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丘处机,小名丘哥,金皇统八年(1148),正月十九日生,登州栖霞县(今山东栖霞市)滨都里人。

一、全真教禁欲的教规

在中国,宗教的禁欲主义来自佛教。佛教是在种姓压迫苦难中产生的宗教,创立之初释迦牟尼就提出了苦、集、灭、道“四圣谛”、要人们克制欲望,通过“八正道”(八种方法)的修习,摆脱生死轮回,进入涅槃境界。佛教中的瑜伽、吠檀多等派,依这一主旨,都主张禁欲论。

丘处机和全真教什么关系(全真教宗师丘处机)(1)

它们把肉体视为一切罪恶与痛苦之本,倡绝欲弃智,习作苦行,以谋求超越现实,获得解脱。并创造了简宿、乞食、着百纳衣等十二项苦行,称“头陀行”、修头陀行者,又叫“苦行僧”。

随佛教传入中国,禁欲论与头陀行亦流传进来,《传灯录》载:僧那禅师“手不执笔,永损世典,一衣一钵,一坐一食,奉头陀行”。禅宗入道方法“四行”之一的报怨行,亦是要僧尼经过苦修,做到无爱憎、无怨怼,对一切都甘心忍受。

中国传统道教承老庄思想,主张节欲、寡欲,并不禁欲,张陵创道教尝收五斗米,葛洪大倡服食外丹、至南朝时,陆修静整顿道教,去三张伪法,吸收佛教禁欲之说,立道教戒律,倡禁欲、出家。陆修静之后的道教仍有华丽宫观和大批田产。宋代道冠人均有田60亩、地20亩、山林72亩,收入相当丰厚,根本谈不上所谓禁欲。

完全实行禁欲主义的只有全真教,尤其是王嚞(zhe)领导的前期全真教,这种绝对禁欲主义主要体现在教制上。

早期道教如五斗米道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立治,无出家之说,南北朝后,道教虽倡导出家,但有男女合气之术,其中大师派道士则不一定出家。社会混乱之时,出家更是徒具其名:宋人王林说,五代时道士“假冠服以寄褐”,甚至掣家人观。开宝五年(972)闰二月,宋太祖见道士在宫观成家立室现象普遍,曾下诏说:“今后道不得畜养妻孥。"

丘处机和全真教什么关系(全真教宗师丘处机)(2)

至北宋末年,神霄派道士或“规财养妇,饮酒茹荤,不修身检”;或美衣玉食,以青胶刷鬟,“外畜妻子买姬媵”。王嚞创全真教,才一改前习,使道教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出家。王嚞以识心见性为长寿成仙的基础,把绝对禁欲作为识心的首要条件。

他认为,道生万物,火、风、地、水“四大",“为伊合造成形”。人即四假合成的凡躯,本有较长的寿命,但为欲念驱使,自羡荣贵贪爱恋,“四假凡躯恰似蚕身缘,各缚缠,夸作茧,裹了真灵,直待锅儿煎”。作茧自缚,毁灭生命,即是活在世上也是一具行尸走肉的“假合尸”,有人问:人为何生死有先后?王嚞答到:“先死者为其人心著欲乐贪恋境界,是男子者损精,妇人损血,已有无常也。“

有了欲望,就有了死亡的存在。要人们绝欲出家,“搜玄路,出迷津,静中调养精气神”。王嚞告诫人们:荒郊野岭,日晒雨淋,牧童鞭打的累累白骨骷髅,就是因为前世纵欲而不修行的例证。王嚞认为,绝欲首绝人情。

他说:

“修行切忌顺人情,顺着人情道不成。奉报同流如省悟,心间悟得是前程。学道修真非草草,时时只把心田扫,悟超全在绝尘情,天若有情天亦老。”天道无情化生万物,欲望生人情,人应如天道,无欲无情。“人情”之大为恩爱,“怀爱海,长思忆,恋恩山,每怅惆”,最终只能是“待荒郊,卧土丘”,短命天亡。他要人们“须早悟,三教理玄幽。摆脱恩山祛爱海,得归蓬岛赴瀛洲”,去恩爱表现在行动上便是抛妻弃子,跳出家庭这个“牢笼”。因为“妻男孙女长缭绕,爱狱恩山把身躯紧缚抓”,“被儿孙,长与便;遭妻女,每添愁”,就会“日日忧”。

王嚞以妻儿为枷锁,称儿孙欢笑为虎狼咆哮;视夫妇为仇敌,认为养儿育女是还前世孽债。说: “儿非儿,女非女,妻室恩情安可取?总足冤家敌面仇,争如勿结前头苦"。奉劝世人“休妻别子断恩爱”,“跳出樊笼寻性命”,“静中堪破五行因,由此能损四假身。返见本初真面具,白云稳驾一神仙”。

丘处机和全真教什么关系(全真教宗师丘处机)(3)

真是这样一种教规,使得作为全真教创始人王嚞弟子的丘处机,在修行上可以不顾一切的去修仙成道,这就有了后来的自宫以修仙道的做法。

二、太监为何以丘处机为祖师爷?

太监,是清代以前一种被阉割后专门从事皇宫和王公私宅事务的特殊人物。

他们从明代起,即以丘处机为祖师专门研究宦官史的王玉德先生说:

“明代宦官崇拜真人丘处机。.….….他是正月十九日出生的,故,阉人都以这一天为吉日,纷纷到白云观散钱施斋,而京师无赖之徒选定这一天施行阉割术。因此,丘处机是宦官心目中的圣人,是他们信仰的寄托。“

清朝的宦官多是道教徒,如同治十年(1871)二总管刘多生,拜白云观张宗璇为师,名诚印,号素云道人,曾任白云观第二十代方丈,有丁余人经他授戒。因而,他们更崇拜丘处机。

《清稗类钞·时令·京师逛庙日期》说:

“十九日,游白云观。观,元之长春宫也,为城外巨刹,花木甚多,俗称正月十九为燕九,亦称阉九,又称会神仙。前数日,游人已多,而阉人伙以元代丘处机方自宫也。”

《天咫偶闻》卷九亦有类似记载。

为什么明以后的太监要把丘处机作为行业神崇拜?

明人陆文量说:

“元太祖以宫嫱赐丘长春,逼使污之,长春乃自刃其势,以誓不得污。京师人至秋九月合道俗为素馔以祀,日阉九会。”都穆《谈纂》载:““元太祖尊礼丘长春,欲妻以公主,遂自腐以告绝,其日乃十月九日,京师谓之阄九,为会其盛。”

丘处机和全真教什么关系(全真教宗师丘处机)(4)

沈德符则称:

“(正月十九日)都中土女倾国出城西城所谓白云观者,联袂嬉游,席地布炊,都人名烟九。意以为火树星桥,甫收声采,而以烟火行名耳。既见友人谏中称淹九,或云灯事阑珊,未忍遂舍,取淹留这意,似亦近之。既得之,都下耆旧则云:全真道人丘元清,以是日就阉,故名阉九。

丘初从黄得祯出家,洪武初以张三丰荐为五龙宫住持,有司又以贤才荐为御史矣。上以二宫人赐之,丘度不能辞,遂自宫。今观其遗像,真俨然一躯也。后转太常卿,封三代,殁于京师。丘之事迹甚著,但自宫之日月亦不可考,然京师是日不但游人塞途,而四方全真道人不期而集者不下数万,状貌诡异,衣冠瑰僻,分曹而谈出世之说。

中贵人多以是日散钱施斋。闻京师无赖亦有趁此时腐其童稚者。则阉九之说亦似不妄。

这一连串的记载,既有时间之差,又有事件之误,更有人物之混,使明人王世贞“疑者十余年而不能解“,现代学者亦发出“不知丘处机自宫之说是否因丘元清自宫之说而来”的疑问,直至今日仍未开清楚。时间之差容易明白,如“十月九日”,当是刻写时的手误,省刻一个“正”字把十九日分为十月九日。

与丘处机相混的人物是明代丘元清,小抑司气太经认真考证,认为:丘元清“无赐宫人及自宫事”。余下的实质问题就是丘处机是否自宫?回答是肯定的。《清和尹真人语录》载:丘处机在磻溪、龙门修炼期间,为除去阴魔、炼心去欲,曾白行阉割,差点死去。

作为丘处机的得意门生,尹志平不会无中生有的瞎编。清溪全真道士刘志玄金泰定二年(1326)著《金莲正宗仙源像传》一书,所绘丘处机像亦白皙无须。可见,金末元初全真道士均知丘处机是净身之人.明代王世贞游白云观亦见观中“长春真人像白皙,然肤理皴皱,无须,若阉宦然”。

现白云观中有两尊丘祖像,一尊白皙无须,在老律堂;一尊微须方脸,在丘祖殿。观中道士云:一为丘处机年轻时,一为年老时。王世贞只见其无须者,有须者应是清代所塑,非丘处机真形,或以他人假代,或以掩饰丘处机净身之实。若必符观中道士之说,则微须者当为丘处机年轻时像,无须者为年老时像。

丘处机和全真教什么关系(全真教宗师丘处机)(5)

由此又知,“阉九”应是“宴丘”转音而来,为太监专用。或因其奉丘处机为祖师,民间贬而称之。至于沈德符似是而非的多种解释,则属夸夸其谈了。另外,《长春真人西游记》卷上载:太祖十四年二月二十七日西觐至泸沟(北京西永定河),刘温欲以为成吉思汗所选处女同行,遭到丘处机严厉拒绝,曰:“齐人献女乐,孔子去鲁。余虽山野,岂与处女同行哉”!赐宫人,妻公主之说应是以此为兰本杜撰而成。

明清太监奉丘处机为祖师,其意义不外乎二:一是希望这位和他们一样阉割了的神仙能保佑他们生活平安,健康长寿。二是借丘处机抬高自己。丘处机为去欲炼功自宫:太监们是为生活所迫被宫,都是为了某种信念和追求不得已成为了非正常人。但不论意义怎样,都说明丘处机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神圣的,是值得纪念的。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