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篇来说。上回说到牛黄解毒片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历史悠久,副作用低。现代有说其中的雄黄有毒的,其实很大一部分是把雄黄和砒霜混淆,因为雄黄和砒霜都是砷剂,感觉上一样,又因为砒霜人尽皆知,是吃了不死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认为雄黄也是如此,以此偷换概念,用砷的毒性代替雄黄的毒性,是非常错误的。

砒霜有剧毒,所以所有的砷化物都有剧毒是吧。人都说雄黄遇热就会氧化,变为砒霜,那吃雄黄前就是不消停,非要烧一烧吗?雄黄是四硫化四砷的俗称,又称作石黄、黄金石、鸡冠石。

下面说说雄黄和砒霜的区别,这是四硫化四砷的结构图:

雄黄和砒霜是不是一回事(雄黄和砒霜是不是一回事)(1)

三氧化二砷(砒霜)分子结构图

大家可以看到,其实雄黄的立体结构更稳定,比砒霜稳定多了。有人说,砒霜和雄黄的毒性差距,大约是乌头碱和乌头次碱的距离。这个我是认同的。 当然,我没说雄黄是没毒的, 一切抛离剂量和辩证谈毒性都是耍流氓,水喝多了还会引起水中毒呢。 中药自古我们就叫他毒药,毒性就是偏性,中医看病就是用药物的毒性来纠正人体得了病所产生的偏性。 我们也从来不避讳这个,改名中药是为了和西药区别而已。只不过如果中医辨证准确,正负一抵消,毒就中和了,所以呈现出是没毒的。 但如果吃错了药,分分钟上西天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出现了,我们说中药的毒性其实是偏性,而西医药理学的毒性,可真是有毒了。中药的偏性和药理学的毒性可不可以化等号,有没有偷换概念之嫌,应该值得商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