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年少时看港剧刘松仁和苏明明主演的《还君明珠》,其中的主题曲中有一句“还君明珠双泪垂”,印象极其深刻。

那时不懂具体是什么意思,只是觉得女主好美,剧情好凄美好惆怅,那个不知忧愁的年龄总觉得有点遗憾的剧情反而更美更动人,不像现在只喜欢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欢喜大结局。

年少有时莫问归期(还君明珠双泪垂)(1)

87版《还君明珠》剧照

后来爱上诗词,才知道全句为“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出自唐朝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思空师道》。全诗如下: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不看历史背景,只看字面意思,原诗大意:

你明明知道我已有家庭,还送给我一对明珠示爱。我感激你的好意,就把他们系在了衣服上。我的家庭也是富贵好人家。虽然我知道你也是胸怀坦荡之人,但我早已经和我的丈夫立下誓言要生死与共。所以我只能留着泪水把你送给我的这对明珠还给你,感谢你的知遇之恩,很遗憾我们没有相逢于未嫁之时。

年少有时莫问归期(还君明珠双泪垂)(2)

87版《还君明珠》剧照

初读此诗,只道是男女之情,只道是一份错的时间相遇的心动。

最美最好的遇见莫过于张爱玲所说: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

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

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

早一步,不懂体会彼此的美好;晚一步,则只是有缘无份,徒增怅然。

世间多少痴儿女,因了相遇时间点的不对,于男女情爱中挣扎、纠结……

守得住底限的,道一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然后一个转身,相忘于江湖。

此后经年,于月明星稀夜时,遥望夜空,想起那年那月,那日那时,那个让你心动不已的身影,喟然一叹,既美好又怅然,然后依然不显山不露水的过着平静如水的日子。

年少有时莫问归期(还君明珠双泪垂)(3)

87版《还君明珠》剧照

再看这首诗当年的历史背景,会发现原来原意不是指男女之情,而且当年写这首诗时作者张籍所面临的处境也是蛮凶险的。

中唐以后,藩镇割据,各藩往往用各种手段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朝中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愿意去依附他们,韩愈曾为此作《送董邵南序》一文加以劝阻。

张籍是韩愈的弟子,他追随师父,主张统一、反对藩镇分裂。李师道是当时势力庞大的藩镇高官。他非常看好张籍,想要拉拢张籍为己所用,张籍不想背叛自己的政治立场,不想背叛师父,但也不能得罪李师道,这首诗便是张籍婉拒李师道所写的名作。

年少有时莫问归期(还君明珠双泪垂)(4)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古人多用夫君喻指朝廷或政治立场,作者把自己比作有夫之妇,把李师道比作追求自己的“君”,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单看表面是一首抒发男女之情的诗,其实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诗,用以明志。

李师道当时的势力非常庞大,如果张籍直接拒绝,很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但他“还君明珠”时“双泪垂”的惋惜遗憾,让李师道没有去怪罪他。

张籍当年也应该没有料到,自己用来明志的一首诗,后人多用来表情。

年少有时莫问归期(还君明珠双泪垂)(5)

《廊桥遗梦》剧照

不禁又想起《廊桥遗梦》,已婚中年女性弗朗西斯卡婚后生活平淡如水,偶遇摄影师罗伯特,之后相遇相识、相恋。他们相处四天,难舍难分。

一边是姗姗来迟的爱情,一边是道德与家庭责任,最终弗朗西斯卡选择了后者,深爱佛朗西斯卡的罗伯特则只能选择成全自己深爱的人。想佛朗西斯卡的心境应该也是一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吧。

年少有时莫问归期(还君明珠双泪垂)(6)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生犹如一部剧,每个人要扮演着很多角色,或为人父母,或为人子女,或为人师……,家庭中承担的角色,社会中承担的角色都要努力演好。

当被赋予了这些角色,在演好这些角色的同时,还伴随着责任。人生不是只要有爱就可以,还有责任、道德底限,不能任性而为。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有些心动再美,如果时间不对,或者是会伤害到不该伤害的人,也只能放下,珍藏心中。

在我的生命舞台中,我知道,那么重要的你曾经来过……。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是@宋卿绰,爱书爱茶爱烘焙爱瑜伽。 欢迎关注,与我一起读书看剧听歌品茶, 分享生活中的正能量和美好的小确幸。 一起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