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年临池记,笔墨伴我已半个世纪。”书画家朱晓东说。

8月27日,“花甲问白——朱晓东书画展”在上海羽瓦台书法馆开展。这是朱晓东60岁生日之际给自己交的一份人生“答卷”。

朱晓东还能活多长时间(朱晓东花甲问白)(1)

朱晓东还能活多长时间(朱晓东花甲问白)(2)

1962年8月30日出生于上海的朱晓东,字滋德,号浅人、问白、浅砚斋主人。他是上海一本书院创办人,曾任上海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组委会副秘书长、艺苑真赏社(九华堂)经理、上海韩天衡美术馆馆长等职。

朱晓东擅长书画篆刻,师从唐云、韩天衡。书法也是他擅长的领域,以正、行、草书见长,结字成熟流畅,书写状态稳定。近年来,他从墨色、幅式、纸张、大小等方面追求新意,产生了不少耳目一新的作品。

朱晓东还能活多长时间(朱晓东花甲问白)(3)

画兰、竹又是他的另一个专擅。朱晓东的兰竹小品墨意形与神合,尤为耐看。作为唐云的高徒,写竹自是看家本领,而他的兰花,把草书笔法深汇于形象中,洒洒点点,变化无端。

他的作品气质和人生阅历密不可分。1984年,作为复旦大学分校(现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考古与博物馆学专业首届毕业生,朱晓东留校任教。

朱晓东还能活多长时间(朱晓东花甲问白)(4)

“教书是我职场的第一站,教《中国书法概论》和《古文字学概论》是我23岁开始作为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师的本职工作。”朱晓东回忆,“由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一轮实用书法教育的刚需,使我在28岁左右即实现了课堂学生逾千人的纪录。其中一半来自上海大学,另一半是那时流行的教育‘走穴’。”

随后,就是十七年忙碌于国内外的会展生涯。2007年,朱晓东重回书画圈,出任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组委会副秘书长。“借助这个大平台,与艺术界、收藏界诸多大咖们或重逢或新交,续了我年轻时的艺术缘。”

朱晓东还能活多长时间(朱晓东花甲问白)(5)

2012年,韩天衡向国家捐赠艺术藏品千余件,力邀朱晓东到嘉定负责韩天衡美术馆的筹建并担任馆长。“作为一名文博专业的毕业生,平生能亲自经历建造一个博物馆,是极不容易的机缘,衷心感谢韩夫子的信任,将他晚年最大的心愿托付给我。”

2019年,朱晓东的上海首展在“和丰邑”举办。在展览《自序》中,他写了这样一句话:“我的这些创作从来不是站在‘书法家’的位置上来考量的,我只是倾心于魏晋文风,把写字当作一种乐趣坚持了四、五十年而已。”

朱晓东还能活多长时间(朱晓东花甲问白)(6)

这次的花甲之展,也是如此。他依然称之为“轻艺术”,“这些作品不适合在博物馆、美术馆悬挂,因此还是选择‘羽瓦台’这样优质的文化会所来办。”

展出作品,有朱晓东早至1986年的刻印作品,也有疫情期间居家所抄的诗词曲赋,更有不少兰、竹小品。朱晓东说:“这次展览可以说是一次对老海派艺术足迹的追踪。我的创作、书风或者办展的方式,全部都是老师们教给我的那一套。展出作品内容全部来自中国古代诗词,但不是简单的抄写,在书写过程中,我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入题跋中。”

朱晓东还能活多长时间(朱晓东花甲问白)(7)

对于展览的名字“花甲问白”,朱晓东解释:“这些年来,有两个人时时在驱动我的笔墨神经。一是李白和他的诗,每每挥毫,写来总觉酣畅,胜过其他诗人;二是白蕉和他的字,令我魂牵梦绕。”在朱晓东看来,人生不论寿限,都会留有很多空白,或称盲区,“问”便是一种驱动力。他总结了“五问”作为自勉:问道、问学、问艺、问史、问心。

也因此,他的书画作品上的署名渐渐由原来的“滋德”变成了“问白”。

朱晓东还能活多长时间(朱晓东花甲问白)(8)

“匆匆忙忙就走到了花甲之年。有一个声音说:该休息了!另一个则说:还有下半场!期待我的下半场继续与书画美好共处。”朱晓东说。

题图来源:主办方提供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李君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