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是中国古代的名人之一,其一生功过褒贬不一,其人性品德好坏都聚,其传说演绎也是乌七八糟,因为其一生作为关联着我国第一个大一统秦国的很多人和事情,所以受到后世人们一定的瞩目。吕不韦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其主持很多门客编写了一部有名的《吕氏春秋》文集,也算给后人留一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也算有功中华文明的千秋传承,也算给他祖宗姜子牙添了一份彩。
百家争鸣浮雕
一、吕不韦简介:
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滑县)人。 战国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国丞相,据说是周朝姜子牙的23世孙,也算大名人之后。
吕不韦的祖宗姜子牙
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
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吕不韦是阳翟一个大商人,那时候的商人当然也是利用地域之差,到各处收特产货物倒腾到稀缺的地域进行售卖,赚取其中的差价。商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唯利是图,为人聪明伶俐、口齿能言会道、精于投入产出的算计。
《史记》书籍
吕不韦首先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人,通过经商盈利积攒了丰厚的家产。商人当然想自己的买卖越做越大,吕不韦经商当然要和各国的统治阶层经常打交道,这是有钱有势的阶层,对于商人来说是一种依靠也是非常好的销售渠道。所以商人对统治阶级管理阶层认识是很清晰的,也是非常看重的。
吕不韦不知道脑袋怎么开的窍,竟然想到了投资人脉资本上去了,看来非常明白人类社会人为根本最大资源。他偶然遇到了在赵国当人质的秦国王室人员子楚,对各国情况的了解,王侯将相统治阶层的了解,对秦国的王室的了解,对对子楚的了解.....再经过自己商人的洞察力和算计力,发现了通过投资子楚获取最大利益的机会。
司马迁祠堂
通过一系列连贯的谋划,和秦国王室不出吕不韦意外的预测发展,子楚还真当上了秦国的国君;这一下吕不韦一步登天,也当上了秦国的宰相,获得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贵实权地位。
吕不韦的才能也得到了极大地舞台发挥,帮助秦襄王子楚也干成了一些事情,这宰相位置当然也越坐越稳。权势熏天,荣华富贵享受不尽。这家伙权力大了、地位高了、其他物质财富也享受不尽了;这眼界心气就想再次拔高自己的名望,人生现实追求全部满足了,再来个名留青史恐怕就是最后的一个理想目标了。
春秋战国时期
再加上和其宰相地位协助秦国统治有关系,和传说隐形儿子秦始皇嬴政将来的大秦帝国统治有关系,就召集人才门客主持编写了《吕氏春秋》文集。最后,吕不韦的发迹关系牵扯也成为了埋葬他生命的牵扯关联,这就不说了,但吕不韦其一生所有人生理想愿望应该都算实现了,没白活忙碌一场,人生算是得到了最多的富足张扬,在秦始皇嬴政的打击威逼之下,吕不韦最终自杀而亡。留下的最有文化历史价值的恐怕还就算《吕氏春秋》这本文集巨作。
舞台剧《兵马俑》述说秦朝的故事
二、《吕氏春秋》的内容:
《吕氏春秋》是在当了秦国丞相吕不韦一手主持下, 集合一众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派的名著。成书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随着吕不韦的没落也只能被束之高阁。此书以儒家学说理论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串联,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组合,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可能也是吕不韦在思索秦朝统一天下后,如何对大秦帝国进行全方位的良好经营。对于商人出身的吕不韦来说是一种习惯,不打无准备之仗,预先的思谋和盘算是商人的风格。
儒家孔子像
《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黄老道家的代表作, 全书共分十二纪、八览、六论,计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吕氏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上应天时,中察人情,下观地利,以道家思想为基调,坚持无为而治的行为准则,用儒家伦理定位价值尺度,吸收墨家的公正观念、名家的思辨逻辑、法家的治国技巧,加上兵家的权谋变化和农家的地利追求,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学说。
道家老子
如果吕不韦真是秦始皇亲爹的话,首先是不会有反叛之心,其次是全心全意给自己儿子的未来做好一切的铺垫,而去预先把战国诸子百家全都摸索一遍,集合成一个整体,为秦始皇的未来统治,形成一种稳固的根基框架。可惜,秦始皇因为各种原因恨死了吕不韦,再加上统治铁腕的磨炼,强权才是他认可的硬道理,所以秦始皇最终选择了法家统治思想。
西安诸子百家几位代表人物雕像
但如果细看《吕氏春秋》的内容,吕不韦好像在寻找一种有别于其他历史王朝的最完美体制。商人出身的吕不韦,游历各国,接触人员上至皇帝达官,下至平头小民,都会揣摩对方的需求,从而让自己货卖到对方手上,那就要考虑投其所好,对应其心思和取向。而诸子百家集合的这离家代表,综合了农工商、国帝兵、教民和平民所有方面的优点理论。表面看,契合了一个国度所有人的需求,吕不韦就想搞一个这样的大融合,迎合所有人的胃口,稳固大秦帝国走向千秋万代,恐怕也是他的或者为他儿子考虑的理想化目标。
秦始皇的铜马车
三、《吕氏春秋》的意义:
《吕氏春秋》是一部产生于战国晚期的理论著作,出于众人之手,风格不完 全统一,水平层次不齐,角度观点各有侧重。但是吕不韦进行了初选,后又找水平较好的一些人进行了精选。这样文集优点就多呈现了出来。其中有些文章精练短小,文风平实畅达,用事说理颇为生动,仍然 可以称得上是优秀的文学散文作品。在文学领域上的另一个突出成就是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故事。
吕氏春秋
据初步 统计,全书中的寓言故事共有二百多则。这些寓言大都是化用中国古代的神话、 传说、故事而来,还有些是作者自己的单独创造,在中国寓言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还表现了一定的音乐美学思想。它将音乐的产生与宇宙万物联系起来,提出"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乐》),从"心""物"感应关系,论述了音乐产生的心理过程。提出了"适"的概念,强调要音"适"和心"适",才能获得美的感受。
乐器战国时期曾侯乙编钟
在社会历史发展观上,《吕氏春秋》继承了黄老道家的进步历史观,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今之于古也,犹古之于后世也。今之于后世,亦犹今之于古也。故审知今,则可知古,知古则可知后,古今前后一也。"(《长见》)这就是说,历史的发展是一环扣一环的,今之视者,亦犹后之视今,无古不成今。
了解过去,有助于了解今天。但是,了解过去并不意味着拘泥不变,恰恰相反,当时代变化了,相应的法规、政策等也应该变化,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
吕氏春秋书籍
《吕氏春秋》对先秦各家各派着重审视其优长,偏重于汲取其精粹,力图超出门户之见,它说:"老耽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兼,关尹贵清,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责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此十入者,皆天下之豪士也。"由于《吕氏春秋》有这种兼容并包的眼光,故能取精用宏,融汇百家,以道贯之。
历史上号称"杂家"的《吕氏春秋》并不是混杂不分,毫无原则的。用平等的眼光对待各家学术,但不取鬼神、迷信的思想,而是吸取各家比较进步的思想。如对于儒家,主要吸取其民本思想、修齐治平思想;对于墨家,主要吸收其薄葬的思想;对于法家,主要吸收其法治思想。吕不韦苦心收集这些理论学说,虽然有哗众取宠之嫌,但一定是有借鉴探索一种完美的多方结合统治理论意思的,所以《吕氏春秋》在当时对于吕不韦来说,含有的意义有很多方面。
诸子百家画像
《吕氏春秋》虽采取各家学说,但所采取的观点之间,并不抵牾。因此,《吕氏春秋》可谓"杂而不杂",具有博综众家的融合倾向。古代的遗文佚事也靠它得以保存。春秋战国诸子如杨朱、宋钘、尹文、惠施、公孙龙等人的著作早已失传,但在《吕氏春秋》中却能找到有关他们的资料,而且因为它成书在战国末期,和这些思想家相隔的时间较近,所以史料价值较高。它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以及它所保留的科学文化方面的历史资料,是我们民族的一份珍贵遗产。
吕不韦画像
总结:吕不韦的一生可以说不一般,其才能心智的确也不简单。经过自己的眼光挑选,计划谋划,做成了一笔短期投资,长期大收益的好卖买,可以说是商人最高境界的大手笔之作,值得后来的商人们好好学习。
吕不韦画像
《吕氏春秋》算是吕不韦主持编辑的大杰作,利用商人之才能,成就了历史文化的一种创新典范。虽然,在当时想应用于统治理论系统的目的没有达到,没有起到对大秦帝国的实际作用,但是一种追求完美完善的探索。对于人文历史的记录、分典、传承还是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的。大家觉得呢?欢迎留言交流!(图片来自今日头条免费图片库和网络,感谢借用)
备注:参考书籍
1、《史记》司马迁,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
原创作者:@说客先生dys123爱好庞杂、中庸之道、趣谈历史、文化畅谈、欢迎交流、趣心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