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的家乡简介

我的家乡是山西省文水县,位于吕梁市东北。文水属于吕梁市平原四县之一(其余三县从北到南依次为交城县、汾阳市、孝义市)。从小的印象中,文水的地势一马平川,只见一望无际的土地,只能在傍晚在遥远的西方看到隐隐约约的山,老人们告诉我们,那是“西山”。后来知道,文水的地形,平原和山区各半。

1.文水的地理位置

文水县地处太原盆地(汾河谷地)中部,西面紧靠吕梁山与离石区接壤,东面与晋中市平遥县、祁县隔汾河相望,北面与交城县和太原市清徐县相邻,南面与汾阳市相接。

我的家就在文水县的东北角,是文水县、交城县、祁县、清徐县四个县的交界处,但距交城、清徐、祁县三个县城的距离远远小于到文水县城。猜猜我的家在哪个镇?

文水话口音(文水方言你了解吗)(1)

2.文水的水文、人口

文水县总面积1064.4平方公里,其中冲积平原区面积501.7平方公里,基岩中山区面积420平方公里。

人口44万,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布依族,满族等(印象中真没有在文水县见过少数民族老乡)。

境内主要有汾河、文峪河、磁窑河三大河流,横贯文水县全境。汾河是黄河第二大支流,是我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喝酒,在家乡的农田之间有完善的灌溉系统(黄河灌溉系统),这也是儿时小伙伴们夏天游水嬉戏的地方。文峪河和磁窑河水域较小,其中文峪河是汾河支流。

3.文水的语言

文水县的方言属于晋语并州片。

晋语是中国北方的唯一一个非官话方言, 晋语别于官话的最大特点就是保留入声,多数晋语有五个声调,部分地区有六个、七个或四个声调。晋语声调有复杂的连读变调现象。晋语全浊音清化有四种不同的演化方式。晋语有很多与官话差异较大的特征词以及保留的古语词。

文水话口音(文水方言你了解吗)(2)

并州片是晋语八大片之一,主要使用于山西省中部,分布县市包括太原,清徐,娄烦,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灵石,交城,文水,孝义,寿阳,榆社,盂县。并州片的特点是有五个声调,平声不分阴阳,入声分阴阳。 古全浊声母字不论平仄一律不送气。

举例:

一怀(一个)/一疙瘩(一块)/一圪节(一节)/ 一圪凸(一团或一堆)/一不滩(一片)/一圪都(一小团)/ 一不溜(一长列)/ 一塌塌(一叠钱或纸)/一麻划划(伙伴)/ 一搭了(一起或共同)

二流子(不正经的人)/二木虎(楞汉) /二不楞(莽撞的人)/二百五(不明事理)/ 七塔(小孩乖巧可爱)

土坷垃(土块) /马尾箩(箩面工具)/门先先(门槛)

气闷心(车胎气嘴)/木鸽儿(鸽子)/月迷(月亮)/日鬼(捣鬼)/天每(每天)/肚不济儿(肚脐)/不抵(没本事)/不机迷(不聪明) 不测则(骂人指碗)/不顺眼(看不惯)

不相干(关系不大,没事,不要紧)/切他(孩子可爱)/ 红活(热闹)/不几迷(不聪明)

失pia菊(脚丫)/打对(注意)/打忽磊(闪电)/瓮儿(水缸)/玉茭子(玉米)

圪台台(台阶)/圪蹴(下蹲)/圪替奎(膝关节)/圪劳劳(墙角)/圪都(拳头 /圪洞(坑)/土坷垃(土块)

杀割(剩余的东西全买下、全吃完)/吃家伙(被收拾)/斯斯(调羹)/ 西方柿(西红柿)/早八辈子(很早以前)

冻厉(冰)/没啦(没有)/没油水或者没油淡水(无聊)

谷垒(一种面食)/串道(邻居家串门)/劳驮(骆驼)

荷(拿)/倒瞎(聊天)/绷头(额头)/呕气(生气)/忽杂niang(一张一闭地眨眼睛) /刮刮又(猫头鹰)/燕bia虎(蝙蝠)/木ga儿(鸽子)/bia的(白色)/赫的(黑色)/huo的(黄色)

草鸡(疲劳)/郎柜(商店柜台)/客西(漂亮)/眉niang(相貌)/背兴(丢人)/被锅(驼背) 茭棍(高粱秸秆)/洋灰(水泥)/起面(发面) /唏惶(可怜)

往西(下午,傍晚)/温壶(热水瓶)/ 瞎心(放心)/指沃(指望)/麻僧(身上脏撮下来的污泥)/跑茅则(拉肚子)/照护(关照)/腰腰(背心)/裤擦擦(短裤)/婆婆(发be音)(外祖母)/婆姨(妇女或妻子)/假迷三道(装模做样)/稀秀(星星) /特拉(下垂) /麻狐(狼)/huo妖(黄鼠狼)/嗲嗲(盘子)/重的呀了(干什么去)/你唤老坏甚了(你叫什么名字)/梯梭些儿(听话点) /科打(欺负)

以上方言,收集于网络,对自己没听过的,理解不了的进行了修改、删除。

方言现在读起来,倍感亲切,但我们现在回到老家所说的话已经不再是纯正的方言,自高中开始外出求学、工作,一直说的是普通话,要和家乡的父老乡亲聊个天有时候甚至都不想起来某个词怎么说了。

北方方言,十里一个调,我们乡镇和县城的发音差别还挺大,甚至相距50米的邻村某些词发音也有区别。

文水话口音(文水方言你了解吗)(3)

文水县是武则天、狄青、刘胡兰的故里,欢迎您到文水来品味文水深厚的历史底蕴,感受文水人民的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