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一直读一本书,会读不下去,所以,我常开几本,齐头并进。因为,这样读可以维系一些新鲜感,不至于那么倦怠。

这些天,除了继续读《古文观止》卷五史记选文外,也读了一本新书孟昭连的《之乎者也非口语论》,同时还开始读高中的必修一文言文。几本书同时读,顿觉人生不像满街阳时空荡的大街了。

今天读必修一的《荆轲刺秦王》。司马迁的文章,我总感觉参杂了太多的感情色彩,所以,总不如左丘明文章的客观和精准。当然,读《史记》文章,刺激;读《左传》文章,平静。

原文: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一般译为:秦国的将军王翦攻破赵国,俘虏赵王,大部分占领了赵国的国土,进军向北侵占土地,到达燕国南部的边界。

还有的译为:秦国的将军王翦攻破赵国,俘虏赵王,全部占领了赵国的国土,向北进军侵占土地,到达燕国南部的边界。

两种译法大同小异,看起来没问题,但细想之下就觉得可能有问题。

首先,我们说“破赵”。

历史记载,公元前228年破赵,公元前222年灭赵。“破赵”的标志是秦军(王翦)攻下赵国都城邯郸,俘获赵王迁;“灭赵”的标志是秦军(王翦之子王贲)灭代,俘获代王公子嘉。

那么,此处的“破赵”是“攻破赵国”,还是“攻下赵都”呢?

查“破”字,可译为“攻下”、“攻破”、“击溃”等,因此,此处的“破赵”,既有可能是“攻下赵都”,也有可能是“攻破赵国”,还有可能是“击溃赵军”

“攻破赵国”可不可以呢?一般而言,“国”可“灭”,不可“破”。杜甫的“国破山河在”,说“国家破碎”,毋宁说是“国都沦陷”。古代的“国”字可指“国都”,打下国都,自然意味着国家破碎了。《左传》周定王十年,楚国“破郑”之战,因郑国叛楚从晋,楚庄王兴兵伐郑,围郑都。围攻三月,郑力战不支而城破,郑襄公肉袒牵羊以降楚。由此可知,古代“国都”被攻下,一般意味着“国家”灭亡。

为什么“国都”被占领,就意味着“国家”被灭亡呢?因为,在古代诸侯国的宫城前,有“左宗庙,右社稷”之说。通常情况下,诸侯国君的宗庙被毁,社稷被灭,就是国家灭亡的标志。注意,这里的宗庙是国君的家庙,社稷是国君祭祀天地的场所。这两个地标被毁,意味着权力的丧失。所以,南唐后主方有伤感至极的词: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击溃赵军”可不可以呢?也不妥。因为,如果司马迁要表达“击溃赵国军队”这个意思,一般会写“破赵师”而不是“破赵”。

因此,我认为此处的“破赵”,译为“攻破赵都”或“攻下赵都”比较合适一些。

其次,我们说“尽收赵地”。

“尽收赵地”可译为“全部占据赵国土地”吗?看起来可以,但细想之下又觉得不应该。

一来,赵都邯郸被攻破之后,赵公子嘉带领一班人马逃到了赵国的“代”地,并自立为代王,继续抵抗秦军,直到6年之后的公元前222年,赵国方才被灭。

二来,“尽收赵地”的后面一句就是“进兵北略地”。前句既然已经说了“全部占领了赵国的土地”,为什么下句又说“进兵北略地”?这“略”的是谁家的“地”呢?显然还是赵国的土地。秦军都已经“尽收其地”了,为什么还要再去“略”一次已经“已收之地”吗?

因此,“尽收赵地”仍应该是“尽收赵都之地”。古代的国都,最中心是诸侯一家居住的“宫城”,类似紫禁城;外围是贵族居住的城区,以及城墙之外野人居住的郊区。因此,春秋时期的“国野”制度称城区的人为“国人”,称郊区的人为“野人”。国人有政治权利,野人没有。也因此,《召公谏厉王止谤》中的“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中的“国人”,并非指周王室治下的所有人,而仅仅指周朝都城城区的人。

因此,这一段可译为----

原文: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试译为:秦国将领王翦攻下赵都,俘获赵王,全部占领赵都的土地,发兵向北夺取土地,(一直)到燕国南部边境。

以上。

荆轲刺秦为何选了个窝囊废秦舞阳(读书细节02荆轲刺秦王之)(1)

荆轲刺秦为何选了个窝囊废秦舞阳(读书细节02荆轲刺秦王之)(2)

荆轲刺秦为何选了个窝囊废秦舞阳(读书细节02荆轲刺秦王之)(3)

荆轲刺秦为何选了个窝囊废秦舞阳(读书细节02荆轲刺秦王之)(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