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传铭

【编者按】苏州城历史悠远旷渺,命运波澜壮阔,风物饶艘丰富,故事跌宕起伏,“东方威尼斯”一类蹩脚的比喻和“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的泛泛而论,一直无法满足人们对它的真爱与追问。著名文化学者刘传铭历经一年时间,著成一部集文化历史等方面于一体的城市传记《又见繁华:苏州传》,它既是文字意义上的城市“考古”,更是当代生活层面的 “考现”,作者通过梳理姑苏宗脉,探索城市精神,回望如烟往事,呼吸江南气韵,穿越千年尘沙,又见苏州繁华。

经出版社授权,摘录其中精彩片段,共同走入与水乡甪直,在古桥、名寺间穿行,品读它的秀雅和诗意。

甪直古镇的塔(甪直的桥)(1)

《又见繁华:苏州传》,刘传铭 著,海南出版社,2022年7月

甪直是个奇特的存在,这个地名,其文字上的刚猛个性和江南的温婉气质完全不搭调。再加上“甪”是个很多人不认识的冷僻字,甪直更令人不明就里。甪直原名“甫里”,镇西有甫里塘。后来镇东有港,水网密如“甪”字,故改名甪直。很多人在博物馆见过出土的独 角镇墓兽,古代神兽“甪端”与之颇为相像。“甪端”是个“明是非,掌司法”的神兽,想必改名是当地人希望将凶猛阳刚的神迹附会给家乡的秀雅小镇。

从镇西口进入古镇区,绕过甪端广场,沿着西汇河缓缓东行,首先扑入眼帘的就是甪直镇西的第一座桥——永宁桥。永宁桥始造年代已无从查考,我们现在看到的是1997年重修的花岗岩石砌梁式单孔平桥。

人们只要见过永宁桥一次,就会莫名地喜欢上它,会在桥畔久久地驻足,深深地揣摩。这座桥的桥孔非常特殊,是一个倒装的梯形,明显下小上大。如此违背常理的结构没有人能说明白。就在你猜想观察之际,还没有寻到答案,永宁桥已经在你心里生根了。它诠释的正是“非同寻常”这个最能打动人心的美学法则。如果你目不转睛地看着个性十足的桥孔,适逢一只敞篷船在荡漾的清波中缓缓驶来,永宁桥就会显得格外富有诗情画意。

在入目即入心的第一印象之后移步向前,两侧桥柱镌刻的楹联又会让人陷入沉思:

茶灶竹床鲁望隐,

莼羹菰菜季鹰回。

甪直古镇的塔(甪直的桥)(2)

甪直永宁桥

用典自然,切合当地风物;乡情温热,意境颇为深远。上联引用了陆龟蒙的故事,陆龟蒙,字鲁望,唐代文学家,甪直人。善写小品文,他最有名的文章是《野庙碑》。陆龟蒙做过几任小官,颇不得志,目睹官场太多的黑暗混乱后,如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弃官隐居到家乡甪直。他经常带着茶炉、笔床、书籍、钓竿等坐着小船,流连于清清河水。 他在享受闲情逸致的同时,生发了诸多创作灵感。因此,他的不少作品 都是在水面上写成的。下联中的“莼羹”,指太湖周边的名菜“莼菜羹”, 它是一道入口滑滑嫩嫩的姑苏名菜。“菰”即“茭白”,是一种水中生长 的蔬菜。这联引用了张翰“莼鲈之思”的典故。张翰,字季鹰,苏州人。据《晋书》记载:“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

‘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邀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当时张翰在 洛阳为官,秋风吹来,他因思念故乡风物,遂去官返乡。也许有人会说, 不可相信诗人的夸大其词,他怎么能为一道家乡菜而辞官,放弃大好前程呢?苏东坡贬官惠州时也写过“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但这多少带有几份调侃。如果我们读读张翰的《思吴江歌》(又名《秋风歌》)“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就更能理解“莼鲈之思”的意境了,这是诗人对一方水土难以割舍的思念和寄托于故乡的怀想。

鲁望与季鹰辞官回家,自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士的隐与不隐表面文章大多是思念家乡的风物,或年齿渐长、羸弱多病,本质的原因则 是为了排遣官场失意、政治失望,也许是为了避祸,至少是为了逃避 现实。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说:“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一问主要还是表达自己“不斩楼兰终不还”,不愿退隐的抗金决心。今天有些人混迹政商界,稍有所成,在有意无意之 间会说,等到什么时候我就归隐山林,好像隐与不隐全凭他个人心境,尽在自己安排掌握之中。其实能隐实属不易,隐士是学不来的,首先你必须得是一个有书卷气的“士”,同时“闲”“钱”“缘”三字一字不缺,才能如闲云野鹤般择一地气定神闲地隐居下去。否则即使你再有钱,再悠闲,也只是个“富贵闲人”而已。

百姓人家用苏州话来说“甪直”倒是直抒胸臆的“露直”,这倒是“归隐”的绝配。这时候隐也就是显。永宁桥东侧对联更直白——

“永庆升平跻盛世,宁馨富丽甲吴中”,用鹤顶格将“永宁”嵌入, “富丽”或许是苏州腔“甫里”的谐音。

永宁桥有方正儒雅之气,香花桥则弥漫着温馨与浪漫。

香花桥是一座古色古香的石拱桥,在永宁桥西边,横跨西汇河。 “香花桥”原是一个充满佛教色彩的桥名。据说,西方极乐世界有曼陀罗花,只有多福多寿的人才能得到这种花,只有勤修善根的人才能闻到这种花香。之所以叫“香花桥”,或许就是为了让人过桥时能感受到自己离“佛”很近吧。

甪直古镇的塔(甪直的桥)(3)

香花桥

香花桥建于清乾隆之前。现在看到的香花桥是20世纪80年代配合河道疏浚而重建的。这座单孔石拱桥长10米,桥间有8根望柱。居中的四根望柱上各雕着一头蹲坐着的栩栩如生的小狮子,给桥增添了几许灵动之气。如果有缘人能从“小巧玲珑”的狮子看到香花桥后面香火鼎盛的大气象,则意趣又入一境界。

桥南绿树成荫,与桥北西汇上塘街家家户户在屋檐前悬挂着的红灯笼相映成趣,大红大绿中透出江南乡镇的喜庆与古朴。

甪直古镇的塔(甪直的桥)(4)

甪直古镇风景 视觉中国 图

跨过香花桥就是向北通往保圣寺的香花弄。不知是桥因弄而得名,还是弄因桥而得名,反正,香花桥与香花弄是通往保圣寺的必经之地。善男信女,四方游客,或坐船,或坐车,或步行;三五成群,数十结队;或进香,或瞻仰古迹。此处是甪直最热闹的地方之一。

人们说,到了甪直而不到保圣寺等于没到过甪直。保圣寺始建于梁天监二年(503),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甪直古镇的塔(甪直的桥)(5)

保圣寺 视觉中国 图

保圣寺里的镇山之宝,便是那泥塑十八罗汉。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曾为古寺题抱柱联:“梵宫敕建梁朝推甫里禅林第一,罗汉溯源惠之为江南佛像无双。”由此可见保圣寺的规模和地位。这里提到保圣寺罗汉为“惠之”所塑,这个“惠之”便是盛唐杰出的雕塑家杨惠之。杨惠之与吴道子皆师从张僧繇,分别以塑、画负盛名,唐时就有“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的说法。也有人认为,此处的佛像外形清瘦,不像以肥为美的“大唐标准”,故不该出自盛唐杨惠之之手。其风格颇似宋朝时国手雷潮夫妇所塑的作品,或者说是杨惠之初塑,雷潮重塑,一时难下定论。

保圣寺的罗汉像自建成起就是无双国宝。可惜这座江南名刹于清咸丰十年(1860)毁于太平军战火。此后虽有修复,但气象已大不如前。晚清后香火日稀,连大雄宝殿中的罗汉像也岌岌可危。

1917年,叶圣陶自沪返苏,任教于占用保圣寺寺田所办的县立高等小学。第二年夏天,叶圣陶等邀请顾颉刚来苏州散心。游赏残破的保圣寺时,顾颉刚见大殿里的罗汉像异于寻常,与那些直呆呆、硬邦邦、傻乎乎列于东西素壁前的罗汉像大相径庭。这里的塑像有背景,罗汉或在山巅或在水涯或在洞中,雕塑家随着罗汉的意境将之恰到好处地安放于天地之中。这里的罗汉塑像也一改金身金面金服袈裟的俗见之态,而随类赋彩,令人耳目一新,还透出神人一体的结构。顾颉刚又意外地发现了赵孟頫所题的对联。这为“唐源宋塑”的时代判定找到了根据。这一发现令顾颉刚震撼不已,自此四处奔走,拉开了一场抢救国宝大戏的序幕。其中先后参与的人有陈万里、蔡元培、沈兼士、沈柏寒、王翼之、胡适之、蒋梦麟、马叙伦、叶恭绰、陈去病、叶楚伧等民国文化界的风云人物。

研究中国美术史的日本人大村西崖,也从东京赶来保圣寺考察,他发现保圣寺的建筑结构一如北宋《营造法式》所述。这就更进一步确定了保圣寺为唐建宋修的国宝。

责任编辑:朱喆

校对:栾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