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三台合一”的背景下,《等着我》第四季将融媒体公益节目变得可看、可听、可评。
5月16日,大型公益寻人节目《等着我》第四季看片会在北京举行。看片会邀请了节目主创团队、学界、社会人士和媒体专家等对节目进行品鉴。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三台合一”的背景下,这一季节目创新融合,频道、频率和网络共振,打造了一档可看、可听、可评的融媒体公益节目。综合频道总监张国飞介绍说,《等着我》希望能够通过动人的故事感动人,并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展现中国人的美好和内心精神世界,记录中国人的情感春秋。
央视综合频道总监张国飞
中国交通广播节目总监张根清认为融合是“电视广播化,广播电视化”的过程,也是“1 1>2”的效果,“电视有电视版,广播有音频版,网络有直播版,这样可以讲出更多的大家想听、想看,但是没有看到、没有听到的故事。广播电视的融合做另外一个概念,能让更多人了解背后的故事”。
中国社科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说,《等着我》让大屏节目和收视率、影响力结缘,节目是一种刚需,寻找亲情、恩情、友情是一种本能,挖掘出来这种刚需是节目的成功。节目天然具有悬念感,这种悬念很能抓住感动。真情的纪实态也是电视节目中最好的状态。最后节目具有众筹性质,融媒体的合作、大屏和小屏的打通做到了公益众筹。“节目跨越了简单地对人在生理上的满足追求,升级到精神世界中的命运改变。”
展现美好、温暖和希望
中宣部文艺局处长马佳讲述了她与《等着我》结缘的故事。一次深夜回到家,听到父母房间传出哭泣的声音,推开房门,她看到两位老人一边抹着眼泪,一遍盯着电视屏幕。“是什么样的节目能够这样深深地吸引他们?从导向上说,这个节目追求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生动践行了文艺思想。我们的文艺要以人民为中心,我们的节目就是从群众的需求出发,体现了国家媒体的责任和担当。” 作为一档公益节目,不依靠明星大咖,返璞归真讲故事,不一味追求煽情、找泪点,而是从朴实出发,从人性挖掘,让人产生情感共鸣,润物细无声地传递正能量。“节目就像风雨过后的彩虹,这个彩虹就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精神所在。”
《等着我》制片人兼总导演杨新刚介绍说,新一季的《等着我》继续坚守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情感,并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维度、厚度和延展的空间。节目首先在被寻人故事的开发上加大比重。其次在人物个性挖掘上下功夫,通过每一个眼神、每一声叹息、每一滴眼泪的细节捕捉来刻画一个立体的人。同时,节目也创作了节目音乐和主题歌,用音乐开辟第二个叙事空间。最后,在注重家的基础上,加重了“国”在节目中的体现,选择了核潜艇之父等反应大国奋斗的选题。
《等着我》节目访问人、中国之声特约评论员张春蔚分析节目能够吸引人的原因,是节目创作团队用爱在呵护普通人。“让普通人说出不普通很难,让这种不普通还能感染人就更难。在全世界的春秋笔法中,很少给到普通人的,但央视把这么重的仪式感给到普通人,让普通人的情感放大,用爱呵护普通人,带着隐忍和坚持的爱,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
融合社会资源,让社会变得更美好
《等着我》不仅是一档节目,更是依托于电视平台打造的能够汇聚社会资源的公益平台。节目调动了包括公安机关的行政力量、以央视为代表的媒体力量、以郁钧剑和张宝艳等为代表的社会公益力量和爱心人士,以及爱心企业等资源,在坚定共同方向的前提下,努力通过这个平台来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认为,家是中国人的精神空间,是中国人的情感联系,所以能够唤起大家的共鸣。《等着我》是一个大的公益互助平台,大家互相来帮助来完成寻亲、寻友的愿望,把不同的媒体平台集中到一起为社会提供力量,而且通过媒介传递出去,节目在改变社会。
歌唱艺术家郁钧剑说他参与《等着我》是真正在为普通人做事,所以才会深受大家的欢迎,他也在参与节目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节目“慈悲心”的感受。
公安部刑侦局副局长陈士渠说,《等着我》是中央电视台服务群众的创新,而且创新很成功。“这个节目是动员了多方的力量来帮助群众解决他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这个节目就集合了多方的力量,警方、媒体和志愿者的力量,帮助群众实现团圆梦。”
《中国新闻周刊》总编辑吕振亚称,媒体都在关注社会正能量的传播和故事的表达,而《等着我》能够用国家平台和影像手段的优势,显示出了节目的强大力量,传播效果和实际产生的社会正面影响是有目共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