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周琳子 汪子芳 王艳琼 甘凌峰
俯瞰温州城区。温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温州好,别是一乾坤。
作为我国民营经济重要发祥地,温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推动共同富裕,全面推进都市振兴、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在新的赶考路上回答好时代之问,加快建设更具活力的“千年商港、幸福温州”。
五年间,温州高质量发展动力充沛,经济总量跻身全国城市30强。这背后,温州推动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加快建设,瓯江实验室等40多家高能级平台先后落地,入选国家创新型城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一批行业头部企业带动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项目落地开工,本地增资扩产带动“5 5”产业迭代升级;在册市场主体突破120万户,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企业数居全省前列。
五年间,温州城市发展活力四射,成为联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这背后,温州实施向东向南、拥江面海发展战略,跳出温州、融入全国、联动国际,构建“一轴一带一区”城市发展新格局,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规划建设瓯江新城;高速公路总里程跃升至全省前三,实现“县县通高速”,龙湾国际机场成为旅客年吞吐量达千万级机场,温州港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百万标箱。
五年间,温州为未来蓄积强劲潜力,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94比1。这背后,温州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率先富起来的沿海城市,财政支出七成以上投向民生领域,创建全国首个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累计针对性实施约200项改革举措,为企业减负超千亿元,入选首批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创建城市,营商环境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 本报蒋超 摄
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成长的温州,正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全面深化改革。五年间,温州“市县统建”打造贯通省IRS系统的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两个健康”先行突破改革获2021年度浙江省改革突破金奖,建设中国(温州)数安港步入“数据安全”新跑道,利民补助“一键达”、智慧应急“一张图”和“科企通”等一批重大应用成果上线……硬核“数治”成果,让温州乘“数”而上,扬帆起航。
五年的创新创业、创造创富,让温州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温州将坚定扛起新时代探路者的使命担当,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在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中步稳蹄疾。
今后五年,机遇和挑战并存、艳阳和风雨共生。温州将广泛凝聚世界温州人闯天下、勇先行的澎湃动力,奋力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奋力在共同富裕示范、改革创新探路、枢纽城市建设、友好社会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市域治理现代化等6个方面实现“先行”。
潮起瓯江竞奔流,直挂云帆向涛头。
未来的温州,值得期待。
瓯江北口大桥。共享联盟乐清站 刘言勇 摄
【浙江新闻 】
一个数安港
看温州数字创新发展
偌大的创新园区,不到半年时间就建成投用,吸引华为、翼能科技、中国移动创新研究院等26家企业入驻,5年内温州还将借此引育数据安全行业企业100家以上……今年,位于温州市瓯海区的中国(温州)数据智能与安全服务创新园[下称中国(温州)数安港]正式开园,意味着善于改革创新的温州,又蹚出了一条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牢记嘱托续写创新史,温州传统产业丰富,数字经济“家底”也同样丰厚。2021年,温州在全国数字经济百强城市中位列第27位,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241亿元,比上年增长23.3%,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核心产业增加值560亿元,占GDP比重为7.3%,数字经济综合评价排名连续多年排名全省前三。
中国(温州)数安港。
探索创新发展新路径,温州瞄准“数据安全”差异化赛道,不遗余力打造国家数据产业集群,政府发挥更大作用,包括探索构建数据安全与合规体系,组建顾问团和专家委员会出谋划策,配套形成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合规审计等机制,力争温州数据产业3年成规模、5年超千亿元。
目前,中国(温州)数安港首批已上架数据产品和服务45项,覆盖公共服务、金融科技、医疗卫生、城市治理等应用场景,其中数据API产品31项,包括温州个人诚信分、居民户口簿查询、公积金缴存信息查询等;数据服务解决方案14项,包括个人数据管家等。其中,温州市大数据局向中国移动订购的“疫扫大数据防疫”为首单交易产品,可将行程卡位置细化到县(市、区)级别,助力城市精准防疫。
敢为人先的温州,期待“数”创未来。
一批新项目
看温州向新能源进军
海上风来,瓯江潮起。一个月前,总投资430亿元的金风深远海海上风电零碳总部基地项目落地温州,同步引进11家风电整机制造配套企业。这实现了温州风电的深远海开发和装备制造协同。
温州以传统制造业闻名,如今,新能源产业正成为温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口。近年来,瑞浦新能源制造基地等一大批百亿级新能源产业项目纷纷落户,覆盖“核风光水蓄氢储”全产业链。仅今年4月,12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1258亿元。
在“双碳”背景下,温州找到了资源和产业基础的最佳结合点。温州依山傍海,海岸线长度占浙江的五分之一,风能、潮汐能等资源丰富,同时温州的电气、汽车零部件、泵阀等传统产业优势明显。
苍南海上风电项目安装现场。苍南融媒体中心供图
目标清晰,行动坚定。温州以“资源、产业”一体化模式,根据不同县域优势,全面谋划布局,培养全链条的新能源产业体系,打造全国新能源创新发展新高地。为确保项目落得下、建得快、发展好,温州还推出全生命周期政策体系,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等系列政策,实施绿色能源倍增等五大工程,做优服务。
目前,温州拥有风光、储能、智慧电网等新能源产业规上制造业企业400多家,预计今年实现新能源产业规上工业产值1100亿元,新增海上风电装机50万千瓦、光伏装机40万千瓦。一个全域协同的新能源现代产业集群已现雏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