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随想

(本文被中国作家网录用于2022.9.8)

什么也没有弄明白就应朋友之约来甘文钓鱼村。朋友钟情野钓,他说,因为野钓那得鱼之不易、那稍纵即逝之机会、那不确定之结果耐人寻味。更冲着九龙江出海口那片红树林奇特景观,就停在充满泥土芬芳的荷塘边,陪同朋友垂钓那份“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浪漫,于是也凑合学着绑线、拴钓、挂饵、姿势很笨地将钩甩进塘里,半小时后开竿,开竿鱼是一尾三寸大的黄鳍鲷。人和鱼都好激动哦。

钓鱼的工作多半是坐着,两眼或睁或眯,其时已值金秋,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千亩荷塘蕰着浓浓的田园写意,朋友告诉我,在荷塘钓鱼有些钓者在提竿时,常常不慎将鱼钩缠在荷梗上,而大伤脑筋,不得不下水将鱼钩取上来。其实,这种情况可以克服和避免掉。即:在打窝前,你得探明水下有无倒伏的荷梗(暗梗),如有,你就让开,免得使鱼钩钓住荷梗和水中植物。如钩住东西不要慌张,更不要用力提竿,要轻轻抖动鱼竿,也可左右前后地轻轻挑鱼竿,鱼钩就会逐渐松脱下来......虚心领会好友侃侃而谈其经验之时,鱼漂儿虽未晃动,却钓到了一种意境。

古来的钓者最有贤名的,非姜太公莫属。他老人家当年直钩于渭水三尺之上,钓到了一顶宰相帽子,还钓出了一个有声有色的周王朝。不过后世钓者的道行功夫一般未能企及,因为大智若愚者的默契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钓者的兜里装着属于自己的厚厚一叠时间,这一刻不必身为形役。钓一日鱼如度一生:起初鱼不上钩,嫌时光如驱牛过山,这是少年;忽鱼漂儿抖动,是机遇来了,大喜又至憾,这是壮年的境况;不觉夕阳西下,感叹人生如梦,这便是老者的心态了。沐着不凉不热的斜阳,闭目将这浓缩的人生经验略作思考,一种大愉快渐渐浸满心田。

一竿在手,人在岸上坐,鱼在水中游,彼此茫然不识。仔细端详鱼钩造型之巧妙,足见人之用心;而鱼儿单想吃食不吞钩,又可见鱼之狡黠。一次钓上一条不足半斤的鲤鱼,从碰钩到吞钩竟历时一个小时。那鱼在水底十分钟左右啃一小口饵,弄得鱼漂儿乱动;已经有过教训,急于起竿,鱼儿必跑无疑;我乃平心静气以想象那鱼从发现、试探直到吞食的全过程,耐心等漂儿没了,手腕骤感一重,径直扯了上来,等到摘钩的时候,两个对手正式互相打量一番。怪不得有的经商从政的朋友也热衷此道,原来垂钓放松能启发处世的许多技巧和奥妙。

【作者简介】林鹏发(笔名老鹏),男,籍贯龙海,作家,医师。先后在《中国青年报》《解放军报》《中国社会报》《中国中医药报》《农民日报》《文汇报》《人民代表报》《福建日报》《福建人事导报》《福建科技报》《厦门日报》《厦门特区工人报》《广州日报》《泉州晚报》《闽南日报》《诗刊》《六月杂志》《福建畜牧兽医杂志》《福建农业科技杂志》《福建农业杂志》《管理观察杂志》《网络财富杂志》《龙海通讯》等报刊杂志发表评论、散文随笔、诗歌、通讯、论文等各类作品800余篇(包括专著累计上百万字) 以文会友, 以文辅政,志求真理,曾得到施性谋(时任副省长)的表扬和勉励(赠言):“达观世事坦诚心,大胆文章豪放笔“。

钓鱼的生活或许不易(钓鱼随想)(1)

,