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老年人养老金不分年龄段。但是年龄因素确实是影响养老金的一项重要因素

我国的养老制度经历了多年的变迁。1978年《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明确退休工人和干部的退休费是跟退休前本人的标准工资挂钩,一般是70%~90%的本人标准工资。这个时候,退休费根本不体现年龄的问题,主要跟退休前本人的工龄、本人的标准工资以及本人级别确定的生活补贴等待遇挂钩。当然,工龄一定程度上也能体现出年龄的问题。

养老保险的年限档位划分(老年人养老金是根据年龄段划分档次吗)(1)

退休费并没有退休费基金承担。职工和用人单位都不缴纳退休费,相应的待遇都是由用人单位列支。

1991年,我国才实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原先的国营企业退休制度改为养老保险制度,另外各个地方又陆续将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纳入了基本养老保险。1997年和2005年,我国分别对养老金制度进行了两次完善,2005年以后才实施现在的养老金计算公式。

养老保险的年限档位划分(老年人养老金是根据年龄段划分档次吗)(2)

养老金的高低差异主要体现在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和退休年龄等几个因素上。但是,对于1997年当地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以以前已经参加工作的老工人、干部,会计算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由于跟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待遇会更高一些。

另外,一些好的国有企业为了防止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后,职工的退休待遇降低,也专门建立了企业年金机制。过渡性养老金,实际上也是对过去没有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缴费时间的一种补偿。

基础养老金主要跟社平工资、本人的平均缴费档次、缴费年限三个因素相关。养老保险每多缴费一个月都能够增加3~5元以上。

个人账户养老金,这一个是切切实实跟退休年龄相关的。等于退休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从40岁到70岁都有对应的退休金计发月数,40岁是233个月,50岁是195个月,55岁是170个月,60岁是139个月,70岁只有56个月。

2005年,开始国家建立养老金的正常增长机制。每年国家下发养老金调整的通知,各地制定养老金调整实施方案,对退休人员养老金进行调整,在养老金调整的时候,切切实实的体现出对于高龄老人的倾斜照顾了。比如说山东省2020年养老金调整方案,对于70到74周岁、75到79周岁和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当年额外增加基本养老金20元、40元和60元。对于上年度年龄达到70周岁、75周岁和80周岁的企业退休人员,每人每月额外增加基本养老金290元、190元和360元。

养老保险的年限档位划分(老年人养老金是根据年龄段划分档次吗)(3)

如果说是高龄老人,特别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他们很多是国有企业的固定工人,工龄较长,再加上现在养老金的额外倾斜,确实养老金会更高一些。比如说70岁以上的老人养老金目前普遍在3000元以上,80岁以上往往在4000人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