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对于好莱坞动作大片来说,我想各位观众老爷们对飙车枪战已经感到乏味,当汽车已经成为经典到烂大街的道具之时,经典老旧的火车则在近年多次登上大银幕一展早前雄风。火车速度飞快,一旦运转起来就不可改变。这交通工具的本性,使得它在电影中多少成为了宿命的象征。顺应宿命或者改变宿命,也就成为电影编剧在设置剧情走向上必须考虑的事情。

速度与激情公路版电影(铁轨上的34)(1)

好莱坞电影发展多年,火车戏也形成了一定套路,虽然模式固定,但这些曾让人肾上腺素飙升、铁轨上的“速度与激情”时刻也不乏精彩新意,今天我就给观众老爷们推选这十部刺激火爆的火车电影,欢迎观众老爷们补充。

TOP 10. 《独行侠》

在这场戏中,火车大部分时间成了灾难本身。它和周围环境产生互动,甚至把所有电线杆全部拉扯倒。最后火车崩坏倒下时,影片展现了飞扬的尘土和如雨下的金属碎片,成功体现出了美国拓荒时代工业革命产品尺寸和力量的巨大。

速度与激情公路版电影(铁轨上的34)(2)

这场精彩的火车戏绝大部分其实都是绿幕拍摄,从约翰尼·德普和艾米·汉莫由火车上飞出,到火车整个崩坏,两人随着尘土和金属碎片落到地上,这部分完全由CG制作。在财大气粗的《独行侠》中,制作方甚至用CG制作了整个列车。值得一提的是,最后飞出的那根铁条,从崩断到飞向天空再到落下,金属质感和柔韧度展现得非常完美,这都是工业光魔特效师的功劳。

速度与激情公路版电影(铁轨上的34)(3)

TOP 9. 《危情时速》

和其他火车戏不同,《危情时速》中的火车本身就是主角。迎面驶来的火车相遇,在银幕上展现的将是不可避免的灾难。对于主角来说,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分岔口做出选择——向左还是右。这个选择将决定故事的最终走向。

速度与激情公路版电影(铁轨上的34)(4)

相对于《独行侠》中火车如怪物般破坏周围环境的视觉刺激来说,这场戏其实内容很少,而且非常写实,几乎没有用到数字特效,但是镜头的调度和剪辑堪称经典,用如此少的元素去营造紧张气氛的手法,可谓同类题材中的典范。

速度与激情公路版电影(铁轨上的34)(5)

TOP 8. 《佐罗传奇》

在古装片中,骑马的速度是可以跟得上火车的。所以在《佐罗传奇》里,佐罗骑着马和火车之间形成了相对静止,这也是经典西部片设计。之后佐罗大胆地将马落到了火车上,开始了短暂的车顶打斗部分。这场戏中最精彩的瞬间非火车入隧道莫属,喜欢耍帅的安东尼奥·班德拉斯不愿意下马,而隧道迫在眉睫,解决办法是连人带马,一起落入火车车厢里。这样既解决了隧道问题,又把空间转换到了车厢内,故事可以从这里安稳地开始新的走向。

速度与激情公路版电影(铁轨上的34)(6)

这是一场设计上相对简单的戏,但是因为班德拉斯和那匹马,以及潇洒的拉丁音乐,加上后期调色时候展现出来的火热夕阳,使得这场火车戏相当养眼。

速度与激情公路版电影(铁轨上的34)(7)

TOP 7. 《驱魔者》

《驱魔者》中的火车装满炸药,本身就是一件武器。在列车顶上,主人公正在和大反派打得不可开交,当然少不了飞身救人,手被人踩的大俗套。最终迎面驶来一辆摩托车引爆了火车,也将大反派消灭在火焰中。一般来说,交通工具之间的关系,是改变电影情节走向的手法,像《驱魔者》这样直接将火车作为最终武器,消灭反派结束故事的设计并不多。

速度与激情公路版电影(铁轨上的34)(8)

这场戏全部用绿幕拍摄,所有的背景都是合成处理,只有少量的火车车顶属现场搭建。如果用特效制作的标准去看,这部电影因为投入有限,特效完成的精度非常一般。但是作为一部科幻 奇幻片,《驱魔者》独树一帜的美学令人印象深刻。改编自漫画的火车造型充满雕塑感,兼有未来主义和老旧的手工机械效果。同时,通过后期特效,也为影片营造出了构图简单,干净利落的画面,并将电影中那个超现实、如绘画般的苍凉广阔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速度与激情公路版电影(铁轨上的34)(9)

OP 6. 《007:大破天幕杀机》

这是一场非常复杂的火车戏,兼有追逐、缠斗和逃生。在车顶打斗的戏份中,主角大胆地使用了火车上的其他交通工具:挖掘机,来推动故事进展。挖掘机因为构造特殊,挖掘臂联系了火车中不同空间,从而将主人公的情节推动到车顶打斗和隧道的环节。除此之外,片中还有一位女特工一直开车跟着火车,与火车形成相对静止的关系。在这场戏的最后,女特工在火车开上桥梁的时刻一枪打中主人公,让主人公落入水中从而生还,完美诠释了车过桥梁这类戏的精髓。

速度与激情公路版电影(铁轨上的34)(10)

《天幕危机》拍摄于2012年,数字特效技术发展已经非常好,MPC公司和D-Neg公司联手合作打造了影片中整个CG制作的火车,并合成了整个环境,效果非常精致,在视觉上几乎没有CG感。

速度与激情公路版电影(铁轨上的34)(11)

TOP 5. 《大侦探福尔摩斯2:诡影游戏》

精于故事技巧的盖·里奇,自然喜欢的是火车的车厢关系。车厢的分节空间,象征了从一个密封的屋子到另一个密封的屋子。不同的屋子承载的是不同的角色,他们之间又有足够的空间相隔开。那么如何打破这些隔断,就是故事的关键。这场戏的处理方式令人称绝:使用两节车厢间相互攻击的武器来串联故事。对战的两位几乎没有挪动地方,子弹贯穿车厢,并极好地推动了故事发展,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小罗伯特·唐尼在该影片中贡献了荧幕上的第一次女装系,着实辣眼。

速度与激情公路版电影(铁轨上的34)(12)

整部戏非常精妙地使用了实景小场景 合成背景 摄像机轨道控制合成,这些手法在广告镜头中比较常见,作为广告界大拿的盖·里奇自然是将这些手法运用到出神入化。虽然整场戏元素非常有限,但由于精巧的镜头角度和凌厉的剪辑,加上慢镜头处理下的子弹爆破效果,视觉上显得非常过瘾。

速度与激情公路版电影(铁轨上的34)(13)

TOP 4. 《吸血鬼猎人林肯》

在这场戏前半部分激烈的打斗中,快慢镜头结合,呈现了漆黑的夜色和浓厚烟雾中飘来的星星点点煤烟炭火。随着故事的发展,火车驶向熊熊燃烧的大桥,画面从冷色占据主导转化到大量的暖色,把之前铺垫和积累的情绪从色彩上释放出来,给观众极佳的带入感。但是,和过去的火车过桥问题不一样,因为桥下充满火焰,主人公不仅要逃离火场还要逃离到对岸,最后是超能力帮了忙。毕竟这是一部超现实电影,最后火车落入熊熊烈火中,这样富有创意的画面在电影历史上十分少见。

速度与激情公路版电影(铁轨上的34)(14)

这场戏除了少量火车顶部使用实景道具,其他背景环境全部使用绿幕拍摄 CG合成。除此之外,还经过了非常主观的色彩调色,营造出一种西方动作戏中很少见的诗意。

速度与激情公路版电影(铁轨上的34)(15)

TOP 3. 《速度与激情5》

这是一部标榜速度的电影,我想各位观众老爷们对这部影片一定不会陌生,自然速度是很重要的要表达的内容。首先是拖车插入到火车中,完成了类似《通缉令》中空间转换的行为。之后主人公从火车上开了一辆跑车下来,脱离了危险的火车。拖车和火车相对静止、跑车和火车相对静止,这两次交通工具的转换,一进一出,完成了这场火车戏。在这场戏的最后,大桥因为有了旁边的两道拱形护栏,形成兼有隧道和桥梁特征的局面。主人公从火车上跃下,到后来的跳水,前后不过几秒钟,几乎是同时完成了逃离隧道和跳水脱险的双重行为。

速度与激情公路版电影(铁轨上的34)(16)

《速度与激情5》的大部分镜头都来自实拍,很多高速的画面其实是用低速条件下拍摄 后期制作效果合成。由于画面中有大量主视角镜头,也让这段速度冲击极度吸引眼球。

速度与激情公路版电影(铁轨上的34)(17)

TOP 2. 《碟中谍》

在这场戏可谓《碟中谍》系列中最精彩的动作大戏。主人公要面对的不仅是车顶打斗,还有隧道的狭小空间和敌方的直升飞机。飞机因为被钢索扣在车上,惊人地飞入隧道里,可以说这个创意在当时看来是极具突破性的。随着故事进展,在如此狭小的空间中还出现了一次两列火车对开,将隧道问题发挥到极致。

速度与激情公路版电影(铁轨上的34)(18)

在隧道中所有飞机的戏份,大部分都使用CG制作。1997年的CG技术在今天虽然有些过时,但是因为漂亮的剪辑和画面构图,今天看起来这依然是非常精彩的一场戏。尤其是飞机被毁之后,螺旋桨慢慢停下,并惊险地落到主人公脖子位置的镜头,已经成了动作片历史上的经典画面之一。

速度与激情公路版电影(铁轨上的34)(19)

TOP 1. 《通缉令》

分节车厢的追逐戏、会拐弯的子弹,加上两跑车插入到充满人群的车厢里,无论是镜头的调度还是拍摄难度都相当之大。之后,车过桥梁的部分,成为了这场火车戏的最高潮。虽然本质上都是之前的套路,但《通缉令》中火车戏的每一个部分都有创新,而且所有部分互为因果,环环相扣。

速度与激情公路版电影(铁轨上的34)(20)

这场戏所有的外景镜头和火车镜头,全部由CG完成。一些危险镜头的角色也使用了CG替身。在火车空间内部的戏,则是实景拍摄,动用了很多群众演员和替身演员,在调度上相当有难度,再加上火车车厢里还有跑车插入,车灯断电等部分,刺激元素极多,而最终剪辑出来的确是一部急缓有序环环相扣,令人称绝的好戏。除此之外,电影还将火车特殊的蛇形结构发挥到最大:车因为重力导致断裂,卡在悬崖中间,形成一个独立的、脆弱的空间,可谓视觉奇观。

速度与激情公路版电影(铁轨上的34)(21)

好了,各位老爷们,好莱坞电影自此已发展多年,火车戏也形成了一定套路,虽然模式固定,但这些曾让人肾上腺素飙升、铁轨上的“速度与激情”时刻也不乏精彩新意,不足之处欢迎大家留言补充,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