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纪念日越来越近,6月26日,央视新闻媒体特地邀请了一位我们童年非常熟悉的老朋友来作客采访,他就是中国著名喜剧演员、电影人---周星驰。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1)

采访中,记者与星爷聊了不少话题,有他以前拍电影时的点滴回忆,也有香港回归后的发展情况,还谈及了中国电影未来的道路,顺便也在镜头讲出了自己的见解。

“我觉得这是中国电影最大的优势,中国的历史文化很深厚,有太多精彩故事,所以我们肯定是把中国的故事说好。”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2)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不仅是星爷久违地在公众镜头露面,也是他在60岁生日之后的首次露面。

不久前的6月22日,正是周星驰的生日,在这一天网上有很多网友都在网上给星爷送上生日祝福,包括“星女郎”林允,有的还会打算重温一下他拍过的那些电影。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3)

而在B站这边,也有大佬在星爷生日前夕制作了一则影视剪辑MV,以原曲《起风了》进行改编填词,由TVB优秀新人利健森演唱,在庆祝星爷生日的同时也带小伙伴们一起回顾那些流金岁月。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4)

当然,利健森自己也发布了另一则翻唱视频给大家听。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5)

虽然镜头前的星爷早已满头白发,但精神状态相当好,脸上的忧伤似乎也少了很多,最关键的是,星爷久违地笑了。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6)

又是过生日,又是央视采访,看到星爷这么难得出来露个面,那些沉在大家脑海深处里的画面又一下子浮现上来。

而要说到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那张彼时年少的英俊面容,因为这张帅脸的背后承载了大多的影视经典。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7)

01.无厘头到底

很多人都觉得,周星驰的电影之所以这么好看、百看不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的喜剧内容笑点十分足,而且不烂俗,演戏的时候表情、举止都很自然,毫不做作。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8)

大家都知道,周星驰的喜剧属于典型的无厘头风格,其含义包含不按常理出牌,脱离常规逻辑,其语言和行为没有明确目的,没有道理等等。

在星爷的电影中,具体的艺术表现形式有很多种---谐音类、押韵类、中英混合、词汇改装、语序变换,以及颠覆性等等。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9)

谐音类的比如说《食神》中的那句“你就是多了块鱼”,其意思是说人家多余;而押韵类的则有《唐伯虎点秋香》里的对对子桥段,传统对对子讲究以标准的语言学修辞手段作为押韵手法,影片中的对对子只强调句尾语音合韵。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10)

“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

“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两意一等下流!”

前一句正经,后一句搞怪,原本刻板、严肃的传统押韵诗句被套上了“无厘头”式的内容,从而营造出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11)

此外,还有“I服了You”,“我的真实身份是一个研究僧”,“给个杀我的理由先”等各种偏离严格语言规范的奇妙句式,都可以给人们一种新鲜感,也很符合喜剧作品带有的那种不正经特点。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12)

而最后要讲的就是颠覆性,事实上这也是多数喜剧类香港电影都有的一大特色,在那个处于港片黄金时期的大环境,不少电影的笑点内容都喜欢对一些正常的事物进行颠覆性的无厘头改编。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13)

但其实不只是周星驰,就连周润发、刘德华都曾在各自的影片中扮演着一些类似人设的角色,像《赌神》里的高进,《瘦身男女》里的肥佬,看似一本正经的形象,举手投足间却夹带各种喜感。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14)

而周星驰则是他们之中真正将这一风格发扬光大,并且玩出花的那一位。

比较明显的一个特色就是,周星驰的电影里有不少“以丑闻名”的女性角色,她们虽然一点儿也不好看,但绝对丑得令人印象深刻。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15)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食神》里的“双刀火鸡”,莫文蔚原本一个大美女愣是被导演“糟蹋”成已经无法用丑来形容的地步了,这就是无厘头风格中最为大胆的“颠覆”。

还有一位代表就是苑琼丹,她在影片中十个角色有八九个都是以“丑态”示人,最出名的“风华绝代石榴姐”不仅妆容化得够搞怪,就连对白、行为都处处透露着有别于传统的荒诞色彩,与女主角秋香形成鲜明对比。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16)

当然,“石榴姐”本人其实长得可好看了,只可惜早期出演“玉女”角色那会儿怎么火不起来,直到“扮丑”当谐星才真正出了名。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17)

除此“丑女”角色之外,还有大家很熟悉的“如花”李健仁,堪称是大家童年记忆中最早的“背影杀手”---美女的装束,满脸的胡渣,还有那经典的挖鼻孔手势,看了第一眼你就再也忘不了了......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18)

在那个人人都追求扮漂亮的年代里,星爷电影里的一众“丑角”们就这样成为了香港电影界的一股“泥石流”,或者说这就是无厘头喜剧的感染力。

无厘头来不失个性,插科打诨无伤大雅,荒诞离谱却不低俗,这样的电影笑点,大家看了也会觉得非常幽默、有趣,偶尔回味一番依旧称得上经典。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19)

无厘头是周氏喜剧的核心之一,但还不是周星驰电影的全部,最关键的一点是,星爷造就了这种风格,也只有他才能驾驭得起,除外很难再有第二个人。

02.我尽力而为吧

很多人都说周星驰的演技非常牛X,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可以体现出他那出色的功底。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20)

就连当时与他不欢而散的导演王晶也评价称,周星驰在自己心目中,演技从来都是排在第一位,甚至超过周润发好几个档次。

但如果这个问题要问周星驰本人,可能他的回答只会是简短的六个字---“我尽力而为吧。”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21)

这句台词是来自电影《破坏之王》里的一个桥段,主角何金银即将与断水流大师兄一决胜负,赛前一位大妈上前给他进行“反向鼓励”,何金银则似懂非懂地说道:“我尽力而为吧。”

事实上,这句台词背后是有一定的现实因素,在他参加《杨澜访谈录》的时候,主持人杨澜就问星爷在面对别人嘲讽他未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发展时,心里会怎么想,周星驰的回答便是“尽力而为吧”。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22)

对于他来说,“尽力而为”就是演好一场戏的秘诀,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他都会十分认真地对待,从他早期在李修贤旗下演戏开始便是如此,有时甚至连导演都看下去了。

“演戏又不是力气活,你干嘛像条狗一样卖力?”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23)

据说有次拍戏周星驰在一个镜头里演得太投入,李修贤觉得他做事有点用力过猛,于是指着他的鼻子,当着全剧组的人骂出了这句话。

从当演员开始就认真得过头,可想而知一到他执导拍片的时候又会是什么画面,一个动作重复几十遍都是家常便饭。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24)

《唐伯虎点秋香》的“含笑半步癫”桥段,星爷拍了200多条底片,反复地放给剧组的人观看,只要有一个不笑的他就会删掉重拍。

而在《功夫》里,有一个包租婆骂完所有租客后扇了酱爆一记耳光的镜头,就拍了一整天的时间才过关,拍完后演员元秋都烦了,吐槽一句台词说了几百遍都过不了,就因为导演觉得还不够满意。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25)

虽然星爷拍戏是认真得过分,但你不得不承认的是,没有他这般严苛要求,影片上的那些名场面或许就很难做到百看不厌的地步了吧。

总的来说,周星驰的偏执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从“片场暴君”这个外号就可以看得出来。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26)

不过,还有一样东西,它的作用远比“尽力而为”更重要,没了它,那些无厘头喜剧也就缺少了自身的内核。

与上面说的那些滑稽内容相比,接下来要讲的东西可就比较沉重了。

03.近看是喜剧,远看是悲剧

众所周知,周星驰电影里的主角多数都是那种生活不顺心的小人物,哪怕是像唐伯虎、史蒂芬·周这样的角色,也都会经历“跌落神坛”的开局。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27)

通过描绘这些小人物生活中的碰壁,以此方式来穿插笑点,起到引人发笑的效果,说得更直白点,就是要我们忍不住想去嘲笑屏幕前这个人的狼狈模样。

而当他们脱下这层喜剧外衣之后,所显露的真实模样应该更接近于《长江七号》里的那位农民工父亲---每天为工作和生活劳累奔波、逆来顺受。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28)

可以看出,银幕上的每一个“周星星”,他们的生活都充斥着“痛苦”,而这份痛苦的源泉,正是周星驰自己的人生经历。

星爷的童年并不快乐,不仅家境贫寒,从小父母就离异,都是母亲凌宝儿一个人亲手带大他和其他几位兄弟姐妹。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29)

《长江七号》里父亲周铁经常跟儿子周小狄唠叨的那句“我们虽然穷但是不能乱说脏话”,其实就是周星驰的母亲从小教导他时说的。

不止童年,就连他的演艺生涯起步也是相当坎坷,第一次报名参加训练班落选,好不容易挤进去了又一直都是在当“死跑龙套的”。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30)

你也知道,通常剧组里的人一个个都是喜欢捧大牌的,没人会关心那些不起眼的“茄哩啡”(粤语,即“跑龙套”,是英语carefree的音译),就算有也只会是冷眼相待。

这样的早年经历,深深地影响了周星驰往后的艺术观念,也使得他对于小人物的世界有着非常精准的理解,甚至热衷于去撕开那些生活中的“伤疤”。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31)

在《喜剧之王》里,当尹天仇兴致勃勃地向剧组讲解着自己对主角的理解时,结果被告知换角的事实;而当他退而求其次,要求演个配角时,连这个资格都没有了;最后他只被安排到一个不熟悉的路人角色上,对白也不过简单的三句话。

而在那之前,他在剧组兢兢业业,对表演充满热爱,但是这份敬业却没有得到工作人员的赏识,只会觉得他是来添乱的。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32)

更加残忍的是,在他被告知换角前,他还用自己带有真情实感的精湛表演,甚至还让在场所有人都起立鼓掌,那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离出演男主角最近的时刻。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33)

本以为会是“幸福来敲门了”,结果发现原来幸福“敲错了门”,这就是周星驰电影镜头下的一场活生生的小人物悲剧。

现实的无情打击,粉碎了尹天仇的男主角梦想,使他在影片结局选择活跃在街坊福利会的演员训练班里......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34)

然而,悲剧不止落在周星驰的演艺生涯上,还有他的爱情。

罗慧娟是周星驰的一生所爱,两人在拍完《阿德也疯狂》后因戏外生情,然而交往了三年两人的分歧越来越大---娟妹当时对婚姻比较向往,但星爷却希望等到事业有成了再来结婚,最终他们就此分了手。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35)

而等到星爷真的事业有成的时候,娟妹却跟了别人走,再后来因为胰腺癌晚期与世长辞。

一切都像《大话西游》描述的剧情那样: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他面前,他没有好好珍惜,到了失去才知道后悔......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36)

同样在之后的周星驰电影里,大家总是能看出那些类似的感情戏份---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37)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38)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39)

到了《西游降魔篇》里,周星驰也在借用唐僧与段小姐的对白来隐喻那段错失的爱情。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40)

不得不说,就是这样的悲剧人生,才能为自己的喜剧电影提供了无数的创作灵感,也让里面的小人物一个个都是在用痛苦的表演搞笑。

而相对的,那些模仿周星驰无厘头风格的人,只能是很难学到其中的内核,最多只能学到其外在的形式。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41)

俗话说,喜剧的最高境界是悲剧,有时只有看着别人痛苦的样子,你的心里才会感到高兴,才不会觉得自己很惨。

小时候我们看周星驰电影只会觉得里面的情节很好笑,而长大后,当我们再次重温这些电影时,在好笑之余,也开始对影片里的角色遭遇有所体会,甚至不免觉得扎心。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42)

这就是星爷的电影会这么经典的原因,因为它不只是单纯地搞笑,里面包含着很多现实题材的刻画,每看一次都能带来新的体验,也给喜剧这一艺术类型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思想高度。

所以,周星驰才能成为大家公认的“喜剧之王”。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43)

04.结语

平心而论,周星驰电影的成功也是离不开香港电影巅峰期的助推,只有在那个电影人充满着天马行空的创造力的环境下,才能为佳作提供生长的土壤。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44)

而且,这不只是星爷一个人的功劳,还有其他演员的卖力演出,例如吴孟达、罗家英、林子聪、苑琼丹、何文辉、黄一飞、李健仁、邹兆龙、谷德昭等一众黄金配角。

更不要说,周星驰与达叔还是银幕上最经典的一对“黄金搭档”,有了他俩的同框演出,影片都会增添很多精彩戏份。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45)

如今,这些黄金配角已经有很多都已经各走各的了,少了他们的存在,星爷之后拍的电影水平自然也多多少少会受到影响,甚至被人吐槽“炒冷饭”。

不过,星爷早就过了那个巅峰期,实力有所减弱也是正常的,但是纵观他这一辈子的成就,很少有人能达到他这样的级别,他在银幕上留下了太多的经典画面,被好几代人铭记在一个时代里,这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46)

至于现在,我们只希望星爷今后能过得开心点,也希望他还能早点找到自己的真爱,总之就是过好自己当下的生活便足够了。

当然,也希望星爷的最新电影能早日上映,或是看到星爷再一次出现在电影中。

周星驰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喜剧之王(为何仍是华语影视圈的喜剧之王)(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