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常常按照一定的规程进行,其中的一些规矩是以数字的形式定量规定的为了帮助同学们掌握和理解这方面的知识,并在实验操作中自觉地循规蹈矩今归纳列举如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本次实验数据存放路径?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次实验数据存放路径(实验操作中的数据)

本次实验数据存放路径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常常按照一定的规程进行,其中的一些规矩是以数字的形式定量规定的。为了帮助同学们掌握和理解这方面的知识,并在实验操作中自觉地循规蹈矩。今归纳列举如下:

1、指示剂的用量一般为2~3滴,因酸、碱指示剂一般是弱的有机酸或有机碱,其用量太多,对试液的pH值会产生影响。

2、未说明具体用量,固体试剂一般取1~2克,液体试剂一般取1~2毫升。未注明用量,应取最少量,若取用量太大,一方面会浪费药品,另一方面也可能影响实验效果。

3、酒精灯内酒精的容量不得少于1/4或多于2/3。当酒精灯内酒精少于1/4时,将使酒精灯瓷管得不到适时的冷却,必然造成灯内酒精气化,引起灯内酒精蒸气燃烧,甚至爆炸。当灯内酒精多于2/3时,在移动酒精灯时,可能引起灯内酒精溢出灯外。在点燃时,可能引起灯内酒精燃烧起来,形成火灾。

4、蒸发皿中的液体不得超过容积的2/3。蒸发皿中的液体太多,加热时可能使液体溢出,搅拌时,也可能使液体溅出。

5、加热盛固体的试管,管口应向下倾斜并与桌面成20°角。这样有利于因加热产生的水汽凝结成的水滴流出,可避免水滴回流到管底,使盛在加热的试管炸裂。

6、加热盛液体的试管,试管与桌面应呈45°角。这样可以使试管的受热面积增大,提高加热的效率。

7、试管中的液体不得超过容积的1/3。这样在振荡时液体才不致于溅出试管。

8、试管应夹持在离管口1/4~1/3处。目的是便于操作。

9、橡胶塞应插入容器口的1/2~2/3。橡胶塞插入容器口少于1/2则塞于容易脱落,多于2/3则又不便取下。

10、导气管插入橡皮塞以出塞1厘米左右为宜,太长不便于气体排出。

11、过滤器的滤纸边缘应比漏斗约低5毫米,滤液比滤纸低5毫米。这样可防止滤液高于滤纸而溢出或穿滤。

12、用移液管移取液体时,试液放完后移液管尖应靠容器内壁停留15秒钟。使所量液体准确地流入容器中。

13、滴定管洗净后要用蒸馏水和待装液体润洗2~3次。这样可以保证所盛溶液浓度不变。

14、碱滴定酸用酚酞作指示剂时,滴至变红30秒钟不褪色为终点。此时,可认为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

15、滴定终了时,应停留15秒钟才读数。这是为了让附着于滴定管内壁的酸碱液下降,反应完全,保证所得结果准确。

16、检查仪器活塞部分是否漏水时,要旋转活塞180°。以保证活塞不漏。

17、配制摩尔浓度溶液时,应洗涤溶解固体的烧杯2~3次,以保证溶质尽可能不损失。

18、用容量瓶配制摩尔浓度溶液,转移溶液至离刻度线2~3厘米时,改用胶头滴管,以避免加溶剂超过刻度线,影响溶液浓度。

19、用胶头滴管取液体试剂,一般15~20滴约为1毫升。

20、天平、量筒、滴定管记数要读到0.1克、0.1毫升、0.01毫升。因这几种仪器的精确度分别为:天平0.1克,量筒0.1毫升,滴定管0.01毫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