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些看似不努力的同学的成绩要比一些很努力的同学成绩更好,这是为什么?相信一部分家长、同学看到这,都会认为肯定是那个努力的同学不够聪明、不够灵活呗,不然他那么努力,成绩怎么还上不去。这样的理解不仅被家长同学认可,一些老师也这样认为,甚至或许连十分努力的你也这样认为。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影响成绩高低的因素真的很多,单单把很努力而成绩比不过不努力的同学视为自己不够聪明、不够灵活,是非常片面的。以下几个原因可能是努力的你成绩提不高的主要原因,但不管怎么样,你要记住,努力没有任何错,你的努力精神和行动没有错,不是努力没有用,而是影响成绩的因素真的太多,努力只是一方面,越努力越有利于你掌握知识提升成绩,但并不能决定你成绩的高低。

或许因为你在心理素质、学习方法、身心发展差异、前期经验、学习习惯、个人天赋优势等方面存在问题,进而影响了你成绩的高低。不管如何,努力学习而成绩不如看似不努力的人并不能说明你愚笨、不灵活,不要用自己愚笨、不灵活的眼光看待自己就好。

为什么有的人很努力不成功(为什么还是考不过那些看似不努力的人)(1)

(二)

下面具体来看造成很努力但成绩依旧不比看似没有努力读书的人好的原因。

01心理素质

你努力读书,认真完成功课,努力预习、背诵和复习,你的学习态度完全没有问题,但是你在考试前十分焦虑。你在考前完全无心复习,吃不好睡不着,一直处在紧张状态。你在考场是拿起这样的想法:这次我一定要考到95分,为父母赢回面子,这行的想法变成压力无形挤压你;你一直焦虑:我千万不能考试的时候把知识点都忘记了;你在考试时额头手心冒汗,遇到比较困难的题目就奔溃而无心去做题了;你真的在考试途中由于太紧张而大脑一片空白。……

你有没有想过,也许是你在考试前和考试中不那么稳定的心理素质造成了你的成绩比不努力的同学要差一些。

其实,心理素质极大影响我们考试的发挥,稳定的情绪和心理状况有利于你在考试前有效地复习,稳定的情绪和心理状况更有利于你在考试过程中头脑清醒,稳扎稳打的做题,甚至有时候出现超长发挥的情况。

02学习方法

你的学习态度始终是没有问题的,对待作业功课预习和复习都十分勤恳,但是你做题时仍然不知所措,明明我对要知识点都背的滚瓜烂熟,对老师的讲解也认同理解了,为何做题还是不太会,我的做题出错率还是比较高。

这有没有可能是学习方法的问题,比如我做题出错率高,是因为我没有真正理解那个定义,我只认同了老师对定义的理解,但我自己来表达对定义的理解就弄不清楚了,知识没有变成自己的;又或者我对那个原理没有思考,当它题目稍微变动一下的时候,我就感到陌生了;或者我背诵课本又慢又记不住,原来我背诵的时候没有一个好方法,我的方法老实,而那个同学用抓住关键词、多表达多默写的方式让他背诵的又牢固又迅速。

因为我使用了一些错误的方法或者学习效率比较低的方法让我们成绩持久徘徊,而其他同学掌握了一些更好的学习方法,这使得他花费了更少的时间,但是学习效率却比我要好一些。也许你现在就是学习方法不先进,没有关系,找到了原因,认真去学习练习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就能有效提升成绩。学习方法是任何人都可以学习和掌握的。比如以前你背诵课文只会死记硬背,现在你学会了理解课文,抓住关键词,将一句一句话串联起来,你的背诵效率快多,你的背诵能力增强,以后遇到默写类的题目其实就不怕了。

03身心发展差异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每个孩子的心理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其中思维的发展的规律始终是从知觉到具体形象,再到抽象,最后到辨证。但因为个人发展速度不一样,总有些孩子心理要发展早一点,有一些孩子心理要发展要慢一些。

比如在小学初中阶段,普遍来讲,这个时期是我们形象思维迅速发展的时期,抽象思维还是不太能理解。但人群中有极少数的同学,他思维发展早一点,已经可以学习和理解抽象物体掌握抽象思维了。人群中也有极少一些同学,在高中本该掌握抽象思维阶段没有掌握它,这个时候可能他已经非常努力学习立体几何了,但是还是很难理解抽象立体几何。

这里,因为个体的心理发展速度的早晚,引起对知识点理解程度的深浅快慢,最终导致成绩的高低差异。但我们不必担心:自己当前思维心理发展比同龄人迟一些该怎么办呀?其实心理和思维发展是始终向前发展的,一定会发展到下一个高的阶段来,同时学校教育还会更快促进你心理和思维的成长。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千万不能因一时个人的成绩不理想,就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不聪明,有时候或许只是你处在的思维阶段较同龄人晚了一点。

04前期经验

老师讲解某个知识点,少部分同学一点就通,很快就理解和吸收了那个知识点,但你还摸不到头脑。为什么他掌握得那么迅速快?有没有可能这是那位同学之前接触过学习过那个知识点。比如体育课学习乒乓球,一些同学一开始就打得比较好了,一些同学连拍子都不知道如何握。原来其中一部分同学之前在家就学过如何打乒乓球了,另外一些同学还没有碰过乒乓球呢。

所以,你应该知道:在人群中总有一部分同学他吸收知识的能力更快或做得更好,除去这个人学习能力强之外,或许这个人本身已经积累了这方面的知识。换句话说:他之前有一个好的基础,所以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你明明已经很努力地学习了,为什么仍然比不上一部分同学。

05学习习惯

在日常学习中,你做题目打草稿很乱,他打草稿工整;你做题目慌里慌张,他做题目稳扎稳打;你做题目粗心大意,他做题目细心;你做题目过分求快,他做题目有条不紊,耐心思考……

最后导致的结果常常是:做题一心求快、乱打草稿,不擅长总结错题、粗心大意的同学比做题更有耐心、打草稿工整的同学成绩要差一些,什么原因造成的?显然是自我学习习惯造成的。所以看看你在一次考试中,因为个人坏的学习习惯失掉了多少分,是不是应该要纠正过来呢?

06个人的天赋优势

每个人天赋不一样,即使你认为自己没有天赋,但也总有一些东西我们比其他人强或者天生就更偏爱一些东西。我的一位同学,她在小学接触到画画就疯狂爱上了它,她不但对画画有浓厚的兴趣而且作画也比我们做的好。我对画画没有太大兴趣,但我对一些抽象的句子表现出大的兴趣,我非常喜欢上理论课程,高中政治学习哲学,一部分同学感到很头疼,但是我却乐于去分析理解哲学的一些观念,并以此为乐。

我的意思是:人生下来就有差异,有些人天生就喜欢理论的东西,有些人天生就热爱艺术,有些人天生热爱语言,每个人一定会有内心真正喜欢的东西(或许你只是现在没有找到),有些人因为热爱所以孜孜不倦的去学习了解那方面的东西,他比我们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和知识,我们不应该用别人热爱擅长的东西去与我们不擅长不热爱的东西去比较。所以,在学习上,你不要去用同学热爱擅长的学科与你薄弱学科去比较

07偶然因素

一些偶然因素:比如这次考试你遇到的知识点恰好都是你复习到的,所以你当然比平常要考的好一些;但当你考试刚好碰到了许多自己薄弱的不熟悉的题型,你的成绩又比平常差一些。还有可能你蒙的题目这次蒙的都对,你的成绩比平常又要好一些。

总之考试题型分布、你的复习情况和你个人的临场发挥完全可能对你考试成绩有比较大的影响,这就告诉我们不要盲目去和别人比较成绩高低。

为什么有的人很努力不成功(为什么还是考不过那些看似不努力的人)(2)

(三)

在学校,和班级同学比较成绩是太平常了,但比较之后成绩的高低常常影响到自我情绪和自我评价。这篇文章我希望我们在面对自己和一些同学成绩有差距时,我们能拥有正确的归因方式,对自己的个人看法能够全面,不能用一味个人的不聪明不灵活来否定自己的优点和潜力。

当然其实我们也不要把成绩的高低看得太重要,单单一份成绩表面上只能评判你的答题效率高低,在平常你个人练习时付出的努力并不一定会发挥出来,你不要紧拽着成绩不放,痛苦说努力读书其实没有用,其实每个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样,心理素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临场发挥和运气不一样,成绩最后的高度是综合因素的影响,谁能确保他成绩高一定是掌握知识比你好了。其实你只要了解你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提升个人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习惯,与过去的自己相比较,你的成绩就会越来越好。就算你成绩提不上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方法,也对你未来成长好处多多。总之重视学习过程的收获其实比重视成绩价值和好处多太多。

为什么有的人很努力不成功(为什么还是考不过那些看似不努力的人)(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