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叫亚历山大(亚历山大2腓力二世一统江湖)(1)

第二回

三大战役,腓力二世一统江湖

历经血战,亚历山大一飞冲天

在古希腊诸多城邦之间互相征伐、屠戮、兼并过程中,渐渐浮现了几个强盗之邦,雅典城邦、斯巴达城邦、底比斯城邦、马其顿王国,此起彼伏,轮番登场,各领风骚数十年,把古希腊搅得天昏地暗,血雨横飞,先后爆发了闻名世界历史的“三大战役”:其一,伯罗奔尼撒战役,全民皆兵的斯巴达城邦战胜古希腊龙头老大雅典城邦,取得霸主地位;其二,留克特拉战役,毫不起眼的底比斯城邦一飞冲天,灭掉了不可一世的斯巴达人;其三,喀罗尼亚战役,默默无闻的马其顿王国后来居上,虎啸天下,跃升为希腊之王。历史地看,这三场扭转乾坤以弱胜强的历史性大战,基本奠定了当时各城邦的政治格局与领土疆域,堪称古希腊时期的三大经典之战。

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叫亚历山大(亚历山大2腓力二世一统江湖)(2)

伯罗奔尼撒战争

爆发于公元前431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古希腊三大战役的开锣之战。这场大战,是以“山地枭雄”斯巴达城邦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对阵以“海上霸主”雅典城邦为首的“海上同盟”。那时候,彪悍枭勇的斯巴达城邦雄霸伯罗奔尼撒半岛,长剑所指,所向披靡,周边大小城邦,尽为其奴仆,在此基础上组成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形同斯巴达人的军营。

如果您打开地图,瞭望巴尔干半岛与希腊半岛,一定会感到造物主之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巴尔干半岛延伸到爱琴海里的部分,就是希腊半岛。令人惊惊奇的是,巴尔干半岛在进入爱琴海的时候,呈现出一个倒写的Y字型,伸展开来,就劈开分成了两个更小的半岛,居于西南的,叫做伯罗奔尼撒半岛,居于东北的,叫做卡尔狄斯半岛。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岛主”,是斯巴达城邦;卡尔狄斯半岛的“岛主”,则是雅典城邦。

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叫亚历山大(亚历山大2腓力二世一统江湖)(3)

伯罗奔尼撒半岛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历史悠久,气候宜人,世界上最早的奥林匹克体育馆,特洛伊战争的希腊英雄阿伽门侬的墓茔,都坐落在这片土地上;鳞次栉比的葡萄园散发着阵阵清香,油橄榄、小麦、水稻、玉米、棉花等农作物,更是百花齐开。盘踞在如此肥沃富饶之地的斯巴达人,却从不参加任何农业劳动,挺长矛,抡大刀,专事习武,毕生从事军事训练与无休止的征战,堪称全民皆兵,养成了神勇好战之狼性特征。

卡尔狄斯半岛面积3700平方公里,山脉环绕,涛声荡漾。公元前13世纪,这里就出现了独立居民点,海上贸易格外繁荣,渔业生产渐成气候,农业生产独领风骚,油橄榄、无花果、葡萄等,硕果累累;纺织、冶金、食品、机器制造等,十分发达。其首府雅典,堪称世界历史文化名城。雅典据说是以智慧女神“雅典娜”命名的。许多珍贵的历史遗存,在这里珠玉横陈,辉耀古今;许多不朽的艺术大师,灿若星斗,在这里驻锡讲学。古希腊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哲学泰斗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雄踞在卡尔狄斯半岛上的雅典城邦,堪称古希腊实行政治改革的先锋,他们通过推行“减负令”与“贝壳放逐法”,率先确立了奴隶制民主国家制度,奴隶制经济得到迅猛发展,逐渐成为了希腊世界的中心。

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叫亚历山大(亚历山大2腓力二世一统江湖)(4)

雅典城邦

公元前431年,以斯巴达城邦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军率先发难,向卡尔狄斯半岛上的雅典海上同盟发动进攻,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这场历时27年的战争,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场大象与野牛的搏斗,文明与野蛮的较量。雅典人凭借着传统优势,自感渺然无匹;斯巴达人依仗着强悍军力,坚信必胜无疑。斯巴达人像凶猛的野牛闯进了百花园,一路摧枯拉朽,烧杀抢掠,雅典人奋起抗暴,还一度攻入斯巴达人的领地。然而,随着经年的战场厮杀,雅典人渐渐颓势毕现,一如夕阳西下,愈来愈明显。到了公元前404年,雅典人被彻底击溃,屈膝投降,斯巴达人大获全胜,从此翻身做主人,晋身为地区霸主。至此,古希腊地区的领导权,实现了第一次乾坤大挪移。

然而,一场长达27年的大规模战争,无论对于失败者雅典城邦,还是对于胜利者斯巴达城邦,都属于毙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消耗战。雅典人自此一蹶不振,斯巴达人虽然取得了胜利,也无可挽回地滑入衰落之泥潭。雅典城头的熠熠星斗,开始黯淡;斯巴达城头的铿锵战鼓,开始嘶哑。这两个曾经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城邦,犹如两只受伤猛兽,鲜血淋漓,骨折筋断,都进入了艰难疗伤的黯淡时期。当此之际,毫不起眼的底比斯城邦乘势而起,呼风唤雨,开始了成就霸业的征程。影响深远的留克特拉战役,就在这样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爆发了。

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叫亚历山大(亚历山大2腓力二世一统江湖)(5)

斯巴达城邦

底比斯城邦位于希腊中部的波提亚地区,其政治领袖兼军事统帅埃帕米农达是古希腊著名军事改革家。公元前370年,埃帕米农达将军率领7万大军侵入伯罗奔尼撒半岛,引爆了留克特拉战役。斯巴达人在留克特拉地区布下传统的斯巴达军阵,以逸待劳。

当时,斯巴达拥有10000多重甲步兵,底比斯只有6000多兵甲,不过在骑兵上略占优势。面对强大的斯巴达人,埃帕米农达将军鼎力推行军阵变革,意欲出奇制胜。按照那个时代的作战模式,各个战斗方阵会排成一条横线,且将精锐部队置于右翼。斯巴达人不折不扣地贯彻这一模式,将其精锐部队一股脑置于军阵右翼,而装备较弱的部队则被置于左翼。埃帕米农达将军反其道而行之,作出了两点重大创新,其一,将其精锐部队置于左翼锋面,与敌军弱旅对阵,造成苍鹰抓小鸡之势;其二,将左翼精锐之师的列数增多,由传统的8至12列改为50列,其雄厚的战阵汹涌可怖。当战斗开始时,底比斯人的左翼劲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敌军,而较弱的右翼则后撤并延迟战斗,整个战场形势呈现出一条冲锋与迂回相续的大斜线。这就是埃帕米农达将军著名的“斜线式战术”。随后开始的留克特拉大决战,底比斯人的“斜线式战术”大显神威,底比斯士兵犹如下山猛虎,一下子把敌军冲得七零八落。至此,斯巴达城邦的落败已是不可避免了。

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叫亚历山大(亚历山大2腓力二世一统江湖)(6)

留克特拉战役

留克特拉战役犹如一记铁拳,将斯巴达人打入了二流城邦之列,底比斯人取而代之,登上了希腊霸主宝座。随后,埃帕米农达将军率军横扫伯罗奔尼撒半岛,解放了大批饱受斯巴达人奴役的少数民族部众,由此改写了古希腊的政治版图,使旧的同盟哗啦啦开始解体,新的同盟呼隆隆如日初升,古希腊各城邦的发展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至此,古希腊地区的领导权,实现了第二次乾坤大挪移。对于埃帕米农达将军建立的丰功伟业,古罗马雄辩家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大加赞赏,称之为“希腊第一人”。

据记载,埃帕米农达将军是个特立独行的人,生于贵族之家,万众仰慕,却终身未娶。对于国人的迷惑与催促,他呵呵一笑,说:“战争的胜利远比家室重要得多嘛!”这话听起来很崇高,却未免有些虚伪。因为,无论当时还是后世,都流传着他是同性恋的说法,并说他嗜好少年帅哥。古希腊是一个性观念比较开放的时代,对于同性恋之类异常取向,并不是很排斥,将军果真有此雅好,也算不得多么稀奇吧。不过,尽管位高权重,功高盖世,他却一生清贫,廉洁自守。公元前362年,他在入侵曼蒂尼亚城邦的战役中身受重伤,不治身亡。埃帕米农达将军的辞世,也标志着底比斯城邦衰落的开始。此后,底比斯城邦便被历史浪涛淹没,古希腊境内的城邦争夺战进入了激烈炽热的“战国时代”, 被称为“野蛮人”的马其顿王国异峰突起,腓力二世率领麾下的马其顿劲旅,历经铁血鏖战,先后击溃诸路豪强,削平了各城邦的反抗,实现了古希腊的初步统一。马其顿王国崛起的标志性事件,就是古希腊三大战役的最后一战——喀罗尼亚战役。

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叫亚历山大(亚历山大2腓力二世一统江湖)(7)

埃帕米农达将军

那时候,雅典城邦早已与老对手斯巴达城邦捐弃前嫌,并与科林斯、底比斯、墨伽拉等城邦联合,结成“反马其顿同盟”,建立希腊同盟军,誓言与马其顿侵略者血战到底。腓力二世将计就计,与色雷斯、埃皮鲁斯、埃托利亚、北福基斯、罗克里斯等城邦组成联盟,组建马其顿联军。这两支联军的决战,无疑是古希腊两大军事集团的生死之战。

公元前338年,马其顿联军在腓力二世的统率下,在希腊中部地区的喀罗尼亚附近,与希腊同盟军展开决战。这场历时将近一年的残酷战争,鲜血汹涌淹没了山脉,人头滚落填平了沟壑,双方从势均力敌的攻防大战开始,到渐渐显露出东风压倒西风之态势,天平忽隆隆倒向了马其顿人,最后以马其顿联军的大获全胜而结束。此役之后,希腊同盟军遭到了毁灭性打击,雅典城邦及其追随者科林斯城邦、底比斯城邦等等,纷纷沦为马其顿铁蹄之下的仆从国。此后,腓力二世施展政治韬略,迫使希腊各城邦接受他的政治主张,组成了以腓力二世为首的科林斯同盟,除了斯巴达城邦之外,所有希腊城邦都接受了这个协议,成为了马其顿的同盟国。说是同盟国,冠冕堂皇的外交辞令而已,其实不过是附庸国罢了。从此,腓力二世基本实现了对希腊全境的征服。

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叫亚历山大(亚历山大2腓力二世一统江湖)(8)

腓力二世

公元前337年,腓力二世振臂一呼,号令在科林斯城邦首府柯林斯城召开全希腊会议,宣布建立“马其顿·希腊永久同盟”,那位至高无上的盟主,当然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尽管不甘心失败的斯巴达城邦摆出一副不合作架势,拒不出席会议,但那已经无足轻重了。会议决定:维持现存各城邦的法律与秩序,以稳定希腊全境之政治局势;同时组成泛希腊东征大军,在腓力二世的亲自指挥下,发兵征讨希腊人的共同敌人、活跃在世界另一端的东方霸主——波斯帝国。

科林斯会盟,是腓力二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他集国王、盟主、联军统帅于一身,可谓至高无上、名至实归矣!

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叫亚历山大(亚历山大2腓力二世一统江湖)(9)

柯林斯会盟

历史的航船,在巨大漩流的推动下,形成了一个清晰而醒目的弧形拐点,狠狠撞击了一下古希腊的“腰”,划出了一道抛物线形的新时代之轨迹。如果说,伯罗奔尼撒战役与留克特拉战役,只是围绕古希腊地区霸权的争夺,雅典城邦与斯巴达城邦、底比斯城邦犹如走马灯一般,你方唱罢我登场,古希腊城邦政治的性质依然如故;那么,喀罗尼亚战役带来的直接结果,则是古希腊城邦政治的全面瓦解与崩溃。因为,喀罗尼亚战役的胜利者马其顿王国,与其他希腊城邦的体制完全不同,它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君主制独裁国家,在遍地城邦的古希腊犹如羊群里跑出了一匹骆驼,虽然同为动物,特性却完全迥异;与那些奴隶制城邦相比,马其顿王国堪称是一个较为完整意义上的国家,其开创者阿吉德王朝绵延数百年,世代相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曾经被希腊各城邦撇着嘴讥之为野蛮人的马其顿王国,却在西方发展史上被誉为“欧洲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腓力二世在喀罗尼亚战役取得的决定性胜利、科林斯同盟在马其顿人刺刀逼迫之下的轰然出世,以及种种不平等条款的强制签订,都标志着古希腊城邦时代的彻底结束,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一统江湖之霍霍霸权,随即浮现在古希腊的万里云空之中。

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叫亚历山大(亚历山大2腓力二世一统江湖)(10)

少帅亚历山大

喀罗尼亚战役爆发时,年仅18岁的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已经是马其顿联军的副统帅。他纵横疆场的虎豹雄姿,如闪电一般划过了古希腊的苍莽天空。一匹彪悍骏驹,踏着战争的硝烟,从此昂扬于古代历史的高山与峡谷之间了!

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叫亚历山大(亚历山大2腓力二世一统江湖)(11)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