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拥有全世界最长的地铁总里程。这些深潜地下、密如蛛网的地铁线路,如同一条条粗壮有力的动脉,源源不断地为上海这座城市的运行与发展提供着澎湃动力。

上海的地铁,大多贯穿中心城区,延伸到郊区的末梢。每一条线路的设置都承担着大客流运输的使命,每一条线路的规划都直指着城市发展的方向,每一条线路的立项都寄托着上海对未来的期望。

上海1号地铁线是不是最快的(开往未来的地铁第一篇)(1)

从今天起,推出特别专题《开往未来的地铁》,让大家跟随我们的记者穿越城市的过去,触及美好的未来。

1993年5月28号,上海地铁一号线南段建成通车,圆了上海人民的“地铁梦”。接下来一号线犹如一条不断长大的巨龙不断延伸。1997年,一号线南延伸段开通,大量居民从全市各地涌入莘庄,这个地处外环线以外的偏远小镇迈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请听记者顾赪琳、盛陈衔、见习记者周依宁发来的报道:

“今年7月1号起上海地铁一号线南延伸段开通运营,届时乘客乘坐的地铁能直接往返于火车站与莘庄之间……”

今年46岁的沈世昉是地铁一号线建成通车后的第一代司机,回忆起1997年开往莘庄的地铁:

“当时的一号线从新龙华开始一直到莘庄,沿线的景色其实更像农村,没有什么高楼,只是一些简易的平房或者农田。沪闵路的马路对面我印象很深,还有一个养猪场。”

沈世昉说,当年在驾驶室,身旁是飞速掠过的农田和老百姓好奇的目光。

“除了在车厢里面大家议论纷纷之外,一到站,全部围过来,可能就想看一看司机是怎么样的,司机在干嘛,因为毕竟上海第一条线。刚开通的时候车很少, 15分钟到20分钟一班。当时也没什么客流,平峰的时段可能每个人可以找一个长凳躺下。”

“终点站,莘庄到了”

出站后来到莘庄站南广场,沿街都是小吃店、服装店,还有排着队的网红奶茶铺,马路对面就是近30万平方米的仲盛世界商场。很难想象,20多年前,这里只是一个蔬菜基地。闵行区原区委书记黄富荣回忆:

“当时这个地方叫上海县,全是种蔬菜的。当时莘庄的交通真的很差,而且事故很多,老闵行离开莘庄大概14公里左右,中间只有一条沪闵路通。大量的工人上班全是大巴士送的,每天早晨上百辆的大客车从市区开到老闵行,晚上从老闵行开回市区。”

纵观莘庄百年发展的三大里程碑,每一次都离不开交通的贡献。1909年沪杭铁路从这里经过,1959年沪闵路改道,而1997年的这趟地铁,真正为莘庄的城镇发展翻开全新的一页。黄富荣回忆,当时闵行区自筹部分资金将一号线延伸至莘庄,曾经面临种种争议。如今,莘庄已从一片农田进化为拥有约30万常住人口、财政收入超60亿元的上海城市副中心。

“闵行区的经济要发展,将来有大量的优秀人才,没有便捷的交通也是不可能的。当时为了争取市里的支持,动拆迁和土地的路基都是我们闵行区负责。我记得当时市里铺轨道大概花了三个亿左右,我们闵行区大概花了两亿不到一点。也有人说莘庄地铁延伸了将来没有人乘的。地铁开通以后一个礼拜,我天天早晨到莘庄地铁站去看,我点人口,第一二天比较少,两三百人,后来越来越多,第七天我走的时候已经超过1000了。“

地铁通车犹如一声春雷,唤醒了莘庄地铁站周边蛰伏的土地。居民从各地聚集而来,学校、图书馆、城市剧院和大型购物中心拔地而起。今年78岁的张佩娟2003年从徐家汇搬到莘庄春申万科小区,她感到十五年间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搬过来以后生活也蛮艰苦的,刚开始买菜看病要买好点的东西,这里周围都没有。到现在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了。看病有闵行区华东医院的分院,龙之梦那边也有都很方便的,旁边有城市剧场。每个街道都有邻里中心,我们没有事了就走到那边去活动交流唱戏跳舞。”

除了宜居,还要宜业。莘天置业机电设计师董栋住在大华地区,每天花45分钟坐7号线换乘1号线来到莘庄上班。他参与建设的莘庄地铁上盖项目,未来将打造一座集商业、住宅、办公、休闲于一体的“空中之城”。

“莘庄给我的感觉,一个字新,新旧的新。这边基本上都是新小区,马路也是新翻的。你可以看到那边有三栋外立面已经做好了的,那个是住宅,下面就是莘庄站。还有三栋有塔吊在施工的是我们以后将建成的酒店和办公楼还有商场。”

四个月前刚刚担任一号线司机的张志伟说,如今,司机室窗外的农田农舍早已变成钢筋水泥,而不变的是这辆列车带给城市的希望,承载过往、接轨未来。

“往莘庄开的话,你就能看到像绿地,还有莘庄站那边正在建造新的楼盘,楼盘越来越高。每天能看到好多黑压压的一片人头,能带着这么多乘客,从白天送他们去上班,晚上把他们再接回来,反正自己蛮有成就感的。“

作者:上海电台记者顾赪琳、盛陈衔、见习记者周依宁

编辑:卞晓晓

责任编辑:陈敏

上海1号地铁线是不是最快的(开往未来的地铁第一篇)(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