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琵琶行》中有一句“江州司马青衫湿”,后世对这句诗的解读一般都是触景生情的白居易对自己被贬为江州司马而感到伤心。不过有人感到奇怪的是,唐朝的江州司马应该是官居五品、手握一州兵马的“封疆大吏”。白居易为什么还会“青衫湿”呢?
元和十年(815年),时任左拾遗(从八品)的白居易因为被排挤而外任江州司马(五品)。从品级上来说,从左拾遗调任江州司马的白居易其实是“升官”了,白居易应该高兴才对。然而白居易的江州司马有三个缺陷,这三个缺陷导致白居易写出了“江州司马青衫湿”。
第一,左拾遗虽然只有从八品,但却是门下省的直属官员,有权力直接给皇帝上奏。白居易就是因为给皇帝提意见而惹怒了宰相,这才被外任江州司马的。江州司马(从五品)的品级虽然远高于左拾遗,但实际政治影响却小得多。白居易所谓的“升官”是被赶出了中央朝廷。
第二,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历史人物,而中唐时的很多地方官职早因为藩镇割据而名存实亡了。州司马名义上是掌管一州兵马、地位仅次于刺史、长史的“三把手”,但实权在中唐时期已经被节度使收走了。因此白居易担任的州司马是个“司马之事尽去,唯员与俸在”的虚官。
第三,唐朝的官员等级分为散官和职官两种,散官用来规定官员的俸禄,职官用来规定官员的实权。白居易担任的江州司马是职官,而他当时担任的散官是将仕郎(从九品)。也就是说,白居易是用着从九品的待遇干着从五品的工作,如此不合适的配置明显就是有人整他。
综合来讲,白居易当这个江州司马一是被排挤出中央,二是没有实权,三是待遇很低,明显就是朝里有人要整他。面对如此的局面,才华横溢并且志向远大的白居易却显得无能为力,自然就会“江州司马青衫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