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4岁让了个大梨给哥哥,12年后哥哥却还他一条命。4岁就能让梨的孔融,56岁为何被曹操以“不孝”之名处死?
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为东汉末年的一代名儒,文章写得好,诗歌也别有一格,魏文帝曹丕论文时,将他与同时代的王粲、陈琳、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六位文学家相提并论,是为“建安七子”。而一般读者了解孔融,则是从他四岁时就能让梨的故事开始的。
孔融让梨的故事,最早见诸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等编著笔记小说《世说新语笺疏》:“融别传曰: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翻译成现代语来说就是,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吃梨,总是拿小的吃。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
孔融让梨的故事后来被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写进《三字经》,其词曰:“融四岁,能让梨。”因为《三字经》为我国传统的启蒙教材,所以,孔融让梨的故事才成为家喻户晓的训子史例。
由于有了孔融让梨故事的普及,孔融在很多幼小的读者心中成为美德、智慧的化身,孔融的这种形象也伴随着很多人的一生。那么,孔融此后的人生,大家又有多少了解呢?
年龄稍长的孔融,仍然是世人眼中孝亲爱友的好孩子。孔融的父亲孔宙年轻时即举孝廉,授郎中,迁元城令。当泰山周围动乱不宁时,孔宙被提升为泰山都尉,让他负责治乱。孔宙以文治之,旬月而平。故吏门人及当地乡绅为表彰其政绩,还专门为他刻石立碑。今存于曲阜孔庙东庑的《孔宙碑》即是。
孔融对兄尊敬,对父也极孝。孔融十三岁时,其父孔宙去世,孔融非常悲痛,由于悲痛过度,哭到昏死,体力透支,不能自持,需要人扶才能站起来。孔融的这一表现,又得到乡里的交口称赞。
东汉末年,由于桓灵二帝的昏暗,宦官专权严重,引发了著名的“党锢之祸”。期间,宦官侯览也深得皇上信任,先被赐爵为关内侯,进封高乡侯,后迁为长乐太仆。任官期间,专横跋扈,贪婪放纵,掠夺妇女,肆虐百姓,大肆抢掠官民财物,模仿宫苑兴建府第十六处。时为督邮的汉未名士张俭破其家宅,藉没资财。侯览为了报复,便诬张俭与长乐少府李膺、太仆杜密等为党人,遭到追杀。
张俭与孔融兄长孔褒是好友,于是逃到孔褒家中。张俭来投时,孔褒却不在,是时年十六岁的孔融接待了他。张俭认为孔融年轻,并没有告诉他自己的险恶处境。孔融看见张俭窘迫的样子,就对张俭说:“哥哥虽然在外未归,作为他的兄弟,我当然得要代哥哥接待你的。”因此留张俭住在自己家。
后来,张俭逃到孔家的事情泄漏,在大家的共同庇护下,张俭才得以逃脱,孔褒、孔融则因“窝藏罪”被逮捕入狱。入狱后,孔融孔褒兄弟争揽罪责,都说自己是主犯,要以身犯死。面对兄弟争死,主审官也左右为难,只好去问他们的母亲,孔母说:“我是母亲,儿子犯错,罪责在我。”一门都争着赴死,郡县迟疑不能决断,于是向朝廷请示。最终是哥哥孔褒获罪赴死,孔融也因一门全义争死而再次闻名天下。
可是,成名成年后的孔融却变得豪放不羁,经常做出一些离经叛道的事。由于管不住自己的嘴,该说的不该说的,他都说了;由于管不住自己的心,能做的不能做的,他都做了,结果,得罪了不能得罪的人——曹操。曹操想置孔融于死地,但是,由于他出身高贵,名声又太大,不寻个非常有力的理由,老曹也不敢轻易下手的。
功夫不负有人心,孔融的“死证”终于让曹操给找到了——罪在不孝!这罪证是从孔融的聊天记录中翻出来的——
前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云“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后汉书》卷七十 郑孔荀列传第六十)
孔融与祢衡瞎聊了些什么呢?原来,孔融给祢衡上了一节生理卫生课。孔融教育祢衡说:“父亲对子女有什么恩惠可言?他的本意只不过是发泄情欲罢了。母亲对于子女来说也谈不上多伟大,好比一个盛放东西的瓦罐,子女生下来就如同东西从瓦罐里倒出来,难道还要给瓦罐写感谢信,侍奉瓦罐终老?”
孔融这样的言论,即使是放到现在,也是大逆不道的胡言乱语,何况是以孝治天下的大汉呢!尽此一点,曹操要治他个死罪,就可堵天下人之口。于是,四岁能让梨、十六岁能争死的少年道德模范,竟然五十六岁时被曹操以不孝之名杀掉了(当然,“不孝”只是其中之一,其他还有“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这对孔融来说真是莫大的讽刺。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