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生活 中国味道

点击题目上方蓝字关注 文先生情报

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笕二三升野水(1)

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笕二三升野水(2)

草堂人去客来游,竹笕泉鸣山更幽。向使经营无陆子,残僧古寺不宜秋。

——曾几《题陆务观草堂》

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笕二三升野水(3)

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笕二三升野水(4)

竹笕[jiǎn],一种古老的供水设施,用竹筒相连,将户外的泉水引入宅内,用于浇灌、洗漱与饮用。

我国在宋代已有竹笕,陆游有诗云“地炉枯叶夜煨芋,竹笕寒泉晨灌蔬”、“槿篱护药才通径,竹笕分泉自遍村”。

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笕二三升野水(5)

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笕二三升野水(6)

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笕二三升野水(7)

元代王桢的《农书》中介绍了竹笕引水装置:

连筒,以竹通水也。凡所居相离水泉颇远,不便汲用,乃取大竹,内通其节,令本末相续,连延不断,搁之平地,或架越涧谷,引水而至。

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笕二三升野水(8)

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笕二三升野水(9)

山民们利用大山里的竹子和山泉,用竹笕从山坳里引下山泉水来灌溉了,成为山村中一道独有的风景。

弯弯竹笕引山泉, 一节节青竹筒相联不断,宛如长长的龙身,所以古人也称其为竹龙,“竹龙衔尾转山房,饮足寒清滴夜长”。

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笕二三升野水(10)

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笕二三升野水(11)

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笕二三升野水(12)

古人在利用竹笕满足实际生活需要的同时,还会将其巧妙结合进庭院或园林的景观设计当中。

宋代周焘韵《游天竺观激水》云:“拳石耆婆色两青,竹龙驱水转山鸣。夜深不见跳珠碎,疑是檐间滴雨声。”说的就是杭州天竺寺内的“跳玉轩”。

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笕二三升野水(13)

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笕二三升野水(14)

揣味其意,可知“激水”装置的大概形态:竹笕将泉水一路引到寺内,别出心裁的是,竹笕的末端接在一只石雕或铜铸的双头异鸟身后,异鸟则立于一块山石之上,双头鸟的鸟喙形成出水口,将竹笕内奔来的流水泻到石根。

不过,因为周焘到达这里时已是深夜,所以没有观赏到“跳珠”的景象,只听到喙口落水如雨声潺潺。

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笕二三升野水(15)

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笕二三升野水(16)

竹笕二三升井水,松窗七五片闲云。

观其形,是一种美感;听其声,是一种雅趣。

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笕二三升野水(17)

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笕二三升野水(18)

如今,竹笕在国内已经很少见了,人们似乎已经忘了这个名词,也许更多的人甚至已经不认识这个字了。

但在日本的庭园设计中,却常见这种景观,名叫“添水”或“鹿威”。

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笕二三升野水(19)

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笕二三升野水(20)

利用流水让竹筒两端的平衡转移,然后竹筒一端水满落地,发出清脆的响声,弥散在寂静的庭园里。

清水、竹管营造的声响,凭添了不少人文气息与禅意。

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笕二三升野水(21)

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笕二三升野水(22)

这种景观在日本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以致被很多人误以为是日式风格,事实上这种设置源于中国。

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笕二三升野水(23)

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笕二三升野水(24)

想有这么一个庭园,静静的听着流水与竹笕的声音。

等竹笕水满位,颂五言,扫六弦,看天淡天青,酒暖花深。

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笕二三升野水(25)

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笕二三升野水(26)

文先生已开通评论

欢迎读者在文末留言,与我们互动!

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笕二三升野水(27)

本文文章为原创,欢迎读者分享

其它公众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换种方式生活,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