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昌熊明

京剧大师梅兰芳四平调(伶人漫忆梅兰芳)(1)

某日逛街,见有《伶人漫忆》一书,却是作者黄裳先生回忆他和京剧艺术表演大师梅兰芳、盖叫天、周信芳、俞振飞等人交往和戏评,于对京剧艺术的喜爱和对前贤大师的敬仰,便买了回来。

我对于京剧的喜爱,自然是源于父祖辈的熏染,祖母早年看过梅兰芳的演出,经常给我们讲起,一直引以为豪。父亲早年就读于南昌豫章中学、心远中学,大学毕业后也过了几年舒坦日子,他对京剧艺术亦是情有独钟。

据他南昌的老同学涂本恒老先生回忆,早年父亲在吉安行署工作,涂本恒在赣南工作。涂本恒每回从南昌到赣南去,他都要到吉安行署去同父亲小聚,陪我父亲喝酒、看京剧。在后来的峥嵘岁月里,轻声哼唱京剧,成为父亲排解心中愁苦的一种出口,也撒下了孩子们喜欢京剧艺术的种子。

因为家庭熏陶,我对传统京剧剧目及经典唱腔、唱段,也略有所知,并有幸采访过江西省内几位高水平的京剧界人士。辛丑年上半年,还采访过寓居南昌的一对因为爱好京剧艺术而喜结连理的夫妻。夫妇二人,一个拉琴,一个演唱,鸾凤和鸣,举案齐眉,胜过人间无数(京剧伉俪风采见本文插入的视频)

京剧大师梅兰芳四平调(伶人漫忆梅兰芳)(2)

翻阅《伶人漫忆》,感受前辈大师的表演艺术菁华。作者黄裳花了大量的笔墨阐述梅兰芳、盖叫天、周信芳、俞振飞等艺术大师对自己所扮演的剧中人物的细节,从唱腔、唱词、到身段造型等手、眼、身、法、步的不断提炼、升华,揭示了艺术传承与创新的递进关系。剧中角色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节奏,都必须细心揣摩。角色的内心活动,精心设计剧中人物动作,也不断提炼,推成出新,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

这几位京剧大师,杜绝依葫芦画瓢照搬前人的程式化的“传承”,正如作者所云:“经过十几年的加工,《醉酒》已不再是他(梅兰芳)从他师傅那里接下来的《醉酒》了。”

京剧大师梅兰芳四平调(伶人漫忆梅兰芳)(3)

无论是梅兰芳扮演的杨玉环、穆桂英、赵艳容,还是盖叫天的武松、史文恭,周信芳的宋江、宋士杰,俞振飞的李三郎等,无一不是唱功与表演齐头并进,剧中的人物个性鲜明,充满活力,在一颦一笑,举手投足的细微处,展现出各色人物的特点,让观众朋友们觉得这才是是人心目中的那个戏剧人物,而且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梅兰芳、盖叫天、周信芳、俞振飞等京剧表演艺术家因为既有传承,更有创新之探索精神,最后终成一代宗师。

京剧大师梅兰芳四平调(伶人漫忆梅兰芳)(4)

说到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我辛丑年底在江西省文联听过一堂清华大学白明教授的讲座。他从远古时代的彩陶讲起,引导大家欣赏一件件艺术作品,要让自己代入、回到当时的语境当中去,要想当年。他毫不客气地批评当下的艺术只有技术,缺乏创新,更缺乏原创。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死记硬背的知识没有用,没有与自己融为一体,与思想表达无关。白教授对那些千人一面毫无个性的传“创作”以调侃打官腔的形式进行了委婉地批评。

谈到传统,白教授坦言传统是时间概念,记忆概念,历史概念,区域概念······他认为回到过去,所有的“传统”都是创新、创造,后代把伟大的创新当作传统,而且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高度,诸如秦砖汉瓦,唐三彩、宋瓷、元青花等。白教授说:“艺术家的职责,就是要做到我的作品和别人不一样。模仿只是传承非遗的作用,模仿是技术,不是传统的核心,出师要自己创造。模仿与艺术无关。技术训练,技术呈现,和创造无关。”

京剧大师梅兰芳四平调(伶人漫忆梅兰芳)(5)

听罢白教授的讲座,看罢《伶人漫忆》,观照当下的书法界,愿世人觉醒,抛弃利名,打破禁锢,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各自的定位,让书法回归自然书写的本质,创作出见功见性有格调有书卷气的书法艺术作品来。

京剧大师梅兰芳四平调(伶人漫忆梅兰芳)(6)

《伶人漫忆》一书中文章大多写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最晚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而结集出版却是在2017年。透过《伶人漫忆》,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特定历史时期的写作风格,更可以了解到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周信芳坎坷悲壮的一生,令人掩卷叹息。

京剧大师梅兰芳四平调(伶人漫忆梅兰芳)(7)

京剧大师梅兰芳四平调(伶人漫忆梅兰芳)(8)

京剧大师梅兰芳四平调(伶人漫忆梅兰芳)(9)

人世风景,前尘影事,都已成渔樵闲话,饭后谈资。我写人物,摈弃假大空,拒绝千人一面。讲究直见性命,倾听肺腑之言,畅谈生命体验,还原人世间那年那月各色人等的任侠使气血泪情仇……还原一个个有血有肉会哭会笑的鲜活的生命个体!承接写私人传记、家庭小史。

京剧大师梅兰芳四平调(伶人漫忆梅兰芳)(10)

链接:南昌熊明,号泥巴道人、真寂。1968年10月出生。资深自媒体人。独立文化观察家。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其文章有机锋,书、画有禅味。长于散文、随笔、游记、传记、评论等写作。记录真实,解析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