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才把《金瓶梅》看完,对比《水浒传》难免会产生一个疑问,潘金莲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水浒传》成书在元末明初,《金瓶梅》在明中后期,内中有不少人物故事是从《水浒传》中取材加工,比如潘金莲、武植、武松、西门庆等。今天我们讲讲潘金莲的不同之处。

潘金莲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潘金莲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1)

影视作品图片

小时候看《水浒传》电视剧时经常听到身边的人咒骂潘金莲淫妇、荡妇,是个千古烂人。长大后在网上又看到一些人为潘金莲鸣不平,说潘金莲出身贫贱,被卖到张大户家当奴婢,又被张大户玷污、卖给武大做老婆来羞辱她,遇到西门庆后才有了自己的爱情、感情,作为一个女人,她有什么错呢?再说也不是她主动勾引西门庆。看着好像有点道理。我是先看了《水浒传》百回本原著,后看了《金瓶梅》原著,两本书中的潘金莲形象确实有很大不同。

《水浒传》中的潘金莲,“那清河县里,有一个大户人家,有个使女,娘家姓潘,小名唤做金莲;年方二十余岁,颇有些颜色。因为那个大户要缠他,这女使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从。那个大户以此记恨於心,却倒陪些房奁,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地嫁与他。自从武大娶得那妇人之後,清河县里有几个奸诈的浮浪子弟们,却来他家里薅恼。原来这妇人见武大身材短矮,人物猥獕,不会风流;他倒无般不好,为头的爱偷汉子。”《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这一段就是潘金莲出身的交代,可以看出潘家想必确实贫贱,在一个大户人家做使女,大户要缠她但没有得逞,潘金莲找主人婆告状,结果大户赔着嫁妆故意把她嫁给三寸丁武植,浮浪子弟们来勾引她,也说了她爱偷汉子,但书中并没有提到从武植到西门庆之间和其他人的挨光之事。不过勾引武松未果的事倒确实有。

潘金莲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潘金莲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2)

《水浒传》

再看《金瓶梅》中的潘金莲,“这潘金莲却是南门外潘裁的女儿,排行六姐。因他自幼生得有些姿色,缠得一双好小脚儿,所以就叫金莲。他父亲死了,做娘的度日不过,从九岁卖在王招宣府里,习学弹唱,闲常又教他读书写字。他本性机变伶俐,不过十二三,就会描眉画眼,傅粉施朱,品竹弹丝,女工针指,知书识字,梳一个缠髻儿,着一件扣身衫子,做张做致,乔模乔样。到十五岁的时节,王招宣死了,潘妈妈争将出来,三十两银子转卖于张大户家,与玉莲同时进门。大户教他习学弹唱,金莲原自会的,甚是省力。金莲学琵琶,玉莲学筝,这两个同房歇卧。主家婆余氏初时甚是抬举二人,与他金银首饰装束身子。后日不料白玉莲死了,落下金莲一人,长成一十八岁,出落的脸衬桃花,眉弯新月。张大户每要收他,只碍主家婆厉害,不得到手。一日主家婆邻家赴席不在,大户暗把金莲唤至房中,遂收用了。”......“主家婆颇知其事,与大户嚷骂了数日,将金莲百般苦打。大户知道不容,却赌气倒赔了房奁,要寻嫁得一个相应的人家。大户家下人都说武大忠厚,见无妻小,又住着宅内房儿,堪可与他。这大户早晚还要看觑此女,因此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地嫁与他为妻。这武大自从娶了金莲,大户甚是看顾他。若武大没本钱做炊饼,大户私与他银两。武大若挑担儿出去,大户候无人,便踅入房中与金莲厮会。武大虽一时撞见,原是他的行货,不敢声言。朝来暮往,也有多时。忽一日大户得患阴寒病症,呜呼死了。主家婆察知其事,怒令家僮将金莲、武大即时赶出。”《金瓶梅》第一回。从上文中可以看出潘金莲先卖到王招宣府,十五岁又被卖到张大户(同《水浒传》中的“大户人家”)家,十八岁被张大户收用了,主家婆发现后虐待了潘金莲,张大户赌气倒赔嫁妆给了自己的租客武大,然后继续和潘金莲挨光,直到张大户病死,武大夫妻被主家婆赶出家门。

潘金莲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潘金莲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3)

《金瓶梅》

从上面的对比可以看出,《金瓶梅》中关于出身交代的比较详细,并且和《水浒传》中不同,《水浒传》中的潘金莲从出场到死亡确有值的同情的地方,《金瓶梅》中则不同。

《水浒传》中潘金莲拒绝了大户,似乎有点正气,唯一让人唾骂的就是她意欲勾引武松,后来被西门庆勾引背叛武大,然后被杀,确实不算可憎。

《金瓶梅》中潘金莲同张大户挨光,勾引武松,虐待武大小女迎儿,被西门庆勾引娶回家做了第五房妾之后。挑拨大房月娘与六房李瓶儿的关系,最后间接弄死李瓶儿儿子,气死李瓶儿;虐待丫鬟秋菊;跟自己妈潘姥姥形如仇人;同小厮琴童挨光;同西门庆女婿陈敬济挨光;同王婆儿子王潮儿挨光(西门庆死后);最后被武松杀死。在西门庆一妻五妾中最是个颠倒是非、挑拨离间的搅屎棍!

看完《金瓶梅》中的潘金莲,的确是个千古淫妇、荡妇、挑拨是非的十足贱人!没有丝毫令人怜悯的地方!对于潘金莲的形象,你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