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合唱演出时间(让广州合唱之都)(1)

广州大合唱演出时间(让广州合唱之都)(2)

广州大合唱演出时间(让广州合唱之都)(3)

比赛现场

前晚,“红棉杯”2019广州流行合唱大赛决赛在星海音乐厅举行。本次比赛由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州市音乐家协会、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联合举办。当晚,16支参赛队伍进行了激烈角逐,最终,广东文艺职业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The One Seven组合获得阿卡贝拉组金奖,中山大学南方学院音乐系混声团获得合唱组金奖。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素芹

现场激烈角逐

16支决赛队伍各展风采

著名声乐教育家、男低音歌唱家、广州市音乐家协会主席罗洪在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透露,此次大赛分为合唱组及阿卡贝拉组,共有30多支队伍报名,评委先根据视频选了20只队伍,在复赛之后,共有阿卡贝拉组7支队伍和合唱组9支队伍进入决赛。

当晚,首先进行决赛的是阿卡贝拉组。7个团队都来自高校,展现了年轻人的风采。其中,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的1Cup人声乐团演唱《一想到你呀》,台下观众自发开始打节拍;星海音乐学院的ME人声乐团演唱的《忆》很有特色,将现代中国风歌曲《青花瓷》与广东民谣《落雨大》《月光光》进行改编,融合了现代中国风与岭南音乐的特色,让人领略到不一样的韵味。

合唱组决赛中,首先登台的蓝天合唱团来自广州白云艺术中学,他们演绎的《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抒发了细腻而真挚的情感。华工老年大学女声合唱团演唱的《天之大》赞美母亲,温馨感人,深沉宽厚、安安静静的诉说非常适合“母亲”的气质,他们演绎的另一首《绒花》则是献给岁月的歌。“这些老年人,精神面貌这么好,感觉世界都更美好了。”有观众如此表示。而中山大学南方学院音乐系男声合唱团的《同桌的你》则引发了现场观众的怀旧情绪,这首作品的伴奏很有特色,获得了此次大赛的最佳伴奏奖。

决赛的评委都是业内知名人士,如中国音乐家协会合唱联盟副主席、著名作曲家刘长安,广东省合唱协会副会长、华南师范大学合唱指挥硕士生导师苏严惠等。

每支参赛队伍演唱两首歌曲,经过激烈的角逐之后,最终,广东文艺职业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The One Seven组合与中山大学南方学院音乐系混声团分获两个组别的金奖。

关注阿卡贝拉

推动中国流行音乐与合唱艺术双生共赢

广州的合唱基础很好,2012年被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和世界合唱理事会授予 “世界合唱之都”称号。“红棉杯”2019广州流行合唱大赛,旨在以创新的、大众的、富有特色的艺术形式唱响“中国梦”,推动中国流行音乐与合唱艺术的双生共赢。“丰富了广州合唱之都这个品牌,让我们的合唱更繁荣一些,形式更丰富一些。”罗洪说,“大赛契合广东流行音乐的特点。上世纪90年代广东的流行音乐很火,我们希望流行合唱的演唱形式跟普罗大众结合起来,让群众更广泛地参与进来。”

今年4月,因为雷雨天气导致航班延误,华南师大附中的学霸们在无锡机场无伴奏合唱《传奇》的视频爆红网络。罗洪表示:“阿卡贝拉用各种声响、各种声音来模仿乐器的低音、中音、高音进行伴奏,这种演唱形式的接受度很高,很多中学、大学都有阿卡贝拉合唱团。”

阿卡贝拉是“红棉杯”流行合唱大赛主推的一个方向。“我们希望有一些专业的老师能指导,让孩子们和声的感觉、效果以及在编配方式上更合理、更出彩。”罗洪说。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The One Seven组合获得阿卡贝拉组金奖,据其领队朱闻矞介绍,组合的成员都是17级流行演唱专业的学生。“组合成立于去年9月,这次参赛的《情非得已》是成团之初就开始训练演唱的一首歌,可以说是我们的保留曲目了。而《夜空中最亮的星》的难度比较大,有七八个声部,比如男高音分为一男高、二男高,男低音分为一男低、二男低,这样一来,和声就更饱满了。这首歌,我们就是拿它来冲奖的。”

通常情况下,The One Seven组合每周排练2次,每次一个半小时。“参加红棉杯流行合唱大赛,我们的专业水平和舞台经验都有了很大提升,成员们都不怯场了。”

今年5月,The One Seven去参加上海国际合唱节,因为1.3分的差距与金奖失之交臂,但之后很多企业向组合发出了演出邀请,“我们是高职院校,红棉杯这样的平台会帮助我们越走越远。”朱闻矞说,“我们进入阿卡贝拉的领域比较晚,但是有了成功的经验,很多同学表示想加入这个组合。我们明年还会参加红棉杯,会出两到三支队伍来比赛。”

至于大赛的合唱组别,则吸引了更多的人群参加。广州有超过3000支业余的合唱队伍。“广州的合唱群众基础好,我们也看到一些专业指挥下到普通合唱队伍中进行指导。这个组别的竞争也就更为激烈。”罗洪笑言。

征集原创合唱作品

积累三五年后举办原创作品音乐会

此次比赛的参与度很高,中学生、大学生、老年人……各年龄层都有。从初赛到决赛,组委会在筛选时遵循了“宁缺毋滥”的原则,“要有一定的水准、水平,参赛曲目必须内容健康、积极向上,演唱时要有舞台表演能力。有些阿卡贝拉队伍完全是随意组合,自我表演,没有和声效果,就直接被筛除了。”罗洪说,“合唱也是如此,要有作品、有好声音,更主要的是有一个团队的风采,合唱是集体的艺术,这些方面都需要做好。”

虽然筛选严格,但也进行了积极的沟通,“没选上的队伍我们会告诉他们为何没有选上,希望他们达到什么样的水平。选上来的我们也有要求,比如你们应该达到怎么样的效果,如何在舞台上做到更好。”罗洪说,“对于参赛队伍,我们进行了指导和培训。比赛完后会有总结,让合唱团体找出差距,寻找未来进步的方向。”

此次大赛鼓励原创,首唱原创歌曲可获得0.1至0.3的加分(采用百分制)。广州工商学院女声合唱团的《韵乐共流》获得了最佳原创作品奖。

“红棉杯”流行合唱大赛已经有了很好的起步。 “全国范围内,抓流行合唱的还不多,我们希望把它做得精致一点,未来希望能有更多的原创曲目和作品来推动,让大赛更有特色。”罗洪表示,未来打算征集原创合唱作品,“每年都有几首好的原创作品,希望积累下来,三五年后可以举办原创作品的音乐会。这对整个合唱的推动大有裨益。”

此次大赛,《忆》最终获得了最佳合唱改编奖。这也是“红棉杯”流行合唱大赛原创之外的另外一个方向——改编流行的、民族的歌曲,将民歌和流行歌曲合唱化。“明年,我们会指定一些曲目,比如歌唱祖国的、歌唱人民幸福生活的,将大家喜闻乐见的、熟悉的曲目进行合唱化。”罗洪说。

另外,因为群众参加踊跃,也考虑举办一两台精品合唱音乐会,“希望台下的观众也是合唱队,台上台下互动起来,让合唱的方式更加多样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