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李渊是怎么当上皇帝的(李渊册封李轨为凉王)(1)

618年的深冬,就在李渊与群臣互相庆贺平定西秦的时候,突然,一个消息传来,让李渊非常不爽。

事情的起因是,早在九月份,因为战略上的需要,李渊曾极力结交西凉李轨。为此,还专门册封李轨的弟弟李懋为大将军,同时派遣专使到凉州册封李轨为凉王。

这事儿本来挺好的,彼此都相得甚欢。

可是,到了十一月份,李轨却在武威称帝,改元“安乐”,成立了西北大凉政权。

就是这样一个消息,让李渊非常的气恼。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为此,李渊食不甘、寝不安,连做爱都没什么心思了。

果然,不久,就收到了从西凉发回的信函,上面自称是:“皇从弟大凉皇帝臣轨”,很明显,李轨婉拒了李渊的册封。

你丫原先和我都相约得好好的了,到头来却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李渊杀心顿生。

……

为什么会这样呢?

李轨为何要出尔反尔呢?

{!-- PGC_COLUMN --}

事情得从西凉的建国和发展说起。

李轨字处则,甘肃武威人,自小就机智善辩,喜爱读书,子史经传,无不涉猎,是个读书的好苗子,长大后在武威担任隋朝武威鹰扬府司马。因为家庭条件本来就好,“家以财雄边”,本人又仗义豪侠,宽仁和善,轻财乐施,经常做扶贫工作,做官后,还建立某基金会,专门做慈善事业,在河西一带赢得极其隆盛的口碑。

617年,天下大乱,风云四起。

金城府校尉薛举在甘肃金城称王建元起兵作乱,这对近在咫尺的武威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李轨觉得自己身为朝廷命官,有保境安民的职责,便屡次向郡丞韦士政建议郡内要加强厉兵秣马,以防薛举的侵犯,奈何韦士政是个“革命小酒天天醉,回家和老婆背靠背”式的小庸官,每天上午打盹,中午吃饭打嗝,下午上班打哈,傍晚加班打牌,晚上娱乐打炮,半夜回家打架,哪有功夫理会李轨?

如果这样听之任之,武威危在旦夕了。

李轨每和郡里的望族豪强们谈论到这些,就忍不住忧心忡忡,双泪直流。

这些豪强是曹珍、关谨、梁硕、李赟、安修仁等,个个都富甲一方。俗话说,穷人怕偷,富人怕抢,听李轨这么一说,大家觉得事态严重了,因为都喝了点酒,就拍台喝凳的开骂起来,最先遭殃的是韦士政的奶奶、妈妈还有他的屁眼,株连九族,连他的三姑四姨都不放过,后来,远在江都的杨广也不能幸免。

安修仁家底最好,和胡人也有勾结,胆气比较壮,一开骂,就刹不住车了,最后竟然说:“我操!朝廷没少要我们的保护费,却又没能力保护我们,不如我们自己招兵买马,占据河西,一来既可保境安民,二来又可坐观天下之变,伺机图谋大业。”

掌声,热烈的掌声!

大家都为这充满了豪情壮志的语言激动得鼓起掌来。

但举大事总得需要有个统筹全局、发号施令的头领,可这个头领不好当,闹不好,全家全族的身家性命全玩翘翘。

这样,大家心里都有鬼,谁都不肯挑头当这个首领,互相推让。

最后,是人称“计穿肠”的曹珍一锤定音。

他说:“天下盛传图谶‘李氏当王’,李轨德才兼备,又是谋划的首倡者,由他做我们的头儿,实是天意啊!”

天意不可违。

李轨于是当仁不让,做了举事的首领。

早在三年前,扶风人唐弼就自称应图谶奉陇西人李弘芝为天子了,可,这只是一个符号天子,毫无权势,兵权一直都被唐弼牢牢控制着,到后来,唐弼觉得他多余了,大刀一挥,将他的脑袋砍下,用布包好,作为向薛举进献的见面礼。

现在的李轨,会是李弘芝一样的无能之辈吗?

答应是否定的。

农历的七月初七,七夕,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就在这一天的晚上,安修仁趁着夜色,带一帮操着叽哩呱啦胡语的胡人,银汉迢迢暗度,袭入了内苑城。

李轨则率领着自己多年以来结交的豪客侠士在城外做啦啦队,声如天崩地裂,大造声势。

起义很顺利,义军在按摩城和桑拿别院里抓到了隋虎贲郎将谢统师和韦士政,迅速控制了州城武威。

第二天,七月初八,李轨自称河西大凉王,建元“安乐”,建置官署,大封文武百官。

关谨等人主张将谢统师、韦士政等人全部杀掉,然后瓜分他们的家产。

李轨一摆手,说:“诸君既然推举我做主公,就应当遵守当初我的约定。咱们所以兴义师,意在救乱,如果目的只是杀人掠物,这和乱贼有什么区别?!又能成就什么大事?!”

大家心头一凛,对这位新头领肃然起敬。

于是谢统师和韦士政不但没有死,李轨称帝后,两人还分别成为了大凉的太仆卿和太府卿。

李轨也因此大得民心。

不但武威郡内民众心悦诚服,驻守在会宁川(今甘肃白银市东南)的西突厥“阙可汗”阙达度阙设也望风归附。(这个阙达度阙设的哥哥就是原先归附隋朝的曷婆那可汗!)

另外,薛举的部将奚道宜也率领三百羌兵慕名来投。

李轨兵威大振。

一直就觊觎河西走廊的薛举听说李轨这个小白脸竟敢反过来挖他的墙角,大怒,命部将常仲兴渡过黄河强攻武威。

李轨的部将李赟在武威东南的昌松拒敌,双方激战了两天两夜,最终是李赟险胜,活捉了常仲兴,并在现场收割了两千多颗人头,还俘虏了上万西秦士兵。

按照李赟的意思,向薛举学习,杀降。

准备把包括常仲兴在内的等近万战俘全部坑杀,坑都已经挖好了。

可是李轨到了,一挥手,说:“都是娘生爹养的,杀之何辜?!放了,都放了,让他们回家跟爹娘妻儿团聚!”悲天悯人之情,溢于言表。

李赟急得大叫,说:“这么多的战俘,如果放回去了,还不是继续为薛举效力?!”

李轨仰天长叹,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若有天命,自擒其主,此辈士卒,终为我有。若事不成,留此何益?”

凭这一句话,一万战俘,从鬼门关口又走了回来。

也凭这一句话,李轨也不枉为隋唐年间的一名大英雄了!

不久,李轨又接连攻陷张掖、敦煌、西平(今青海西宁市)和枹罕(今甘肃临夏), 悉有了全部河西五郡之地。

在这基础上,李轨又着力建设外交,和吐谷浑、突厥结交,为国内经济生产营造出了一个安定的局面,招抚士卒,慢慢坐拥十几万雄兵,威镇一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