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臧登华

鲁西南鼓吹乐是一种以唢呐为主奏的民间器乐,它以巨野、嘉祥鼓吹乐为典型代表,主要分布在山东的济宁、枣庄、菏泽三市及周边地区。它的乐队组合灵活多样,唢呐的哨片较软,易于控制。铜杆唢呐是鲁西南鼓吹的特有乐器。鲁西南鼓吹乐主要依赖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而存在,是山东鼓吹乐中最重要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在我国享有“唢呐之乡”的盛誉。

澄城鼓吹乐艺术(鲁西南的鼓吹乐)(1)

1996年,嘉祥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唢呐)之乡”

据当地鼓吹艺人的回忆,有的已有十几代的家传技艺,仅从这一点来推算,鲁西南鼓吹乐的历史沿革至少可以将它追溯到三百多年以前。另外,根据鲁西南鼓吹乐(唢呐、锡笛主奏部分)经常演奏的曲目来看,有些是宋、元以来的杂剧曲牌,如《混江龙》、《滚绣球》等,大量的是明、清时期流传的小曲、牌子,如《山坡羊》、《锁南枝》、《驻云飞》、《一江风》、《朝天子》、《到春来》、《叠断桥》、《采茶儿》之类。因此鲁西南鼓吹乐有可能早在明清时期就已在当地流传。

澄城鼓吹乐艺术(鲁西南的鼓吹乐)(2)

嘉祥鼓吹乐获“十艺节”演奏奖

鲁西南的城镇乡村,到处都有职业或半职业的“鼓乐房”,它们多以家族或近亲搭班,平时以理发为业,遇到民间婚、丧、喜、庆等场合他们便被聘去演奏,往往数日不绝,是民间音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澄城鼓吹乐艺术(鲁西南的鼓吹乐)(3)

唢呐艺人

鲁西南鼓吹乐使用的乐器,主要是管乐器、打击乐器两类。管乐器有唢呐、笛子、笙、把攥子(只用于咔戏)、大号(俗称“老嗡”,目前很少使用)。打击乐器有小钹、梆子、钹子、云锣、小锣、乐鼓(也称“小墩鼓”)。如奏“咔戏”,则加用皮鼓、简板、中钹、大锣、小锣等。

澄城鼓吹乐艺术(鲁西南的鼓吹乐)(4)

来自山东嘉祥的唢呐演奏家任同祥

鲁西南鼓吹乐曲艺术特点为一曲多变的灵活运用。鼓吹乐一曲多奏所使用的手法主要有严格变奏、板腔式变奏、移调指法变奏等几种,变化最丰富、最集中的是《开门》和《抬花轿》这两首乐曲。以民间器乐曲牌《开门》为例,可变化派生为《上字开门》、《尺字开门》、《凡字开门》、《六字开门》、《五字开门》、《大合套》、《风绞雪》、《婚礼曲》等十几首乐曲。以《抬花轿》曲牌为基础而形成的各种变体有《抬花轿》、《拜花堂》、《大笛二板》、《大笛锣》、《百鸟朝凤》、《快慢笛绞》等十几首乐曲。鲁西南鼓吹乐富于特点的展开部分是“穗子”。“穗子”在全曲是一个具有对比展开性的独立部分,它的特点是演奏上具有极大的即兴性,音型细碎,展开自由,旋律在环绕中心音不断变换游移时,伴随着丰富的节奏音型和多种演奏技巧,是显示民间演奏家卓越才华和高超演技的段落。

澄城鼓吹乐艺术(鲁西南的鼓吹乐)(5)

嘉祥县鲁西南鼓吹乐团成员各展绝艺

鲁西南鼓吹乐风格独特,质朴豪放,高亢激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得到专家和广大群众的喜爱。在长期的传承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曲目家族、多样的调类系统、精湛的演奏技艺、数以百计的民间乐班和数以千计的鼓乐传人。代表性曲目有《百鸟朝凤》、《六字开门》、《一枝花》、《大合套》、《风搅雪》、《抬花轿》等,曲目总数在三百支以上。

鲁西南鼓吹乐这种普及面较广的民间艺术,经过专业文化工作者长期的挖掘、整理和推广,已在各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婚丧嫁娶活动中的演奏,逐步扩展到大型节日联欢、开业庆典、参军升学、丰收喜庆等场合的演奏,为丰富城乡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文化需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澄城鼓吹乐艺术(鲁西南的鼓吹乐)(6)

嘉祥县唢呐队

(欢迎关注头条和微信公众号“伊洛淙淙”,查看更多原创童年趣事、故乡轶闻、读书偶得、身边美景。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特别致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