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曼卿

诗经中不具备象征意义的植物(它是诗经中的仙草)(1)

清代嘉庆的苏灵在其《盆景偶录》中说道“兰花清香淡雅,菊花幽贞高雅,水仙娟丽素雅,菖蒲潇洒清雅。它们的共同特色是“雅”,所以被称为花草四雅。”

《毛诗序》释“雅”为“正”。“正”即“标准”之义。

每每读书的时候,总会被书中描写的美好情感而潸然泪下。

“蒲草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古人的这句爱情誓言写得非常好,虽然没有现在人的表白那么直接,那么动人,但从爱情誓言的角度看来,他们才是誓言的鼻祖。

诗中说的“蒲草”,不觉让我想起了石菖蒲。

诗经中不具备象征意义的植物(它是诗经中的仙草)(2)

它来自山间,更是来自《诗经》的仙草

菖蒲来自深山,经年累月的生长,如今已是稀松平常之物,可以在河畔、花园点缀一隅,被人们观赏。

郁郁葱葱的菖蒲,蒲叶清瘦,浑身青翠,丝毫没有富贵气。

它最初以灵草,妙药的形象,走进人们的视野。

《诗经》里有“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其蔌维何?维笋及蒲”等记载;而在《楚辞·九歌》中称:“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荪,即指菖蒲,它被看作是一种高洁的香草,又用来指代君王。

《梁书》记载的太祖皇后张氏曾在室内忽见庭前菖蒲生花,光彩照灼,张氏十分惊讶,对侍者说:“你们见过吗?”

侍者都说没有见过,张氏说:“听说见到菖蒲花是祥瑞。”

于是将菖蒲花取来食用,后来生下了高祖皇帝。

《神仙传》中也演绎过汉武帝刘彻游嵩山,遇九嶷山仙人点拨,服食菖蒲以期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轶事。

传说不可信,但是菖蒲的药用价值确实是存在的。

在《本草汇言》和《本草新编》中就曾记载过菖蒲可以开通利窍的的功效:

“石菖蒲,利气通窍,如因痰火二邪为眚,致气不顺、窍不通者,服之宜然。若中气不足,精神内馁,气窍无阳气为之运动而不通者,屡见用十全大补汤,奏功极多,石菖蒲不必问也;石菖蒲,必须石上生者良,否则无功。”

菖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为“花草四雅”

诗经中不具备象征意义的植物(它是诗经中的仙草)(3)

它竟然是《西游记》的源头

很多人都知道端午节的时候,要门悬艾草和菖蒲,这门悬蒲剑的习俗,就与魏征有关。

端午节天一亮,家家户户的门窗上,都要插两棵艾草和两棵菖蒲。艾草能避各种邪气,菖蒲就是“斩妖剑”,传说唐代的魏征梦中斩蛟龙,用的就是菖蒲剑;从此以后,各种瘟神恶鬼妖魔 邪怪,见了菖蒲就害怕。——《海州民俗志》

在唐朝太宗年间,天下大治,人民安居乐业。这一天唐太宗散朝后,回到内殿,召当时的丞相魏征与他下棋。

在下棋过程中,魏征打起瞌睡,不知不觉伏案睡去。唐太宗一看,很高兴,心想丞相终日为国家大事操劳,心神疲倦,当时不忍心叫醒他,有意让他休息一下。

而此时的魏征却做了一个梦:

梦中巡游到一处,遇见有一条性情残暴、动辄发怒的蛟龙,平日里不是洪水泛滥,就是百日大旱。这次在水中戏耍,不但把水搅浑,而且任意毁坏民间庄稼。

魏征看了心中大怒,可是身边没有带武器,恰巧路旁有菖蒲一丛,魏征随手摘下菖蒲一叶,说道:“菖蒲,菖蒲,你若助我,除去为害百姓的妖龙,将会受到万世传颂。”他的话音未落,菖蒲倏地化作一柄寒光逼人的利剑,上前斩了蛟龙为民除了一害。

从梦中醒来,一抬头看见唐太宗正在笑迷迷地看着他,魏征十分尴尬,意识到下棋打盹对皇上不恭,连忙伏地请罪。唐太宗急忙把他扶起,并说:“爱卿为国家日夜操劳,替联分忧,心力疲倦,伏案小憩有何不可”。

这就是所谓“魏征一梦斩蛟龙”的故事,也是《西游记》中梦斩泾河龙王的典故所在。

所以后来人们在端午节家家插上菖蒲,含义是菖蒲可以斩妖辟邪。

插上蒲艾,目的是为了辟邪驱虫,免疫抗灾。这个端午习俗故事,一直在古海州地区(今沭阳、东海、灌云、灌南等连云港地区)流传。

诗经中不具备象征意义的植物(它是诗经中的仙草)(4)

还有一种说法是和“黄巢起义”有关

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这年五月,黄巢大军兵临邓州城下。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在一个村外的路口,遇见一位年轻妇女,背背包袱,一手拉着一个小孩,另一只手却抱着一位年纪较大的男孩,正慌忙逃路。

黄巢以为这个妇女不仁,抽刀欲斩,经询问,方知原来大孩子是妇人大哥的遗孤,小孩子是妇人所亲生,她宁愿让自己的孩子受苦,也不愿让侄儿遭罪,为的是不负大哥托孤之意。

黄巢一听,对这位年轻妇人肃然起敬,认为她是天下少有的义妇,于是挥剑砍下路旁艾草菖蒲,让她拿回家去挂在门上,并严令将士:“进军途中,如遇门挂艾蒲者,须加保护。”

妇人听了,半信半疑,但她回到城里后,还是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左邻右舍。

第二天正是端午节,黄巢的军队攻打邓州城,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了艾草菖蒲。黄巢果然信守对那位妇人的承诺,领兵离去。

从此,端午节挂艾草菖蒲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

诗经中不具备象征意义的植物(它是诗经中的仙草)(5)

盆景菖蒲,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种菖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唐宋时期,文人将庭园中的菖蒲缩入案上山水,莳幽石,侣清泉,但借一抹青碧。古人将这种植物奉为君子,案头清供,欣赏菖蒲的幽姿,更看重菖蒲高洁的品性。

宋代是一个重要的时期。文人志士因仕途失意,多会选择归隐田园,对于盆景这种缩微的自然,兴趣便愈发浓厚。而“盆景”一词也是在此时首次出现。其中以苏轼和陆游为代表,苏轼本人即是个盆景迷。

他曾于蓬莱县(今属山东)丹崖山旁取弹子涡石数百枚,用以养菖蒲,作“文登蓬莱阁下石壁干丈,为海水所战,时有碎裂,淘洒岁久,皆圆熟可爱,上人谓此弹子涡也。取数百以养菖蒲,且作诗遗垂慈堂老人”等诗。

北宋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途经湖北大冶慈湖,曾采得菖蒲数本,写下《石菖蒲赞》:

“惟石菖蒲并石取之,濯去泥土,渍以清水,置盆中,可数十年不枯。虽不甚茂,而节叶坚瘦,根须连络,苍然于几案间,久而益可喜也。”

不仅东坡爱菖蒲,弟弟苏辙也很喜欢菖蒲。苏辙蓄有一盆菖蒲多年,忽开花八九多,人以为瑞,苏辙即写诗吟咏:

石贫攒石养菖蒲,沮洳沙泉韮叶铺。世说华开难值偶,天将寿考报勤劬。心中本有长生药,根底暗添无限须。更尔屈蟠增瘦硬,他年老病要相扶。

苏轼立即写诗唱和:

春荑夏英两须臾,神药人间果有无。无鼻何由识薝卜,有花今始信菖蒲。芳心未饱两蛱蝶,寒意知鸣几蟪蛄。记取明年十二节,小儿休更籋霜须。

《全宋诗》中提及菖蒲的诗有374首,涉及诗人近200人

诗经中不具备象征意义的植物(它是诗经中的仙草)(6)

慢慢发展,菖蒲盆景被越来越多的文人雅士所接受,并钟爱一生。盆景艺术虽然是一个微型世界,但它却是中国艺术的代表形式之一,中国人以盆景来美化生活,盆景是中国人艺术化人生态度的活的形式。

从山野到案头,菖蒲延续着我们对自然的向往。

几百年来,人们对它的喜欢,从未间断。这抹青翠的身影,立在书桌一隅,不言不语,却占据着中国人心中,最不可或缺的精神角落。

秋天来了,不如走出门,去河边看看这风姿飒爽的菖蒲。

蓝曼卿,多平台写作者,青云计划获奖者,想把自己诉诸笔端,与你共同进步,一同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