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营收对比特斯拉(智能变局苹果和特斯拉)(1)

鱼肉依然肥美,但熊掌令人有更多的想象和期待。

苹果和特斯拉的最新一季财报一如从前:一个是利润收割机,一个仍然挣扎在亏损的泥潭。

11月3日,苹果公布2017年第三季度财报,12%的营收同比增幅、19%净利润同比增幅,让苹果收获了又一个史上表现最好的第三季度。而在早前一天,特斯拉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则让华尔街颇感纠结,其第三季度营收 29.8 亿美元略高于华尔街预期,而在一个季度亏损6.71亿美元,却又大大超出了华尔街的预期。

华尔街显然还是不太相信空头支票:在挑不出毛病的财报和iPhone X发售的刺激下,苹果市值冲高9000亿美元,而特斯拉的股价和市值却跌破重要关口,创下近半年以来的新低。

就市值而论,特斯拉和苹果显然不在同一量级,然而,埃隆·马斯克有着和乔布斯相似的个性,老迈的传统汽车行业在新能源和智能变革的推动下,也正在成就与苹果产生交集的下一代智能软、硬件,何况,特斯拉和苹果一样有着高举高打的闭环模式,这就难怪外界把特斯拉誉为“汽车界的苹果”。

当然,今天的苹果和当年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尽管在智能手机上面临各大厂商攻势凌厉的围剿,且被反映创新力不足,但以其硬件水平当前的相对高度、已经筑起的软件生态王国,作为其主要收入来源的iPhone、Mac销售和服务,仍然足以成为投资者持续看好苹果的充分理由。而相比苹果CEO库克在商业运筹、产业链控制上的老练,特斯拉显然更像一个稚气未脱的企业。

然而,苹果的隐忧也是客观存在的,相比埃隆·马斯克的行业图腾气质以及特斯拉作为创业公司的锐气,库克和他领导的苹果更像一个守成者、收割者,它拥有最丰厚的人才、资金、行业资源乃至近于垄断的地位,但可能正在失去自我革命、重新站上时代变革风口浪尖的勇气和基因。换句话说,苹果是聪明的,但正在不可避免地失去温度和魅力。

面对人工智能的浪潮,即便在美国一线科技巨头中,苹果对人工智能的反应也可谓迟缓,更不用说和特斯拉这种旗帜鲜明、更加专注特定领域的创业公司相比。

从投入资源的最早时间和专利成果的数量来看,微软从2009年起投入大量资源开发AI专利,迄今拥有200多项专利,谷歌从2011年开始发力,拥有150余项专利,亚马逊和Facebook紧随其后,排名倒数的苹果仅仅拥有15项专利排。

尽管库克表示,苹果并不落后,只是不愿多说,但这种说法无论从专利数量,还是从智能音箱等硬件产品推出的时间明显滞后、智能维度的表现不佳来看,都难以自圆其说。

当人们谈论特斯拉的市值是否合理时,其中一个争议点是特斯拉到底是一家车企,还是一家平台型的科技公司。但如果市场有效的话,投资者显然更相信智能时代在重新定义汽车,这也是苹果当年在手机行业所做的事情,就今天而言,尽管人人纷纷质疑科技巨头已经成为压倒创业公司的大山,但这种疑问并不新鲜,而历史已经证明,时代变革总会给创业者足够多的机会。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