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彦博(1006-1097)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其先本敬氏,以避晋、宋祖讳改焉。少与张昪等从颍昌史照学。及进士第,知翼城县,通判绛州,为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因处理西夏边防事务有政绩,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后平河弱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至和二年(1055),以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与富弼同拜,士大夫皆以得人为庆。久之,封潞国公,迁尚书左仆射。寻除侍中,入为枢密使。熙宁二年(1069),拜司空,寻加司徒。元丰三年(一零八零),拜太尉。又久之,请老,以太师致仕,居洛阳。绍圣四年(1097)卒,年九十二,谥曰忠烈。

彦博历事仁、英、神、哲宗四朝,任将相五十余年。虽穷极富贵,而接物谦下,尊德乐善,如恐不及。立朝端重,顾盼有威,远人来朝,仰望风采,共德望尊崇,名闻四夷,足以折冲御侮于千里之表。至于公忠直亮,临事果断,皆有大臣之风。至和(一零五四)以来,共定大计,功成退居,朝野依重。熙(一零六八)丰(一零七八)而降,彦博、富弼相继以老,奸佞无忌,善类见疏,而宋业衰矣!

宋彦博书法100幅,宋-文彦博书法作品欣赏(1)

文彦博尺牍《内翰帖》 行书 纸本 26.4×43.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内翰帖》,凡十行,(此帖《三希堂法帖》改作十一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七十一字。

释文:

彦博启,先此邮中得报,内翰奄弃盛年。久忝知契,闻讣摧咽,况乎天性,何可胜处?切须自勉。老年如何当此,生于前年,罹此痛,犹赖素曾留意于无生法,故粗能自遣,幸听愚者之言。彦博

宋彦博书法100幅,宋-文彦博书法作品欣赏(2)

宋彦博书法100幅,宋-文彦博书法作品欣赏(3)

文彦博《三札卷》纸本 行草书 43.6×22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宋彦博书法100幅,宋-文彦博书法作品欣赏(4)

文彦博《三札卷》(局部)

【释文】:

适见报状,已差赵待制离、张都知茂叔郧王葬礼使副送都厅。凡干葬礼事节,速牒护葬使司,并牒管勾 贵早见集。 仍看详牒语周备,如法修写。

预差定将来监开浚漕河官。

准都提举汴河堤岸牒。为洛口水小,有妨行运,请权闭分 洛堰口。权住放水入城。留府。即时已闭断分洛堰入城水口,比欲更将午桥入城伊水闭断。叉为正值磨焦踏舶,年计事大,遂将入城伊水一支,以岸分水小口子依例封闭,专用伊水一支动磨磨焦。其水只自磨下且流过便却自东罗门出城合洛,并不渗耗却水势。尚虑寅夜未得雨泽,伊水减小,又妨动磨磨焦,却致将焦麦配与步磨行转致不便,有妨踏麴。今勘会除睦仁官磨,上下有私磨四盘。今来只因睦仁官磨带得使水。比西河诸磨一例停住。乃是优幸。今擘画将合磨焦麦量事分配与四盘水磨,都厅相度配定分数。磨焦所贵,早得了,当却令众户使水户依旧使水。

宋彦博书法100幅,宋-文彦博书法作品欣赏(5)

文彦博 题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