉雕人物开脸知识点)(2)

什么是开脸?

开脸,为雕刻中的专业术语,是指在工艺中对于人物面部五官的刻画和塑造。

高品质的雕刻作品,对脸部的要求非常细致,需要雕刻者们有熟练的技术,更需要掌握高超的美学设计功底。

什么时期的玉雕不开脸(玉雕人物开脸知识点)(3)

一件人物作品的好与次,都是从开脸看的,要注意脸部的神态和比例,是否写实且传神,是否符合人物绘画的技法和审美情趣。

比如小孩的脸部应该圆润,五官集中,鼻梁低,鼻头翘,下巴也要更圆润些;而男性应轮廓硬朗,颧骨凸出,眉眼明显;女性大部分是呈瓜子脸,眼凹陷,下额骨凸出,眉骨略高。

什么时期的玉雕不开脸(玉雕人物开脸知识点)(4)

什么是“三庭五眼”?

“三庭”,是指将人的面部正面纵向分为上中下三个等分,即上、中、下三庭。从发际线到眉毛的距离为一等分,从眉毛到鼻尖的距离为第二等分,从鼻端到下巴尖的距离为第三等分。

什么时期的玉雕不开脸(玉雕人物开脸知识点)(5)

“五眼”则是指脸宽,即从左耳到右耳之间的距离共有五只眼睛的长度。两只眼睛本身为两个单位,两眼之间为一个单位,两眼外侧到耳朵各为一个眼长。

人物件在雕刻时,就是参照的这个标准。

什么时期的玉雕不开脸(玉雕人物开脸知识点)(6)

开脸注意事项!

雕刻人物件的时候一般要遵循这个原则,脸要保证对称和匀称,要避掉脸上有瑕疵的部分,做到脸要干净,脸的颜色也要求均匀,五官要雕刻的传神。一般来讲一件作品准备好要开脸后,首先要按照“一面三面五分面,鼻梁定位正中线”的原则去定位。第二部才是刻画人物表情、人物神态。

什么时期的玉雕不开脸(玉雕人物开脸知识点)(7)

那么开脸有哪些法则呢?

首先要按照“一面三面五分面,鼻梁定位正中线”的比例原则,进行脸部的布局。

什么时期的玉雕不开脸(玉雕人物开脸知识点)(8)

布局之后,开始刻画人物表情、人物神态。这是最难的一部分,神态是很难把握的,喜脸要求“眉开眼笑”,通俗的来说就是眉毛骨要拉开,眼细长,嘴微张,嘴角上翘;怒脸则是要求眉骨紧锁,眼睛大而圆,嘴紧闭,嘴角下斜;哀脸表情肯定是无精打采,脸部肌肉松弛,眼睛的视线下斜,鼻子拉长,嘴角偏下。

刻画脸部神态,往往决定着一件作品的成败,出彩不出彩取决于这一环节。

什么时期的玉雕不开脸(玉雕人物开脸知识点)(9)

以弥勒为例

一说弥勒,在脑海中首先形成样子就是它看起来慈眉善眼,笑容可掬,而我们在雕刻的时候也要遵循它的个人特点。

什么时期的玉雕不开脸(玉雕人物开脸知识点)(10)

正脸的弥勒脸部要左右两边对称,笑起来的时,苹果肌部位是要凸起一点的,不管是抿嘴大笑、哈哈大笑、微笑,鼻子旁边两大块肌肉都是高起的,而且它的鼻子人中要短,眉心要深。

什么时期的玉雕不开脸(玉雕人物开脸知识点)(11)

耳朵是大且肥而不是长,眉毛要比额头高一些,嘴角要上翘。

弥勒的人物形象是很丰满的,它的下巴不是尖的也不是平的,而是厚实且有弧度的,就像我们常见的体型偏胖的人的下巴似的,整体有一种富态的感觉。

什么时期的玉雕不开脸(玉雕人物开脸知识点)(12)

观音则不同

观音的开脸讲究不哭不笑不怒,比弥勒要难雕一些。

相较于弥勒的富态,观音需要是一张“瓜子脸”,要做到微收却不失福态,看上去神态端庄宁静慈祥,头戴香宝冠,身披天衣。

什么时期的玉雕不开脸(玉雕人物开脸知识点)(13)

观音的鼻子要挺而且要长,上眼皮要大,眼睛一般是闭着的,这样才有俯视众生的感觉。嘴巴最难雕琢,它可不像弥勒的嘴巴那么大,观音的嘴巴需要微微的上翘,似笑非笑,但却给人一种亲和感。

什么时期的玉雕不开脸(玉雕人物开脸知识点)(14)

不同的佛像有不同的雕刻方式,要因人而异。一件作品的好坏,主要是看雕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分料,七分工”。料子固然重要,但雕工差的话,出来的作品也会大打折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