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王长顺

知青小镇的散文(故乡蔓菁甜又香)(1)

小雪前夕堂姐到家里做客,带来一袋自家产的稀罕物蔓菁。早晚煮粥时,我将其洗净切半放入锅中,不长时间一种久违的醇香,便扑鼻而来。

提起蔓菁,许多年轻人可能大都不清楚其为何物,偶尔煮吃会十分讨厌它那别样的味道。而像我这样年愈六旬的人,却对它十分熟悉,十分依恋。儿时的记忆里,每到秋末冬初,家家户户便忙着冬储蔬菜,蔓菁和白菜、萝卜、芥菜并称为豫北地区四大过冬蔬菜。

知青小镇的散文(故乡蔓菁甜又香)(2)

蔓菁学名芜菁,俗称大头菜,又叫九英菘、合掌菜、玉蔓菁等。因形似盘状,南方人也称其为盘菜。蔓菁栽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三千年前的周代。不过它在古代的称谓,只有一个字:“葑”。《诗经·邶风·谷风》中就有这样的诗句:“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字面意思是,采摘葑和菲,不要因为其根、茎有苦味,就连其叶子也不要了。这里的“葑”指的是蔓菁,而“菲”指的是萝卜。

从地里收获后,蔓菁要先用刀具将蔓菁缨从蔓菁果上分离下来,然后洗净淖水捞到咸菜缸里,再在表面洒上一把大盐颗粒,用一块干净的青石压住盖好盖子,等待十天半月后,一缸蔓菁缨腌制的酸菜就可以出缸了。吃的时候,将缨子捞出来切碎,再撒上盐和花椒粉、香油,就是一盘美味的下饭小菜。

知青小镇的散文(故乡蔓菁甜又香)(3)

把蔓菁当菜吃只是说对了它一部分功能,最主要的还是吃蔓菁的果实。在辉县老家,乡亲们将蔓菁的果实,称作“蔓菁疙瘩”。蔓菁缨和蔓菁果分离后,蔓菁缨被用来腌制酸菜,蔓菁疙瘩则和红薯、萝卜一起,被放到地窖里储存。早晚做稀饭时,蔓菁和红薯一起被从地窖里取出,洗净后小的直接入锅,大的则要切成两瓣或四瓣,这样熬出来的粥饭,香味十足,营养丰富。蔓菁肉黄灿灿的,好像笨鸡蛋的蛋黄,吃起来绵绵的,甜味中略带一点点苦涩。

自称为老饕的苏东坡,贬谪黄州时,没少吃蔓菁。他曾作《菜羹赋》,赋前有小序:“东坡先生卜居南山之下,服食器用,称家之有无。水陆之味,贫不能致,煮蔓菁、芦菔(萝卜)、苦荠而食之。其法不用醯酱,而有自然之味。盖易具而常享。”陆游同样喜食蔓菁:“空忆庐山风雨夜,自炊小灶煮蔓菁。”“安得北窗风雪夜,地炉相对煮蔓菁。”如果不是好这一口,下雨和飘雪的夜晚,钻进被窝岂不是更加安逸。

小时候,我特别爱吃蔓菁。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给我的一个最大感受就是饿,放学回家能喝上两碗母亲做的蔓菁粥,既解饥解渴又十分满足快乐。由于爱这么一口,也就经常帮助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去地窖里取蔓菁,清除蔓菁疙瘩上的根须,以及蔓菁入锅前的清洗等活计,几乎全部由我“承包”。冬季天冷,手脚不太灵便,加之蔓菁疙瘩上根须较多,且沾有很多泥土,有一次我在用小刀清除根须时,不小心伤到了左手中指,至今中指上还留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疤痕。

吃蔓菁的好处很多,除了营养身体外还能促进消化、增加食欲、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体弱多病者尤其适合食用。蔓菁之所以略有苦味,是因为蔓菁果肉里含有一种金鸡纳霜元素,可以起到抑制体温中枢的作用。感冒发烧的病人多吃点蔓菁,会起到快速降温的功效。蔓菁果肉中含有大量的植物纤维素,它们进入肠道以后,能加快肠道的运动,促进大便的生成和排出,从而减轻或消除便秘的病症。新鲜的蔓菁榨制出汁液,直接含服或漱口,可以清热去火,对牙痛和牙龈出血也有不错的治疗作用。

知青小镇的散文(故乡蔓菁甜又香)(4)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蔓菁悄然地退出了农家的餐桌,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对于像我这样年过六旬的人来说,能偶尔再吃上一碗带有家乡味道的蔓菁粥饭,既是一种物质生活的满足,更是消弭乡愁的一种精神享受。

知青小镇的散文(故乡蔓菁甜又香)(5)

作者简介:王长顺,1959年生,河南省辉县市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78年12月参军入伍,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兵第四师独立大队机械员、机械师,师司令部作训参谋,陆军航空兵第一直升机团司令部作训股长等职,1997年转业至河南省新乡市人民政府蔬菜副食品办公室,先后任办公室科长、中共新乡市纪委、监察局驻农业局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室主任等职。

知青小镇的散文(故乡蔓菁甜又香)(6)

来源:老兵原创之家

责任编辑:梦醒

编发:铁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