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公元744年,贺知章86岁了,生了一场大病,躺在床上几乎不省人事。

庆幸的是,这个耄耋之年的老头熬了过来。

他立刻上书唐玄宗李隆基,称身体不堪大任,请求告老还乡。

玄宗十分不舍,不允。

贺知章的名诗名句(狂妄的诗人千篇一律)(1)

家人也说,他在长安数十年,早已不知家乡事,且年老身子弱,何故折腾着回去?

老头子却十分倔强,一再请辞,还希望把京城中的房子捐为道观。

玄宗无奈,只得应允,并亲自给道观赐名“千秋”。

他回乡那天,玄宗下诏在京城东门设立帐幕,让百官为之饯行。

玄宗在长乐坡为他摆酒宴,与会者写诗赠别,集结为卷,玄宗作序,传为文坛佳话,彼时盛况,丝毫不亚于兰亭集会。

贺知章的名诗名句(狂妄的诗人千篇一律)(2)

送贺知章归四明

唐·李隆基

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

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

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

独有青门饯,群僚怅别深。

在玄宗心里,贺知章完全是在最荣耀风光的时候,弃官归乡,除了不舍,更赞叹他的高洁品质。

写完此首,玄宗仍为他的离开而意难平,仍不住又写了第二首:

“筵开百壶饯,诏许二疏归。仙记题金箓,朝章拔羽衣。悄然承睿藻,行路满光辉。”

贺知章的名诗名句(狂妄的诗人千篇一律)(3)

那一天的京城,气氛热烈,但面临离别,仍见伤感,只有白发苍苍的老头子还如从前般旷达狂妄,他随意挥了挥手与百官作别,“回去吧,大家都回去吧,我回乡咯。”

然而没人回去,依然一程又一程地送他。

老头子只好跟官位最高的皇太子说,“殿下回去吧,别送啦,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的嘛。”

太子却仍是不舍,一声不吭地继续送他。

一直送了五十里,才依依不舍地与他告别。

这就是著名的“玄宗送行”的故事。

贺知章的名诗名句(狂妄的诗人千篇一律)(4)

“天宝二年,太子宾客贺知章,……志期入道。朕以其年在迟暮,用循挂冠之事,俾遂赤松之游。正月五日,将归会稽。遂饯东路,……乃赋诗赠行。”

我们看唐代诗人,其实很少有人能做官做到高位,就算做到高位,几乎无人可与贺知章这种风光相比,帝王对他的偏爱,几乎到了无人能及的份上。

甚至连他推荐的李白,狂傲不羁,完全不适合尔虞我诈的政坛,但在贺知章在位的时候,无论李白再如何狂妄,玄宗都不曾辞退他。

一直到了贺知章告老还乡后,他才“赐金放还”了李白,可谓给足了贺知章面子。

那么贺知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能让帝王、“谪仙人”都佩服地五体投地呢?

2

贺知章的名诗名句(狂妄的诗人千篇一律)(5)

贺知章早年迁居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少时即以诗文知名。

然而他青年时期的初唐,政坛更迭混乱,科考也中断多年,直到他36岁时,武则天才重开科考,贺知章终于一鸣惊人,顺利拿下当年第一位金榜状元。

这也是浙江省有史料记载的第一位状元。

当时进士科的录取人数跟后世的完全不同,录取人数非常少,素有“五十少进士”之说,贺知章三十多岁就能中进士科状元,绝对凤毛麟角。

虽然入仕已人到中年,不过中年人有中年人的稳重和智慧。

贺知章入仕后,官职低微,一直在七八品的文职上籍籍无名。

若是个少年人状元及第,却被如此对待,多半要抱不平了,说不定还得写首诗“内涵”一下上司或者帝王,那他的仕途多半也毁了。

贺知章没有,他依旧兢兢业业地待在本职工作里,毫无怨言,闲时就喝酒、与朋友聊天,日子同样过得有声有色。

其实贺知章这条路走的绝对高明,彼时的帝王武则天虽是个女人,但所有人都必须承认,她是个狠角色。

当时,“李派”与“武派”斗争地何其惨烈,选择站队的,无论是哪一派,结果都是死路一条。

贺知章身处漩涡中心,按兵不动,选择冷眼旁观,才得以保全自身。

贺知章的名诗名句(狂妄的诗人千篇一律)(6)

就这样过了十七年,唐玄宗继位,朝廷风波终于停止,并迎来了大唐的极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贺知章在这一时期,碰到了贵人张说,征讨突厥叛军大胜,升任中书令,朝廷上下为之献诗祝贺,贺知章奉旨为张说写的边塞诗,深得其喜爱。

有了他的相助,贺知章的仕途之路走得非常平稳,可谓一路坦途地升任了礼部侍郎,并兼任集贤院学士。

升了官职,自然与帝王打交道也变多了。

都说“伴君如伴虎”,帝王喜怒无常,心思难以捉摸,但贺知章在帝王那里依旧风生水起。

这说到底跟贺知章大器晚成的境遇有关系。

这一时期的贺知章少了年少轻狂和对名利的热烈追逐,不争,反而令人敬重;

阅历丰富,又能看清局势,能护己护人;

见识广阔,说话有分寸、有尺度,能得人心。

贺知章的名诗名句(狂妄的诗人千篇一律)(7)

我们举个例子。

那一年,唐玄宗打算到泰山封禅,祈求国泰民安,帝王封禅,历来是大事,玄宗极其看重。

在定日子的时候,朝堂上两派大臣吵了起来。

一派要定清明,另一派要定开国之日。

两派各说各有理,吵得玄宗一个头两个大。

这时贺知章开口了,他慢悠悠地说,“封禅最重要的是一颗为民祈福的心,何必拘泥于时间呢?”

玄宗一听,太有道理了!

于是也不再听两派人辩论了,直接定了三天后封禅。

贺知章既不得罪朝堂上的两派,又圆满解决了此事,解除了玄宗的烦忧,可见,帝王对他的偏爱是有理由的。

他这么会办事,帝王当然也要重用他,直接授任起居郎,每天的工作就是记录皇帝的言行。

这个活那是相当考验人的头脑了,一个不小心违背了帝王心思,记录了什么不该记录的东西,绝对小命玩完。

但贺知章干的非常好,玄宗甚至满意到,让他去教太子了。

以一己之力周旋在帝王家里,最后赢得所有人尊重,并全身而退,这个人的智商、情商堪称顶级了。

3

贺知章的名诗名句(狂妄的诗人千篇一律)(8)

贺知章和李白的故事,也值得一说。

公元742年,贺知章84岁,已经名扬天下。

李白41岁,孤身来到了长安,想要出仕做官。

有一天李白闲来无事,去了一家非常有名的道观去游览。

身边正好有一位白发苍苍、精神却十分好的老头,而且老头一点架子都没有,很是亲切,二人无事就攀谈了起来。

李白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个老头就是贺知章,佩服之余,忙把自己写的一篇文章拿给了他,请他指点。

贺知章的名诗名句(狂妄的诗人千篇一律)(9)

贺知章也不推脱,拿来就读,没想到开篇就被震撼了: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他整篇读完,更觉文章气势浑然天成,非大手不能为。

再看题名,“《蜀道难》,李太白。”

贺知章惊呼,“此乃谪仙人之作。”

于是李白就有了“谪仙人”这一称呼,二人也就成为了忘年交。

此后,贺知章就开始孜孜不倦地为李白打通关系,在李白出仕做官这条路上,少不了他的举荐。

贺知章的名诗名句(狂妄的诗人千篇一律)(10)

二人都很爱喝酒,经常一起畅饮。

有一次贺知章又约了李白喝酒,结果发现没拿钱,这就尴尬了。

李白忙说可以自己付钱。

贺知章不高兴了,“我请老弟的,怎能让老弟付呢?”

说着就把腰间的金饰龟袋解下来,作为酒钱。

李白阻拦说:“使不得,这是皇家按品级给你的饰品,怎好拿来换酒?”

贺知章不以为意,“与老弟喝酒,还论何御赐之物?”

说着就拿起一杯酒一饮而尽了,李白一看这老头子待自己如此礼遇,更是感动不已,二人交情更甚。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金龟换酒”的故事。

后来,贺知章病逝,李白听闻消息后,十分难过,忆起过去种种,老头子对他的赏识和举荐,更是泪满衣襟,写下了《对酒忆贺监诗序》一诗悼念他。

贺知章的名诗名句(狂妄的诗人千篇一律)(11)

对酒忆贺监诗序

唐·李白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4

贺知章的名诗名句(狂妄的诗人千篇一律)(12)

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敢用一个“狂”字,可见此人并不是一个规规整整的成年人。

杜甫曾为他写过一句诗,“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饮中八仙》)

说的是,他有一次喝醉了,骑在马上,一仰一合地像在乘船,结果眼一花,掉井里去了。

别人都着急地想要捞他上来,结果听到下面鼾声如雷,好家伙,他居然睡着了!

你瞧瞧这心有多大,这人有多狂!

贺知章的名诗名句(狂妄的诗人千篇一律)(13)

还有一次,岐王李范逝世,他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葬礼相当隆重。

有一个环节,是在出殡的时候需要有一批十四五岁的贵族子弟牵引灵柩,做这项任务的少年有个名字叫“挽郎”。

好多贵族出身的少年都看上了这个“挽郎”,竞争异常激烈,而选人的差事落在了贺知章头上。

老头子也左右为难,无论选谁,都不能合所有人的心意。

于是选完后,老头子被其它没选上的少年堵到了礼部。

贺知章赶紧让人把门关上,但门口的人迟迟不肯散去,他怕事情闹上,就架上梯子,趴在了墙头上。

然后语重心长地跟外面的少年们说,“快别闹了,回去吧,我听说宁王也快不行了,你们马上就有机会了嘛!”

众人一看这架势,仿佛是一个白发老头被一群少年人逼地爬在墙头上避难,有理也变没理了,还生怕他掉下来有个闪失;

又听他说这种话,都惊呆了,公然诅咒宁王,真正不想要命了,吓得立马就散了。

贺知章的名诗名句(狂妄的诗人千篇一律)(14)

诸君且散,见说宁王亦甚惨淡矣!

——《唐语林》

这话说的不仅狂,是太过狂妄了。

“攀梯劝退少年郎”的事情一夜之间就传遍了长安的大街小巷,玄宗自然也听说了。

然而玄宗并没有怪他,反而觉得这件事确实为难了老头子,不久就把他调任为工部侍郎了……

被帝王偏爱到这种程度,贺知章真有你的!

5

贺知章的名诗名句(狂妄的诗人千篇一律)(15)

当然了,狂的人要有狂的资本,贺知章是有这个资本的。

除去李白,贺知章跟草圣张旭的关系也非常好,而且他的草书亦是一绝。

贺知章的名诗名句(狂妄的诗人千篇一律)(16)

“善草隶,每醉辄属词,笔不停辍,咸有可观,每纸不过数十字,好事者共传宝之”。

——《唐才子传》

瞧见没有,每次喝醉了才写,写的还蛮好。

据说吴道子,对,就是那个唐代著名的画圣,看完他的笔墨后,亲自拜他为师,学写草书。

李白还曾为他的书法做过宣传。

贺知章的名诗名句(狂妄的诗人千篇一律)(17)

送贺宾客归越

唐·李白

镜湖流水漾清波,

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

应写黄庭换白鹅。

此诗先想象友人回乡终日泛舟遨游镜湖的情景,再运用王羲之“写字换鹅”的典故来赞美友人的书法艺术,可见李白对其书法是绝对推崇的。

贺知章的名诗名句(狂妄的诗人千篇一律)(18)

除了书法,他的诗也是一绝。

可惜的是,他的作品大多散佚,仅有十九首流传下来,选入了《全唐诗》。

然而这仅存的十九首里,就有两首千古绝唱。

贺知章的名诗名句(狂妄的诗人千篇一律)(19)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咏柳》是小学课本里必读的,他把柳树比喻成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十分别出心裁,独具匠心。

贺知章的名诗名句(狂妄的诗人千篇一律)(20)

第二首就是《回乡偶书》了。

贺知章的名诗名句(狂妄的诗人千篇一律)(21)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衰(cuī)

承接前文,86岁的贺知章告别百官,乘坐一辆马车,带着家人回到了故乡。

有两个小朋友蹦蹦跳跳地围着他的马车转了两圈,然后跑过来问他,“老爷爷,你是谁呀?”

贺知章的名诗名句(狂妄的诗人千篇一律)(22)

老头子回头看了看来时的路,有悲欢有起落;

曾在诡谲多变的官场里,斗智斗勇;

也曾在直率坦荡的文人里,醉酒交友;

人生漫漫,也走到了尽头,“我是谁?”是四明狂客贺知章也好,是皇帝面前的大红人也罢,老头子心里都一片坦荡。

该喝的酒,都喝过了;该交的朋友,也交完了;该做的官,做到极致了;该享受的人生,也享受过了,实在没什么遗憾了。

回乡仅几月,贺知章再次大病,此次他未能熬过去,一病不起,落叶归根后,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转载自: 东营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