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送了我一颗自家种的茴子白因为是自家种的,没有农药,拿回家看已经被菜青虫吃了小半,而且它们一点不避讳我,当着我的面还在继续吃不得已拆成一片一片的,用盐水泡了,只剩一小把原本想着家里还冻了好多虾仁,就素炒一个虾仁,然后炝一个茴子白发现茴子白量不够,我便决定用虾仁烩豆腐,葱姜爆锅,下入黑豆豉提香,加豆腐片炒,再放汆过水的虾仁,之后加甜面酱烧入味,出锅前喷点清酒这样的话这顿饭盐分足够了,茴子白不再加盐,放入矿泉水煮开当汤喝,别有茴子白特有的甘甜和气息,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方茴真的糟蹋自己了吗?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方茴真的糟蹋自己了吗(茴子白和白莲花)

方茴真的糟蹋自己了吗

领导送了我一颗自家种的茴子白。因为是自家种的,没有农药,拿回家看已经被菜青虫吃了小半,而且它们一点不避讳我,当着我的面还在继续吃。不得已拆成一片一片的,用盐水泡了,只剩一小把。原本想着家里还冻了好多虾仁,就素炒一个虾仁,然后炝一个茴子白。发现茴子白量不够,我便决定用虾仁烩豆腐,葱姜爆锅,下入黑豆豉提香,加豆腐片炒,再放汆过水的虾仁,之后加甜面酱烧入味,出锅前喷点清酒。这样的话这顿饭盐分足够了,茴子白不再加盐,放入矿泉水煮开当汤喝,别有茴子白特有的甘甜和气息。

之后跟领导一说,她瞪着眼睛很疑惑:“什么菜?我送的什么菜?”我愣了几秒反应过来了:“哦,莲白、圆白菜”。我是山西人,我的内心里还以为全世界都能听懂“茴子白”呢。

圆白菜确实是蔬菜里的白莲花,没有其他意思,就是一层一层包裹着,有点像莲花层叠盛放。但是看起来卷心菜、圆白菜、莲花白的名字受众性更广。也许“茴子白”确实只有山西人叫吧。因为这个名字本来也是山西人起的,这个山西人是祁寯藻。

知道祁寯藻的人应该也不算多,但他在清晚期有一号——他是道光皇帝的上书房总师父、咸丰皇帝的太子太保、同治皇帝的弘德殿授读;也是嘉庆朝的国子监祭酒、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真真儿的“三代帝师、四朝重臣”。祁寯藻是山西寿阳人,寿阳在春秋时期称为“马首邑”,祁寯藻写了一本很重要的农学著作就叫《马首农言》。这本书里,祁寯藻把圆白菜定名为“茴子白”。

这个名字实际是祁寯藻把菜名进行了很有格局高度的美化。祁寯藻的父亲 祁韵士做官从新疆返回时路过甘肃兰州,发现当地人吃的一种蔬菜味美且易生长,遂求种子带回山西。后来这种菜因为能耐贫瘠也耐寒,在山西被大量种植,因为从回教地区带回,当地人称“回回菜”,因像白菜又叫“回子白”。我们今天已经和清代不同,我们在民族思想上非常平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比如像我是做人力资源工作的,去学校招聘时,遇到回族学生,我一般就会称为“回族同胞”,不会叫“回民”,更不会叫“回子”。所以你看,祁寯藻在当年就很有格局,他把“回”改成“茴”一举三得:一是避免民族纠纷;二是草木植物感突出;三是日常发音不影响沟通。

不过今天的事实证明,“茴子白”这个名字没出山西,我还是老老实实当个白莲花吧,哦不,我还是把它叫莲花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