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谋事成事的最高境界(想要变成一个足智多谋的人)(1)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智谋超群,遇到任何问题和困难只需要“眉头一皱”就能够“计上心来”。然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谋略家们之所以能够举重若轻,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并不是靠一时的运气,而是靠长时间对于兵法谋略运用规律的摸索。谋略的运用虽然很难,但是前贤的智慧也是不容小觑的,能够将复杂的规律总结为几句口诀:

孙子兵法谋事成事的最高境界(想要变成一个足智多谋的人)(2)

2.运巧必防损

“运巧必防损”是运用兵法谋略的前提。对于这一点,《孙子兵法》将其概括为:“合于利则动,不合于利则止。”那么有哪几类常见的损失,是我们在运用谋略的过程中必须预防的呢?第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我们与对手斗得两败俱伤,却为第三方势力做了嫁衣。第二,因小失大,得不偿失。谋略之所以与蛮干不同,就是因为我们要通过不停地对利益进行“取舍”,从而来调整胜利天平的偏移(双方力量对方)。刘邦就差点在这方面栽跟头,如果他听从郦食其分封六国后人对抗项羽的策略,那么其结果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孙子兵法谋事成事的最高境界(想要变成一个足智多谋的人)(3)

3.主谋虑中变

“主谋虑中变”是运用兵法谋略的注意事项。由于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形势也会瞬息万变,所以“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情况常常出现。面对这种困境,不明事理的人可能会采取鸵鸟政策,而放弃事前的谋划。但谋略家会迎难而上,采取这两种措施来应对:第一,多做备选方案。当原计划失效之后,立即启用Plan B 。第二,随时跟进,随时调整。在实践过程之中,不断优化自己的策略和方案。

孙子兵法谋事成事的最高境界(想要变成一个足智多谋的人)(4)

4.命将杜违制

“命将杜违制”是运用兵法谋略的关键问题。任何计策和谋略,都是要由人去实现的,因此能不能保证执行者不偏不倚去执行就尤为重要。一个高明的谋略家,除了选人得当之外,一定要善于制人,不然就很可能出现出现“失街亭”那样的悲剧。

孙子兵法谋事成事的最高境界(想要变成一个足智多谋的人)(5)

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言简意赅,能够把非常复杂的知识用极其简单的词句概括归纳。而牢记口诀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知识归纳的方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欢迎想系统学习兵法的朋友搜索并关注今日头条号:“谋略与兵法”,有问题也欢迎大家私信。不懂谋略与兵法,怎能从容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

领导谋略:怎样既拒绝下属的邀功请求,还让他对你心生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