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颐和园再次去游玩的想法由来已久,当然,前提是一家三口一起去游玩。自1999年7月28日一家三口游玩了颐和园后,转瞬已经21年过去了。由于是国庆节,去北京的好多景点需要提前预约,于是在2020年10月3日,通过手机《畅游公园》预约了5日的天坛公园、颐和园门票,准备用一天时间再次去游玩这两个21年前曾经游玩过的地方。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园区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与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1998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颐和园的评价为:北京颐和园,始建于1750年,1860年在战火中严重损毁,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进行了修缮。其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地融为一体,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堪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


从排云门出来后,参观完云辉玉宇牌楼后,我们沿着长廊往东走,继续游览颐和园。


邀月门

邀月门,是乐寿堂一侧的一个小门,也是著名的颐和园长廊的入口了。16点38分进入邀月门,此时已经游玩了2小时23分钟。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1)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2)

这是站在邀月门内转身拍摄的照片,从照片上可以看到门外的长廊。


乐寿堂

乐寿堂为一大型四合院,慈禧太后的寝宫。在颐和园所有的宫殿里,乐寿堂的位置最好、最舒适,因为它是慈禧的寝宫。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3)

乐寿堂的前面即堂阶两侧对称排列着铜铸的梅花鹿、仙鹤和大瓶各一对,取六合太平之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屋内或者屋外摆放瓶子,都有祈求平安的寓意。这是由于汉语中“瓶”和“平”发音相同的缘故。因此,两只鹿、两只鹤、两只大瓶就谐音并寓意为“六合太平”。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4)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5)

乐寿堂院内花卉植有玉兰、海棠、牡丹等,名花满院,寓“玉堂富贵”之意。这是院内的一块太湖石。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6)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7)

在乐寿堂前的庭院里,一个雕刻海浪纹的石座上,横卧着一块海青色的大石头,上面刻着乾隆皇帝的手书:青芝岫。这块山石长八米,宽二米,高四米,就象立在当院的一架屏风。

这么一块大石头,是怎么运到颐和园来的呢?相传,明朝有个大官叫米万钟爱石成癖。他在房山县的深山里发现这块大青石以后,就决心运回。米万钟为运这块大青石,不知道花了多少钱!石头运到良乡,他家的财力就消耗完了,只好把它丢弃在路旁。当时的人们,就把这块大青石叫做败家石。到了清朝,乾隆皇帝到西陵祭祖回来,走到良乡看到了这块奇异的大青石,就要求限期把败家石运到清漪园。那时候,乐寿堂的院墙已经修好,败家石太大,只好拆门运进院里。乾隆就给大青石赐名"青芝岫",又挥笔题写了"神瑛""毓秀"四个大字,还命大臣们题字写诗,都刻在大青石上。从此,这块青芝岫就名满天下了。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8)

我们从乐寿堂东配殿穿过。东配殿的西门开在乐寿堂前院,悬匾“舒华布实”。“舒华布实”意 为开花结果。语出《文心雕龙》的《镕裁》篇:“然后舒华布实,献替节文……”本意是比喻写作文章的结构次序,用在这里却点 出了乐寿堂庭院的花木扶疏典雅有序的氛围。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9)

东配殿的东门开在乐寿堂东跨院,悬匾“潤壁怀山”。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10)

乐寿堂西配殿的东门开在乐寿堂前院,悬匾“仁以山悦”;西门开在乐寿堂西跨院,悬匾“景福来并”。这是从网上搜索到的一张乐寿堂的布局图。


道存斋

道存斋东门开在玉澜堂和德和园的夹道里。我们没有进入玉澜堂(它是清代光绪皇帝在颐和园的寝宫,也是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囚禁的地方)。就从这个夹道直接往前行走。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11)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12)

殿门挂匾:膏泽应时。柱上楹联:霏红花径和云扫;新绿瓜畦趁雨锄。大意为:树上的花瓣如同飞云一样随风飘落,撒在花丛中的小路上,雨中的瓜菜显得十分的鲜嫩,一定要趁着好时候,给它们松松土,一幅田园美景。

里面没有进入,但也悬挂横匾及楹联。横匾题:恩风长扇。楹联:绿竹成阴环曲径;朱阑倒影入清池。意为茂密竹子长得很高,遮住阳光,竹林间的小路曲曲弯弯,朱红凭栏的影子落在清澈的池塘里。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13)

沿着夹道继续向前行走。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14)

网上搜索的一张乐寿堂、玉澜堂、德和园、仁寿殿的示意图。


德和园

德和园是一组专为慈禧看戏修建的大型建筑群,由大戏楼和与之相连的两层扮戏楼、颐乐殿、看戏廊等组成。 园中的三层大戏楼高 21 米,称福禄寿三台,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一座古戏台。正对大戏楼的是颐乐殿,是为慈禧看戏而建的。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15)

此处要单独再次购买门票,我们没有进入,就在大门口拍了张照片,然后继续前行。


仁寿殿

仁寿殿(清漪园时名勤政殿)在乾隆与光绪两个历史时期均为皇帝临朝理政之所,其陈设主体布局大致相同,但陈设的物品各异,布置为皇家宫殿特定的陈设形式。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16)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17)

网上搜索的一张仁寿殿示意图。颐和园时期(1888~1908年),仁寿殿成为慈禧太后视朝听政的场所,殿内的陈设也较清漪园时勤政殿内的陈设要豪华的多。据光绪二十八年的《仁寿殿陈设清单》记载可知,仁寿殿曾经摆放的陈设多达561项1257件,包括:硬木家具171件,柴木家具及冰箱等13件,牺、尊等古铜器552件,各种釉彩、不同形状的瓷器631件,翡翠香炉等玉器41件,洋瓷及珐琅、钟表等42件。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18)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19)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20)

从不同角度拍摄的仁寿殿照片。仁寿殿前面的露台上摆着铜鼎四尊,它是大清乾隆年间铸造。这种鼎式香炉是皇家建筑的特征之一,体现皇权,象征威严。每遇大朝,炉内点燃檀香和藏香,青烟缭绕,香气袭人。靠北面两尊,靠南面两尊。


四不像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21)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22)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23)

院子的正中间,汉白玉须弥座上蹲着一个乾隆时期铸造的“神兽”,麒麟。俗称“四不像”。龙头、狮尾、鹿角、牛蹄、遍体鳞甲,造型离奇怪异,是传说中的瑞兽麒麟。有辟邪、驱害、主持正义的意思。此麒麟原为两只,是长春园二宫门的遗物。经过八国联军的浩劫,只剩这一只了。前腿儿还有残缺,现存之物是修复后,于1937年移到此处的。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24)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25)

摄于1999年7月28日,颐和园仁寿殿麒麟前。感觉儿子要是在这个地方再拍一张照片就完美了。


仁寿殿匾额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26)

仁寿殿上面悬挂:仁寿殿。下面横匾题:大圆宝镜。横匾上方有三枚印章。正中间印章: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说明此匾额乃慈禧手书。左右各有一枚闲章。左边:数点梅花天地心。右边:和平仁厚与天地同意。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27)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28)

仁寿殿内,宝座正上方悬挂着一块“寿协仁符”金字大匾。“寿协仁符”字面的意思:“寿”是长寿,“协”是和谐,“仁”是仁政,“符”是祥瑞的征兆,符瑞。寓意统治者长寿、施仁政、降祥瑞。这块匾是慈禧厚脸皮,用来标榜自己的,仁和寿兼而有之。

横匾旁边有一幅楹联:星朗紫宸,明辉腾北斗;日临黄道,暖景侧南荣。

紫宸:唐代大明宫中第三殿曰紫宸殿,以后紫宸比喻皇帝的居所。黄道:古人认为太阳一年内绕地球所走的路径为黄道。南荣:指南面的屋翼,因屋檐两头如翼。《唐太宗诗》:“北阙三春晚,南荣九夏初”。

楹联的大概意思是:皇帝住的地方就像仙宫宝殿,在月朗星稀的夜晚,光辉灿烂,比天空最亮的北斗星还亮。白日里太阳照耀在皇帝住的宫殿里,温暖祥和,其乐融融。上联写夜景,仙宫吉祥;下联写昼景,具有生活情趣。

另外,殿内还有10余块匾,其内容有称颂帝业的,象 “大圆宝镜”、“景星朗耀”、“海涵春育”、“濊(huì )泽旁敷”、“德风惠露”、“春晖承暄”;有帝王自勉的,如 “无暑清凉”;有吉祥祝福的如“安乐延年”、“寿恺禔康”;有赞美景色的“碧岫晴烟”等等。


寿星石

与“败家石”不同,颐和园内还有一块来自“勺园”的奇石,它有一个很好的名字,叫“寿星石”。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29)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30)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31)

“寿星石”位于仁寿殿门内正中,连石座高约5米、宽2米,正面欣赏这块奇石,其轮廓酷似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因此将此石称为“寿星石”。


仁寿门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32)

仁寿门是主殿区这个院子的正门。它是从东宫门进入颐和园后的第二道门。在清漪园时期叫“二宫门”。1886年光绪重修清漪园时改名为“仁寿门”。仁寿门是一座木制牌楼式门楼。此牌楼门为两柱一楼式,庑殿顶。凡是“衙署”的“仪门”,都是第二道门。而仁寿殿本身就是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它也属“衙门”。所以仁寿门又属衙署仪门。仁寿门庑殿顶的下部,是棂星门样式。所以仁寿门是牌楼门、衙署仪门与棂星门相结合的门楼。很独特,在颐和园中仅此一例。

仁寿门前面,南北两侧各有一块守门的太湖石,北面的太湖石像猪八戒,叫猪石;南面的太湖石像孙悟空,叫猴石。有这样两位大将守门,岂不万事无忧。只可惜,游客太多,也没有拍到照片。我们走到仁寿门后就没有继续出东宫门,而是选择前往十七孔桥游玩。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33)

1999年7月28日摄于颐和园东宫门前。颐和园的前身是乾隆在1 7 5 0 年为其母“崇庆慈宣皇太后”贺六十大寿而修建的“清漪园”。在清漪园时,东宫门叫“大宫门”。1 8 6 0 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1 8 8 6 年慈禧为了自己享乐,动用海军军费重修“清漪园”后,改名为“颐和园”。“大宫门”改名为“东宫门”。

21年前一家三口就是从东宫门进入颐和园,然后按照参观仁寿殿→文昌阁城关→十七孔桥→廓如亭→铜牛→游艇的顺序游玩了颐和园。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34)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35)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36)

这是1999年7月28日游玩颐和园时购买的门票、儿童票、游览船票。


文昌阁城关

颐和园内共有六座城关。六座城关分布在颐和园的四方,东部文昌阁城关,控制着东堤、廓如亭、铜牛一带。西部宿云檐城关,控制着北如意门、半璧桥一带。千峰彩翠城关在万寿山东的最高处,视野可达前山、后山的大部分地区,控制范围较大。后山的三座关,有紫气东来城关、寅辉城关、通云城关,控制着整个后溪河和苏州街一带。文昌阁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时重建。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37)

一层南檐楹联:石窗湖水摇寒月;山峡泉声报早秋。北檐楹联:日月往来苍翠杪;烟云舒展画图中。二层北檐楹联:窗迎紫翠千峰月;帘卷玻璃万顷秋。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38)

文昌阁城关是颐和园中最大最美的城关。城头四隅角廊呈“人”字形,中间为楼阁。阁内供奉文昌帝君铜像及仙童塑像,旁有铜骡一个,极富特色。


远眺万寿山

过文昌阁城关后,沿着东堤继续向南行走,西边就是昆明湖。站在湖边向北,远眺万寿山。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39)

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40)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41)

远眺万寿山上的佛香阁、众香界牌坊、智慧海。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42)

1999年7月28日摄于颐和园昆明湖前。背后就是万寿山。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43)

1999年7月28日摄于颐和园知春亭东长桥前。知春亭东长桥,在文昌阁北侧,为光绪时新建。坐落在小岛正中的知春亭,四面临水,坐东朝西,是园内赏春、观景的佳处。我们路过时也没有留意,所以也没有拍照。


东堤昆仑石碑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44)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45)

东堤昆仑石碑,又称“铜牛昆仑石”,位于昆明湖东堤上,铜牛北侧。颐和园总共有三座昆仑石碑:东堤昆仑石、绣漪桥昆仑石、耕织图昆仑石,都坐落在昆明湖周边。这里建了一座仿古的小型碑亭,碑亭下方用绿色栏杆围了起来。

东堤昆仑石上四面刻有乾隆御题诗句。由于书体是行书,再加上石碑的风化,字迹不易辨识。不过从乾隆《御制诗集》里能够查到这些诗。现在把石碑四面的诗句罗列在此,感兴趣的朋友游览颐和园时,可以拿来比对。

东堤昆仑石东面的诗句最为著名,是乾隆二十九年御制《西堤》七律诗,记载了昔日瓮山泊西堤段成为昆明湖东堤段一事:

西堤此日是东堤,名象何曾定可稽?展拓湖光千顷碧,卫临墙影一痕齐。刺波生意出新芷,踏浪忘机起野鷖。堤与墙间惜弃地,引流种稻看连畦。

东堤昆仑石西面也只有一首七律诗,为同年所作的《昆明湖上作》:快霁朝来殊畅心,几馀湖上试追寻。东堤石啮腰含涨,西岭云归顶尚阴。风细波轻全拂暑,沾优旸若恰宜今。六桥那畔鳞塍接,骋望新秧喜不禁。

东堤昆仑石南面的诗也叫《昆明湖上作》,有四首,都是七绝,作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乾隆在诗中记述,为了灌溉附近的稻田,湖面降低以致断航,但只要能够缓解旱情,乘船游览不妨推迟一些。

敕政抡材还有暇,昆明咫尺试临诸。依然水木清华处,不到忽过两月馀。

旰宵望雨深忧切,雨足散怀临碧湖。豆町稻塍苏绿意,思量忧实未予孤。

辟湖蓄水图灌溉,水志亏来二尺过。不误耕畴徐长足,吾宁惟是赏烟波。

堤西水阙将断港,未可沙棠径进航。灌输稻田逭旱候,便迟游兴正何妨。

东堤昆仑石北面是《玉河泛舟三首》,也是一组七绝,记述了乘船从静明园经玉河、玉带桥,到达昆明湖东堤的过程:

静明一水达昆明,桂棹乘流画舫轻。几曲柳塘偏致远,薰黄丝挽淡烟横。

溶溶春水冻全消,饮练忽过玉带桥。数日山居切问寝,那更逐景恣逍遥。

翦湖片刻到东堤,卫士轻舆候已齐。回首玉泉烟树渺,只看塔影蘸玻璃。


舒云牌楼

过了东堤昆仑石碑后,道路东侧有一个牌坊。牌坊东面题写:舒云,西面题写:延旭。这是光绪十七年重修颐和园时加砌院墙,同时在东墙中部新建了一座宫门。1950年因修建道路,拆除宫门外的值房和倾危的牌楼。1985年照原样重建舒云牌楼。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46)

这是路过牌坊时拍摄的照片。最后,我们一家人是从这个牌坊出颐和园的。


铜牛

继续向南行走,就看到一只铜牛,卧置在刻有波浪的青石座上,牛背上篆刻有清乾隆御笔《金牛铭》,意为镇压水患。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47)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48)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49)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50)

不同角度拍摄的铜牛照片。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51)

1999年7月28日摄于颐和园铜牛前。和下面的照片比较一下,转眼21年过去了……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52)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53)

我们围着铜牛慢慢拍照,当然,也感觉非常有回味感。


廓如亭

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修,俗名八方亭。廓(kuò)如亭不但在颐和园40多座亭子中是最大的一座,在中国同类的园林建筑中也是最大的一座。亭坐北朝南。平面呈八方形,每面建3间,周围有廊。重檐八脊攒尖圆宝顶,亭中共有42根柱子。亭内每面各有一块木匾(共8块),上镌乾隆御制诗文。亭子的体态舒展稳重,气势雄浑,颇为壮观。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54)

儿子使用2个手机拍摄的廓如亭照片,怎么样,有意境吧。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55)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56)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57)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58)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59)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60)

此时已经是17点36分,夕阳西下,光线也非常适合拍照。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61)

1999年7月28日摄于颐和园廓如亭前。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62)

21年前后的2张照片比较一下,感觉变化不大。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63)

站在廓如亭向西远眺。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64)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65)

站在廓如亭旁边向北远眺万寿山。


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是中国古代桥梁的杰作,连接南湖岛和东堤,如长虹卧波,气势万千。桥由17个孔券组成,长150米,桥两边的白石栏杆,共有128根望柱,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小共544个。十七孔桥也是皇家园林中现存最长的桥。十七孔桥下方中间最大的拱券外,南北两面都有题额和楹联。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66)

由北向南拍摄的颐和园十七孔桥景色。桥北面正中拱券两边石刻楹联:虹卧石梁 岸引长风吹不断;波回兰桨 影翻明月照还空。

这副对联中,“虹”仍是对十七孔桥的比喻,“兰桨”是用木兰树制成的船桨,常作为对桨或船的美称。全联描写了十七孔桥和昆明湖在晴阴昼夜等不同环境中的万千气象。

十七孔桥北面题额为:灵鼍偃月

鼍(tuó)即扬子鳄,俗称“猪婆龙”。据说天要下雨时鼍会鸣叫,所以古人将鼍视为灵兽。《竹书纪年》记载周穆王伐越,“东至于九江,架鼋鼍以为梁”,后来“鼍”也作为桥梁的代称。偃(yǎn)月是指横卧的弦月,泛指半月形的物体。“灵鼍”“偃月”在这里都可以比喻拱形的十七孔桥,同时“月”字又可以使人联想到夜间桥景。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67)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68)

网上搜索到的桥北侧额题、楹联。怎么样?涨知识了吧。照片上的字是使用软件加上去的。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69)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70)

在廓如亭旁边,由南向北拍摄的颐和园十七孔桥景色。桥南面正中拱券两边石刻楹联:烟景学潇湘 细雨轻航暮屿;晴光缅明圣 软风新柳春堤。

“烟景”指雾中景色。“航”是船的意思。“潇湘”可指湘江,或作为潇水、湘江的合称,又泛指湖南地区。湖南烟雨迷蒙的景观常成为历代画家、文人创作的主题。“缅”有思念的意思。“明圣”指明圣湖,是杭州西湖的旧称。

全联借潇湘和西湖称赞昆明湖,大概是说:(在昆明湖)傍晚小岛旁,下着小雨,荡起轻舟,仿佛潇湘的雾中美景;春天的堤岸上,柔风吹拂新生芽叶的柳枝,又使人怀想起西湖的晴日美景。

十七孔桥南面题额为:修蝀凌波。

“修”是长的意思。蝀字可以读dōng,也可以读dǒng,是“蝃(dì)蝀”的简称。蝃蝀又作“䗖(dì)蝀”,是虹的别称。这里用长虹比喻拱形的十七孔桥。凌有登、乘、驾驭、跨越等意思,凌波可以解释为(十七孔桥)跨越碧波,同时也使人联想到曹植《洛神赋》中洛神宓妃“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美好姿态。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71)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72)

网上搜索到的桥南侧额题、楹联。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73)

夕阳映照下的十七孔桥。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74)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75)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76)

1999年7月28日摄于颐和园。照片背后的景色是十七孔桥。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77)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78)

请人帮我们拍照留影。和上面的照片对比一下。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79)

上面照片是从网络搜索的一张照片。每年冬至前后,落日光芒穿过十七孔桥,将桥洞照亮,呈现出“金光穿洞”的美丽景观。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80)

1999年7月28日摄于颐和园十七孔桥桥头。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81)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82)

踏上十七孔桥前往南湖岛,十七孔桥不明思议就是有十七个桥洞,整座桥上有几百个石柱,柱子顶端活灵活现的小狮子十分有趣。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83)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84)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85)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86)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87)

十七孔桥上形态各异的石狮子。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88)

1999年7月28日摄于颐和园十七孔桥。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89)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90)

拍摄地点和21年前基本上差不多。再看看上面的照片,21年前战高温斗酷暑旅游北京,多么的不容易。


南湖岛

南湖岛位于昆明湖中,是昆明湖中最大的岛。昆明湖习惯上按位置分为南湖与西湖两部分,而该岛因在南湖里,所以被称为南湖岛。南湖岛同时也叫“蓬莱岛”,因为在当时设计时,它与西堤外湖中的镜治阁和藻鉴堂两个小岛一起,用来象征神话传说中海上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岛,寓意深远。

我们沿着十七孔桥由东向西,过了桥就到达南湖岛了。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91)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92)

广润灵雨祠前牌楼。 牌楼位于南湖岛东端广润灵雨祠前的方形小广场上。东、西、南三面各有一座,均为四柱三楼冲天式。三座牌楼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修。1951年拆除倾危的东西牌楼。1986年照原样重建。东牌楼正楼东面匾额“凌霄”,西面匾额“瑛日”。东西牌楼与十七孔桥、南湖岛院落的东垂花门形成了一条东西向的轴线。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93)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94)

西牌楼正楼东面匾额“镜月”,西面匾额“绮霞”。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95)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96)

南牌楼正楼北面匾额曰“虹彩”,南面曰“澄霁”,正对着广润灵雨祠的山门,与东西牌楼一起构成了对广润灵雨祠的环拱之势。

受疫情影响,广润灵雨祠没有对游客开放,我们就在岛上随便逛了逛,我把3个牌坊专门拍照留存。

游玩完南湖岛后, 由于时间关系,昆明湖的西堤就没有去。我们沿着原路下十七孔桥,经铜牛后,穿过舒云牌楼,大约18点20分,结束了对颐和园的再次踏寻。至此,自下午14点15分到达颐和园北门,至18点20分结束,游玩颐和园共用时4小时05分。其实,这只是一个保守的游玩,如果仔细游玩每个景点,估计需要一天的时间。期待有机会在不同的季节再去颐和园,去欣赏颐和园不同季节的美……

“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 ”。起自明代盛于清代乾隆时期的颐和园,集历代皇家园林之大成,荟萃南北私家园林之精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当漫步在颐和园中,慢慢欣赏那风月无双之姿,仔细聆听解说员关于清朝历史的讲解,内心有说不出的种种复杂之情,去一次颐和园,等于又翻一遍历史书……


后记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97)

1999年7月25日傍晚,摄于北京西站。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98)

关于颐和园的历史文化(北京行记七世界文化遗产)(99)

2020年10月6日下午自北京西车站乘坐火车返回兰州,在北京西站留影。特此记之。


毕淑敏写过这么一篇文章——《人生有三件事情不可俭省》:“第一件事是学习;第二件事是旅游;第三件事是锻炼身体。”我认为,“读书、旅行、运动”可以改变生命,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莫过于此。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罗曼罗兰有一句经典语录:“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旅行,让生命更加精彩。

读书是精神的旅行,而旅行又是身体的阅读。二者同时进行,又缺一不可。就如有人总结的“读书,是向内旅行,去往精神世界。旅行,是向外读书,探索天地苍穹。”余光中说:旅行之意义并不是告诉别人“这里我来过”,而是一种改变。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在旅途中,你会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你才能了解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

旅行也是一种学习,世界那么大,必须去看看,用眼睛享受风景、鼻子呼吸清新自然的空气、耳朵去聆听大自然的静谧、脚步去丈量秀美山川。祖国那么好必须去走走,走遍名山大川,走遍中国55处世界遗产,就是理想和愿望。

上一篇:北京行记(六)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上)

下一篇:北京行记(八)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遗址

链接:北京、大连、旅顺、威海、青岛之旅

链接:北京八达岭、慕田峪长城行记

链接: 北京圆明园、恭王府行记

链接: 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沈阳故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