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内分泌代谢病专科联盟专家共同撰写的《甲状腺结节诊治行业标准》于《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发布,本标准规定了甲状腺结节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随访原则,适用于我国各级医疗机构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治疗和随访。
筛查篇:不建议超声普遍筛查甲状腺结节
有关“甲状腺结节的筛查”,文件指出:
1.不建议超声普遍筛查甲状腺结节;
2.有甲状腺功能异常者,甲状腺肿大者,甲状腺CT、MRI或18F-FDG PET显像发现有甲状腺肿大或结节者,应当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确定是否存在甲状腺结节;
3.有甲状腺恶性结节的高危人群应当筛查。高危人群包括具有童年时期头颈部放射线暴露史者,全身放射治疗史者,一级亲属有甲状腺癌家族史者,有与甲状腺癌相关的遗传综合征个人史或家族史者[如Cowden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Carney综合征、多发内分泌腺瘤病(MEN)2型Werner综合征]。
诊断篇:高分辨率甲状腺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首选方法
有关“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与功能评估”,文件指出:
➤高分辨率甲状腺超声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首选方法,能确定结节是否存在,评估结节的声像图特征以及颈部区域淋巴结,协助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并给出TIRADS分级和管理建议。
表1 常用化验和检查指标及注意事项
表2 中国版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危险分层:C-TIRADS
注:*无结节,不予赋分
➤所有的甲状腺结节均应检测血清TSH。TSH增高者测定FT4和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和TgAb)。TSH减低者测定血清FT4和FT3,如果结节直径>10 mm,进行甲状腺核素显像以判断该结节是否存在自主摄取功能。
有关“甲状腺结节术前良恶性鉴别”,文件指出:
➤良性结节:核素摄取能力增强的"热结节"、或纯囊性的结节、或FNA细胞学诊断为TBSRTC Ⅱ类的结节;
➤恶性结节:FNA细胞学诊断为TBSRTC Ⅴ类或Ⅵ类的结节;
➤性质未确定结节:FNA细胞学诊断为TBSRTC Ⅲ类、Ⅳ类结节,重复FNA或CNB,结合分子检测辅助诊断;
➤甲状腺髓样癌(MTC):同时检测血清降钙素和癌胚抗原(CEA),降钙素>100 pg/mL疑诊MTC;
➤甲状腺其他恶性肿瘤、恶性淋巴瘤、转移癌或者不能明确分类的细胞病理,需要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基因检测辅助诊断。
表3 甲状腺细胞病理学Bethesda报告系统
治疗篇:“良性”随访、“恶性”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
1.甲状腺良性结节
➤随访观察:是主要方法,需定期监测;
➤手术治疗:下述情况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出现与结节明显相关的局部压迫症状,例如声音嘶哑、吞咽或呼吸困难等;结节进行性生长,临床考虑有恶变倾向;肿物位于胸骨后或纵隔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且内科治疗无效;甲状腺自主性高功能腺瘤(TA)和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TMNG);
➤左甲状腺素(LT4)治疗:用于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
➤131I治疗:用于TA或TMNG的患者;
➤消融治疗:用于甲状腺良性结节进行性增大、或有压迫症状、或影响外观、或思想顾虑过重影响正常生活,且不同意接受手术的患者。
2.甲状腺恶性结节
➤手术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积极监测:肿瘤直径<10 mm、无局部侵袭、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病理为非侵袭性亚型、年龄>60岁、依从性好的甲状腺低危微小癌患者。须监测甲状腺结节大小变化,结节增长直径>3 mm视为生长迅速,需要再次评估决定继续监测或者手术治疗;
➤131I治疗:分为清甲治疗、辅助治疗和清灶治疗。根据治疗目的、肿瘤分期、术后血清学及影像学的结果综合分析,确定不同的治疗方法;
➤靶向治疗:用于甲状腺癌复发转移且对131I抵抗的患者。根据基因检测结果选择不同的分子靶向药物。
3.性质未确定结节
➤TBSRTC Ⅲ、Ⅳ类报告为AUS/FLUS的结节,根据临床危险因素、超声特征以及患者的意愿进行随访观察或诊断性手术切除;
➤TBSRTC Ⅲ、Ⅳ类报告为FN/SFN的结节,恶性风险高者,考虑手术;风险低者,可以选择观察。
随访篇:结节体积增大50%是红线
结合甲状腺超声特征和细胞学结果决定随访频度。随访过程中结节实性区域体积增大50%以上、或至少2条径线增加超过20%(并且超过2 mm)、或出现新的可疑恶性超声征象,应进行FNA。每次随访须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复查甲状腺和颈部超声。部分患者需随访甲状腺功能。
1.超声提示良性结节6~12个月进行随访;
2.超声和细胞学均提示良性结节可延长随访间隔;
3.超声提示高度可疑恶性、细胞学良性的结节,可缩短随访间隔,在12个月内再次行FNA;
4.超声表现或结节大小不满足FNA标准的结节每隔6~12个月随访;
5.积极监测的可疑恶性或恶性结节可缩短随访间隔。
参考资料:中国内分泌代谢病专科联盟.甲状腺结节诊治行业标准.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2年7月第38卷第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