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

今天起,春节拉开序幕,人们开始为春节做准备。在迎春日这个时期,每一天都有不一样的事情要做的哦。

小年和除夕有什么习俗(小年到除夕的习俗)(1)

二十三:祭灶、吃灶糖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

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的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这段时间,民间称之为“迎春日”。

小年和除夕有什么习俗(小年到除夕的习俗)(2)

二十五:接玉皇、赶乱岁、兆天蚕、千灯节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

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并且民间旧俗认为腊月二十三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

在江南一带的民间,也把腊月二十五这一天称为“烧田蚕”、“照田蚕”、“烧田财”,人们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

但也有些地方,在年三十才举行这一活动。腊月二十五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宗教性节日。蒙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

小年和除夕有什么习俗(小年到除夕的习俗)(3)

二十六:猪割年肉

汉族民间谚语称:“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所谓杀猪,当然是杀自己家养的猪;所谓割肉,是指没养猪的贫困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

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

小年和除夕有什么习俗(小年到除夕的习俗)(4)

二十七:洗浴、宰鸡、赶大集

这一天,家家户户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上店,集中采购,主要是买卖年节物品。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

腊月二十七洗浴为“洗福禄”。这两天要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新年。

小年和除夕有什么习俗(小年到除夕的习俗)(5)

二十八:打糕蒸馍、题写桃符

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

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准备主食了,发面,在过去没有速效发教粉,普通面它不容易搁,发面不爱坏,于是二十八这天就发面,准备正月初一到十五的主食,也有二十七把面发出来了,二十八这天开始蒸枣花就是蒸带枣的,这些带馅的。

小年和除夕有什么习俗(小年到除夕的习俗)(6)

二十九:小除夕、上供请祖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这一天上坟请祖仪式格外郑重。于祖先的崇拜,在中国由来已久。事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

因此每逢节庆,都要对祖先告祭一番,这不仅仅是一种向祖先的告慰,也寄托了后人对祖先的感恩与思念。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庄重和重要。

除夕前一日也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

小年和除夕有什么习俗(小年到除夕的习俗)(7)

三十儿晚上熬一宿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

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我不是尚书

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

小年和除夕有什么习俗(小年到除夕的习俗)(8)

【学国学网】一个有视角的国学传播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